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的幸福婚姻观———解读《傲慢与偏见》

时间:2022-12-11 23:20: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奥斯汀的幸福婚姻观———解读《傲慢与偏见》

作者:杨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7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几对年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诠释了幸福的婚姻是以感性的爱情为基础,与理性的各种条件达成平衡的结果。

关键词: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7-0080-02

一、简·奥斯汀与《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而《傲慢与偏见》被英国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名著。

18世纪末是英国小说的繁荣时期,也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发展时期,而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又在英国文坛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796年,正处于一个这样的社会转型期,英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科技方面都处于上升期,各种新兴的生产模式都在催生能与之相应的法规、伦理道德、等级制度、人际关系以及文化内涵。奥斯汀既是这种环境的产物,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大胆的革新者。她作品中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参加舞会时乘坐马车的路线,历史学家甚至借此可以勾勒出当地郡县、村庄的线路图,标出他们的往返时间。然而,她又是浪漫主义思潮英国文学的代表人物。因此,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简·奥斯汀理性与浪漫的平衡时代,在这个时代,她所信仰和展示的婚姻观,既尊重女性的自由、罗曼蒂克的爱情观,又谨慎关注、理性看待婚姻的婚配方式。

二、幸福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简·奥斯汀于177512月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一个还算体面的教区牧师家,没有进入正规的学校学习,但是她天资聪慧,年龄很小就创作了很多部经典的爱情小说。她真正的情感经历是在她27岁时,被一位小她六岁的曼尼唐继承人哈里斯求婚,按世俗的眼光来看,绝对是出嫁的好机会,简·奥斯汀一开始同意了,后来经过深思熟虑,第二天还是回绝了,原因大概是她认为对那位男士缺乏心动的感觉。她也遇到过其他的追求者,比如根据乔恩·斯彭斯的传记改编的《成为简·奥斯汀》中记录她曾经与一位爱尔兰律师汤姆·勒弗罗伊谈恋爱,只可惜没有终成眷属,在其未婚的背后,有一部分是社会家庭原因,而更重要的则是她没有找到与之情投意合、完全匹配的知心爱人。而这位爱尔兰律师汤姆·勒弗罗伊在晚年向其侄子承认爱过简·奥斯汀,不过他说那种爱情只是“孩子气的爱情”。因此,这种经历反映在了

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如《傲慢与偏见》中她写道“没有爱情千万别结婚”,她对于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予以肯定。爱情是人与人从相识到开始注意、彼此袒露心扉、表达感情逐渐发展而成的,它本身是一种社会建构,它不仅是私人的事情,而且也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上参与的共同事务。人类学博士海伦·费舍尔在其演讲中说:“爱情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感情,这种带激素的感情也是最让人成瘾的东西,我的结论是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寻求配对的冲动!爱情让您同时只对一个人产生配对的冲动,并且有节制限度地利用它,开始与她/ 他恋爱。”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便是如此,伊丽莎白开始以为达西是傲慢、冷酷的富二代,尽管达西对她暗生情愫,却生性腼腆不善表达,表现出了不知所措。由于误解,伊丽莎白逐渐疏远了达西,而达西对于伊丽莎白的感情却更加执着,他不顾伊丽莎白的误解,只身前往向伊丽莎白表白心意。但是由于威克姆的谎言,对于达西的表白伊丽莎白不放在心上,而达西对她用情至深,不惜抛弃自己的面子、傲慢、冷酷,又一次鼓起勇气重新表白。伊丽莎白终于被打动,才发现一直恶意中伤达西的却是威克姆,自己对于达西的大度宽容产生了爱慕,之后自己的妹妹丽迪亚夫妇由于挥霍无度、欠人钱款、生活窘迫,达西得知情况之后,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还清了欠款。这一事件,促使伊丽莎白明白了达西对自己的情感,也促使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更深的情感,两人就这样在相处中,日久生情逐渐坠入爱河,最终,双方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三、理性的婚姻

