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自我的发展 自我发展的理论 米德的符号交互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 库利认为,人们对于他们自己的感觉通过观点采择过程(perspective-taking process)而得到发展:我们想象自己如何被他人看待,并且因为想象的结果而产生或好或坏的情感。 米德对这些思想做了极大的延伸。尽管库利把观点采择和与自我有关的情感的发展相联系,但米德相信,观点采择包含了自我的起源。这些思想的基础存在于符号交互理论中。 符号交互理论关注社会化过程。文化如何被接纳并且一直留存下来?人们是怎样开始采用他们所在社会的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简言之,该理论关注个体是如何从刚出生时那个与社会毫不相干的生物转变成一个社会人的。 (1) 观点采择,社会化和自我的出现 米德相信,自我的出现是理解这种转变的关键。米德认为,个体在采用他人的观点并且设想他们在他人眼里的样子。对米德而言,这种观点采择能力与自我的获得具有相同的意义。 根据米德的理论,我们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的能力预示着自我的出现。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我们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我们就成了社会人。 (2) 符号沟通和自我发展 米德相信,人际沟通,尤其是以语言形式进行的符号沟通是理解这种“自我的本质问题”的关键。 人类也通过本能的面部表情进行沟通,但这些表现只占人类多种沟通方式的一小部分。人类也运用有意义的姿势来进行沟通(“有意义”指具有某种符号特性)。米德认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采用其他人对我们的观点,并想象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姿势的。对米德而言,这种观点采择能力与自我的获得具有相同的意义。 想象一下如果我想让你知道我欢迎你来我家,那么我应该如何向你传达这个信息呢?根据米德的理论,我应该站在你的立场上想问题,“我什么样的行为和姿势会让你感受到这种信息呢?”经过这一过程,我可能认为如果我张开双臂拥抱你就能够达到这一目的。这个动作表示你很受欢迎。照这样,米德理论中,为了用符号进行沟通而采用他人观点的需要就产生了自我。 (3) 社会交互作用和自我的发展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米德在他的理论中非常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如果缺乏社会交互作用,那么符号沟通将不可能发生,而且自我也不可能通过米德所描述的观点采择过程产生。所以,对米德而言,社会交互作用是自我出现所不可或缺的。 然而,一旦自我开始发展,那么即便周围没有其他人它仍然会存在。这是事实,因为人们可以在心里表征及其他人,并想象他们的行为在另一个人眼里会是什么样子。 更普遍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旦人们获得了自我,并且已经社会化,那么他们会内化所预计到的他人的反应,并继续用社会化的方式行动,即使他们一直都是一个人。 (4) 普遍的其他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个体采用他人对自我观点的能力。当这种能力出现时,自我就开始发展了。 最后,米德认为社会化不仅需要采用特定个体对自我观点的能力。为了真正的社会化,人们必须能够采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点。我们必须用抽象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普遍的其他代表了我们所身处其中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和文化。 米德相信这种能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儿童期所玩的游戏。起初,非常小的孩子的游戏没有任何社会化迹象,他们喜欢独自游戏。接着,孩子会与特定的个体玩。有时他们是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在做游戏时,他们会轮流和对方说话。 米德认为这种游戏类型对于自我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需要采纳特定个体的观点,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待自己。角色扮演也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例如,孩子也许会玩打仗的游戏,并且模仿战士的行为和语言。这也需要采纳特定个体观点的能力,并为自我的发展打下基础。 游戏和比赛之间关键的区别在于,游戏时,儿童只需要采纳一个人的态度,而比赛中他则要采纳许多人的态度。最后,采纳多个观点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采纳代表社会多数人的抽象的、普遍的观点。当这种现象发生时,那么说明自我已经充分发展,社会化过程已经完成。 假定人类个体的自我充分发展了,那么对他而言仅仅能够知晓他人对他的态度是不够的……;他必须也能了解人们普遍对他的态度。他只有在能够获得他所在的团体或社会对于他的态度时,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93f972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