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对喜丧

时间:2022-12-15 18:21: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视角对喜丧

写作此文的缘起是《我的叔叔李海》这篇小说,小说讲述了父辈之间并且蔓延到“我”的恩怨,最后有一句话说:“关于他们,关于我们自己,我什么也不想说了,因为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于事无补的原因是他们都去世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死”是可以弥平一切的力量,再是天大的事情,在“死”面前,也会变得微不足道?

我们知道,客观存在的事物要进入我们的世界、对我们产生影响,需要一个赋予意义的过程,死亡也不例外。死亡一方面具有世俗性的意义,如生命体征的消失、社会角色的终结;另一方面,死亡也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象征性意义牵连到涂尔干对世界的二分——凡俗领域和神圣领域。不论中西,我们通常会把死亡从俗域投向圣域(天堂、九泉之下),正是那样一个假想空间,使哀伤具有了被稀释的可能,使生者的情愫有处可放,从而使得日常生活得以继续。而且圣域比照俗域的建构,再次重申了“社会”才是凝聚共识的存在。涂尔干说宗教崇拜的本质是社会团结。我们对死亡在圣域中表达性意义的重视同样也蕴含着现实的功能,即对死亡的悼念其实表达了对人际联结的眷恋、对生命事件的怀念、以及重构生活世界的努力。与身体死亡相对应的,是社会性死亡。个体习惯或被习惯于匿名化特别是符号化的处理,“时间体制”推动社会加速而加深了人的异化,于是,我们通过“文明的忽视”培养出互动却不沟通的惯习,急匆匆的步履也没有为我们节省出休闲时间,反而让闲暇被更多的急匆匆所占据,当我们跌入“无缘社会”,是否意味着对个体存在和灵性的彻底否决,表明了


这个人不会被听到、不会被看到、不会被需要,好像《风沙星辰》中说的溺水的人:他的力气只够他挣扎出水面一瞬,而根本来不及呼救。电影《寂静/静寂人生 still lif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当一个人被忘记、被抛弃、被无视,才是真的死亡。弹幕上有一句话:“病了的是这个世界,而没病的人却在承担”。这里的“病”,也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正常”。“正常”是一个区隔“我们”和“他们”的标签,理解“正常”,不仅要明晰其含义,更要探究其权力:“正常”的人才能定义谁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人被排斥、被放逐,仅仅是因为他们和“正常”人不一样,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异常被等级化为“低人一头”的反常。戈夫曼认为,除了玩世不恭的表演者,大多数人确信他的表演就是真实生活。——但大多数人对表演这件事不是意识到的,而是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一旦让表演者意识到“正常”并且恐惧被“不正常”,他就往往会采取自我分裂的措施,来进行误导性表演。所以那些“不正常”的人、他者、局外人、越轨者,看待生活是否带着释然的悲切、平和的苦恸甚至是温柔的绝望?因为他们比“正常”人更能够理解标签的建构属性。对“正常”的分析启发我们:死亡也不是一视同仁的,如《小偷家族》所示,“不正常”的人的死亡通过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死亡,重申了“正常”的社会规则的有效性。今天,一类游走在被接纳、承认(“正常”)和被排斥、遗忘(“不正常”)之间的群体,就是老龄化背景下的边缘老年人。在电影《酒神小姐》中,从事身体交易的素英先后帮助三位老年人自杀:中风的老人、老年痴呆的老人、孤身一人的老人。他们选择了“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728915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