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嵌入型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 姓名:邢昆鹏 学号:1202000099 “嵌入性”概念的提出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要理解市场问题、克服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约束就必须深入研究人和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推动了制度重新成为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但是他们大多坚持制度分析中的理性计算立场,认为制度是作为约束人们经济活动与交往、交易的种种规则,是一种正式的规约。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一些非正式的规约例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也影响了行动者效用最大化,所以他们认为社会关系在形塑经济行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领域是独立的,非嵌入的领域,经济仅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人们在这种市场中按获得最大金钱收益的方式行事,但这一说法很快被批判,因为无论在工业社会还是在前工业社会,嵌入性始终存在,只不过在各个社会中嵌入的程度有所不同,是以另一种不同方式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社会嵌入性”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我国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予以整合分析。 1、 创始和发展阶段。对于这一点我国的许多学者都有较一致的观点:Polanyi (1957)提出的“经济的社会嵌入”观点出发认为当时的社会嵌入反映了社会关系影响经济行为的过程,其实质仅涉及到人类经济行为(系统)单向嵌入到社会行为(系统)的问题,关乎经济行为如何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而不涉及其他嵌入现象以及社会行为的反向嵌入问题(即经济行为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而Granovetter(1985)则推动了对嵌入性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我们研究的组织及其行为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是一个严重的误解,经济活动是在社会网络内的互动过程中做出决定的,经济行动者的自利行为受所处社会网络中的影响,而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经济行为时存在“社会化不足”,社会学理论中则存在“过度社会化”。这一发展使“嵌入性理论”重新成为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焦点。兰建平、苗文斌(2009),侯仕军(2011),苏春艳(2004)。 2、嵌入性的框架方面 兰建平、苗文斌(2009)认为Granovetter最早提出的框架有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种。而后来Zukin 和Dimaggio(1990)在Granovetter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四种框架类型: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和政治嵌入性。而Andersson 、Forsgren 和Holm(2002)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企业内部的运营和价值链,提出把嵌入性分为业务嵌入性与技术嵌入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陈仕华,李维安(2011)则把嵌入性分为了主体嵌入和客体嵌入两个方面,其中主体嵌入包括认知嵌入,而文化嵌入、政治嵌入、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则是属于客体嵌入。此外,许冠南(2008) 提出的上游嵌入性和下游嵌入性框架,她认为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企业以及下游客户企业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建立起合作关系,形成相应的嵌入特征,从而能够实现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效应,这种协作共赢的上游和下游制造网络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3、 层次方面 在层次方面,理论界进行了多层次的区分。Hainen (1998)等人区分了微观嵌入和宏观嵌入。Johannisson和Pasillas(2002)以小型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间关系、企业与社会制度间关系、通过社会经济制度与其他企业的间接关系、文化嵌入等四个层次的嵌入。Hess(2004)基于嵌入的本原性内涵(即嵌入表明经济行为和非经济行为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且经济行为扎根于社会结构)提出构成嵌入的社会嵌入、网络嵌入和和空间(地理)嵌入三个主要维度。Hagedoorn(2006)在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研究中,提出嵌入性可分为3个层次,即环境嵌入性、组织间嵌入性与双边嵌入性,王宇露(2008)。黄中伟、王宇露(2007)则根据嵌入的分析次将社会嵌入可分为微观嵌入(个体)、中观嵌入(二元关系)和宏观嵌入(网络嵌入)。 4、主要效应 在效用方面,我国许多学者多企业的治理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刘雪峰(2009)则以中国制造企业的战略转型为研究背景,以4个制造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企业的技术嵌入性对其创新差异化战略有正的影响;第二、 企业的业务嵌入性对其市场差异化战略有正的影响;第三、 企业的业务嵌入性对其创新差异化战略有正的影响;第四、 企业创新差异化战略对其绩效有正的影响;第五、 企业市场差异化战略对其绩效有正的影响。 郭劲光、高静美(2003)认为社会嵌入能够提高企业对于网络资源(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源)的利用和吸收。章华(2005)认为社会网络嵌入是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而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l)为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关于未来博弈的方案和模式;(2)当企业家与其他成员之间发生激励不相容的问题时,企业家会利用其在网络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交换的特殊性质来解决这一问题。,社会网络嵌入是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王华(2007)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发现:(1)、企业家处于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中心位置,对提升中小企业网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中小企业内部成员的非正式关系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团队合作并提高组织内学习能力;(3)、认知性嵌入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信任关系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 王宇露(2007)则分析海外子公司行动及其绩效的差异之后认为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结构也可分为关系嵌入、位置嵌入和结构嵌入三个维度。不同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结构存在差异,母公司的环境压力、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战略定位和海外子公司的自我监控力等因素导致了战略网络结构的差异化。此外,关系嵌入性对于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许冠南(2008)的研究表明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通过探索型学习的传递而产生正的影响、而且企业在上、下游网络中的关系嵌入性均能对其探索型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5、未来研究前景 兰建平、苗文斌(2009)从嵌入性理论的最新发展来看,认为目前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第一,在已有的研究中,嵌入性概念的理论化和抽象化的程度很高,具有“概念伞”的性质,其涉及范围开阔且具有弹性,未来的理论研究必须进一步深入才能推动其发展;第二,当前嵌入性研究仍处于企业个体行为的外围,没有与行为主体的个体行为建立有效的链接,实际上嵌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战略选择、执行和运营等密切相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第三,嵌入性理论认为,嵌入性对企业的合作行为、经济绩效、市场竞争优势的发挥具有关键作用,但这一分析结论缺乏足够的实证(尤其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7c96276f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