浅看《百合花》中战争下的毁灭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看《百合花》中战争下的毁灭 摘要:茹志娟的《百合花》从问世之初,就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众多人的着眼点都在《百合花》中的人性人情美、军民之间的质朴感情。本文主要从战争的大背景出发,看这篇文本中,战争所带来的,一些被忽视的毁灭。 关键词:环境;破坏;悲凉;遗憾 茹志娟的《百合花》成于1958年,同年在《延河》杂志上发表,该作品以委婉、柔美的语言讲述了在战争下,助人的通讯员与“我”与新媳妇之间的一些温情,该作品在发表时曾因“感情阴暗”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也受到了众多作家的肯定,成为了茹志娟的成名作。 一、环境的破坏 《百合花》一个极重要的主旨是在表达战争下的人性美、军民一家亲。绕不开的战争话题。但在环境的选择上,作者没有直接刻画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而是选择了后方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了一个故事,但作者对环境的刻画却涉及了多个方面。 一是现实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作者就描写了自己与通讯员初走在路上时,细雨后的万物复苏,“青翠水绿”“珠烁晶莹”“清鲜湿润”“香味”等词的使用给人一种清新的懵动,甚至连“我”也有了错觉“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呢”,但却用冷炮的轰隆将现实的美好削减。二是对过去的回忆,这种回忆也掺杂了想象的成分。“我”和通讯员都是来自天目山的同乡,在对通讯员过去生活的联想中,青翠的竹海,盘旋的石阶,“我”看见的场景,颇有古香古朴的韵味,但因为战争,“我”远离了这样的故乡,通讯员也远离了这样的生活。三是对现实的一种直接描写,“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学校负担着育人成才的使命,教育也是使人高于其它生物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学校不仅不开课了,还经受着战火的洗礼,受伤的战士、流血流泪的病人充满苦痛的在这里挣扎。最后一个是时间的选址,文章的开头以“一九四六年的中秋”开头,对于中秋的选择。通讯员的死亡,突出了不能“人长久,共婵娟”的心愿,通讯员不仅离开了,还离开在寓有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中秋之夜,对着皎洁的月亮,“我”想起了儿时的美好,也幻想了故乡的美好,无论是生人还是死人,无论是离开的人还是活着的人,都不能团聚;月亮是皎洁的,在月亮的照耀下,地面更是赤裸裸的暴漏在人眼皮底下,这也为攻击增加了难度,胜利必然需要更多的人牺牲。在环境的描写上,既包括了过去的也包括了现实的,既有实际存在的也有处于“我”想象中的,多种空间、时间的环境,在战争的影响下,都覆上了一层摧毁。 二、生者的悲凉 作者以《百合花》命名这篇小说,“百合花”三个字的出现是在“我”和通讯员去借棉被的时候。而在这前面,大概占据了全文三分之一的内容,这三分之一的 重点是在“我”和通讯员的相处上。 在这三分之一,“我”和通讯员的人物形象差不多已经被刻画了出来,义无反顾的去包扎所、调侃通讯员、自告奋勇借棉被,“我”以一个行动力强、果敢的形象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和这位通讯员之前,又有些不同寻常的的感情。比如“我”不自觉的问他家里的情况、“我”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欣赏之情(我从背后看他时觉得他是个挺棒的小伙,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而对于通讯员的形象,不敢和我说话、和我说话就流汗等,可以看出他的稚嫩和腼腆,但这个稚嫩的小伙,却在临行时把把馒头给了我。通过全文来看,“我”和通讯员的感情,已经比战友之情更深一层。 但是,在新媳妇出场后,在全文的重点和最后的结局上,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新媳妇的反应,特别是最后新媳妇的悲痛,而“我”则退位旁人,位于见证一种情谊的旁观者的角度,“我”见证的,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的一种人情间的美。对新媳妇与通讯员之间的情谊进行了着重描述,使这篇文章的主题成了茅盾所说的“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的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但无论是通讯员与新媳妇的人情美、还是“我”与通讯员之间的情感,也由于战争给通讯员带来的死亡而中斷了。对“我”来说,一个记忆深刻的人将只在为数不多的回忆中,而对新媳妇来说,自己关心的一个同志弟不会再出现了。陌生人尚且如此,何况对通讯员的家人呢?逝者已逝。但对生者来说,悲伤才刚刚开始。 三、死者的遗憾 作者茹志娟曾说“我麻里木足地爱上了要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为什么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我可以坦白交代,原因是我要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当然,我还要那一条象征爱情与纯洁的新被子,这可不是姑娘家或大嫂子可以拿得出来的。” 这里可以看出,在爱情上,通讯员是还有很大的遗憾的,但是对于通讯员来说,生命已经结束了。遗憾也只能成为遗憾。至于上文提到的人情人性美,也许对于其它的军人、其它的军民之间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温情,这样的温情以一种普遍性而永存,但小通讯员作为一个个体,对他来说,生命已经终结,他已经不存在了。 四、旁观者的悲凉 鲁迅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有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文中所刻画的通讯员虽然腼腆,但确一直为人着想,他停下脚步等“我”、为借了新媳妇的唯一嫁妆而犹豫、把馒头给我吃,最后之所以会受重伤死亡,也是为了救其他的人。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一个19岁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好人”却死在了战争的炮火中。除了个体而言,通讯员和“我”的情感也成为一种遗憾,故事还未开始,却已将结束。两种有价值的东西,都在战争的影响下,无疾而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58d8c6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