1.幸福的婚姻要有物质基础。简·奥斯汀为了阐述幸福婚姻要有物质基础这一观点,在《傲慢与偏见》的开头这样写道:“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是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在文中,每一对情侣间最现实的问题便是金钱,在提到宾格利和达西先生的出场时,无论是地位还是家境上都要比威克姆和柯林斯要优越得多。从他们各自的婚姻生活来看,宾格利和达西先生不为“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而困扰,与各自的伴侣生活相对幸福。而柯林斯,因为是牧师相对有稳定的收入,为了结婚要找位太太来继承庄园和财产,恰巧碰到了夏绿特,她也希望通过婚姻可以为家庭带来经济利益,两人之间没有相爱的过程经历,一拍即合组建了家庭。作者对于这一对伴侣婚后的生活没有过多描述,持观望态度。另外,威克姆的婚姻是最脆弱和不幸的,他们因一时的冲动而结婚,当激情退去,两人面对了现实的生活,由于经济原因,生活入不敷出,相当窘迫,导致两人的婚姻支离破碎,岌岌可危。

2.幸福的婚姻要靠理智的头脑和智慧。理性的幸福,是一种幸福的折中,是极端之间一个完美的趋于平衡的中间点,它既不是一味地追求激情、相互吸引的鲁莽爱情,又不是对照模板按需索取的现实爱情。这种完美平衡不是某种静止的状态,或是对立面一种不冷不热的平均状态,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他们运用理智的头脑和智慧相互激励,抛弃自己的片面观点而获得的,它们是那种能够给爱情增加真正权重和重要性的努力和奋斗。

在《傲慢与偏见》中,丽迪亚注重个人享乐,性格开放,择偶的标准就是男人是否有好看的外表,当威克姆出现后,立即被其外表所吸引,不顾一切地与他私奔,没有用理智的头脑和智慧去分析、磨合彼此之间的爱情,鲁莽得直接结婚,直至婚后才发现威克姆生性放浪、挥霍无度,因此他们两人的婚姻不是幸福的。

相反,在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他们两人的性格存在差异,造成了刚开始伊丽莎白误以为生性羞涩、相貌俊朗的达西是一位傲慢冷漠的家财万贯的继承者,反而被外表潇洒、能言善语的威克姆所吸引。而达西却为伊丽莎白的“漂亮眼睛”所着迷,直到第一次向她求婚,伊丽莎白的斥责和拒绝才使他在震惊中醒悟,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也开始拥有了对她真正的理性的关心,认识到伊丽莎白不会自动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他必须放下自己的骄傲和自满,来达到她的要求。与此同时,伊丽莎白也进入了理性思维中,她在达西的表白之后,理智让她重新判断达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摒弃自己的偏见与武断,她应用了自己的智慧和理智,渐渐分析出威克姆的虚伪本质,而达西才是真正对她好的人,与达西的爱情婚姻生活才逐渐展开。

四、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快速发展,而如何正确处理关于社会婚恋中的新现象仍然会是我们的重要议题。在2005年,英国BBC4台在读者中评选对女性爱情婚姻观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位列第一。那么我们不妨以《傲慢与偏见》为蓝本来解释现代社会中出


现的一些热点现象,如“闪婚”、“裸婚”、“闪离”等,在文中就可以找到类似的情景,例如威克姆和丽迪亚的爱情婚姻,就是为了一时的激情就步入婚姻,最后却导致了悲惨的婚姻结局,对于现代社会这些类似的婚恋现象,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教训,不能一味地感情用事,要用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对于现代社会中一些青年男女的结婚目标非得是“高富帅”和“白富美”,在《傲慢与偏见》中就与夏绿特的故事相似。夏绿特的爱情就是以物质条件为主,她选择与柯林斯结婚,就是因为他有看起来体面的工作和继承的财产,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没有爱情的因素,所以也是岌岌可危、没有幸福可言的,正如夏绿特说:“只要不想起柯林斯先生,整个房子似乎非常舒适宜人。”所以,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我们不能相信错误的爱情观,要认认真真地对待爱情,理智地处理问题,善于经营感情。也不能被浪漫的爱情冲昏了头,稳定长久的婚姻生活,是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不能本末倒置,把“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富”作为首要条件,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也不会长久幸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0a661d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