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3-02-08 02:28: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张廷玉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29



张廷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构想。乡村振兴的包涵内容很多,既有经济振兴、农村基层社会和乡村文化振兴,又包涵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

达拉特旗行政隶属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位于黄河南岸,与包头隔河相望,东与准格尔旗接壤,西与杭锦旗毗邻,地处黄河几字湾,总面积8241平方公里,辖9个苏木镇、132个嘎查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牧业户籍人口29.8万人。全旗地势南高北低,俗有“五梁、三沙、二分滩”之称,耕地国土“二调”总面积223.55万亩。如何建设产业兴旺、宜居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本文认为主要包括二个方面,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按照抓重点、突出补短板和强弱项的导向,具体来说,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完善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优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征程,促进农村产业振兴

首先乡村振兴的关键焦点是产业振兴。农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美丽乡村应该是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打造宜居环境,更要打造造血产业,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当前,不论从农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资源利用率,我们的农业基础很薄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另外农民增收,现在主要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比重还很低,增收不充分的原因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同样的可利用资源,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要结合地方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探索合作经营、规模经营等现代农牧业高效模式,提高生产效益。

2019年,达拉特旗开始在全旗范围内全面推广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共组建土地经营合作81个,通过土地托管、入股分红、代耕代种、订单包销、保底分红等多种模式,全旗18.68万亩耕地实现合作化经营。树林召镇是达拉特旗最先开始尝试土地合作化经营的苏木镇,2018年,树林召镇率先探索对土地进行合作化经营,在全镇共组建了4个土地共赢合作社,通过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鼓励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最终有500亩土地实现合作化经营,由合作社几名成员全部种植了大田玉米。为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合作社给农户承诺的土地保底收益和分红金额较高,其中每亩土地保底收益500元、保底分红100元。农户在什么都不用管的情况下,每亩土地最少可获取纯利600元。等到秋天收获售卖,还进行了第二次分红.如此一来,农户不用辛勤耕作,比传统经营模式下多出200元左右。除此之外,许多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或外出打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增收渠道越来越宽,整体收入越来越多。

其次要以完善产权制度改革为新起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如农村耕地地草原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如何保护承包农户土地经营权?如何规范农村牧区耕地草原流转程序和产权交易?如何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农村牧区土地确权、宅基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等各项农村改革正在进行,但制度保障方面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其对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动能。


达拉特旗2021年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档案整理、数据汇交、成果应用等;目前进一步完成土地确权遗留问题,为全面落实农村牧区耕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奠定了基础。2018年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成集体经济组织人口摸排和清产核资基础数据登记,2019年基本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认定,现进行股权量化工作。宅基地确权2019年完成外业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现进行公示、登记、颁发不动产登记证书工作。2019年建立旗级土地确权数据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部分乡镇建立了产权交易平台,为农村牧区产权交易、流转提供场地设施和信息发布、流转交易、交易鉴证、备案登记等服务。

近年来,积极推进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等农村领域改革,努力破解制约乡村振兴的制度性瓶颈取得了积极成效,加快农村耕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引领作用,把农牧民引入农业现代化运营轨道,由小农户经营模式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2、多措并举,优先支持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要在提升农民环保意识上下功夫,把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提高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意识,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内外兼修才算得上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文明一方面是要依靠我们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宣传,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原先落后的、不文明的行为,要积极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打造团结、互助、友爱的人际氛围,推动农村走上富裕、和谐、文明、美丽的新征程;要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让广大农牧民享受到更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弘扬正能量,因势利导,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更加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美丽乡村。

此外,还应该在党建、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统筹协调,通过破解农村发展各类制约因素和完善政策保障的升级机制,更好地提升农业农村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和社会竞争力。

二、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大批农村转移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迁移,城乡之间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今后,随着进城务工农牧民的规模扩大,城乡之间可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发展周边特色小镇,形成错位发展新格局,强化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增强发展特色产业,一村一品,创新品牌带动、环境治理以及公共服务水平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城市包容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此外,要通过政策创新,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鼓励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牧场同农牧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要围绕着建设美丽乡村做好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做好一产到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绿色兴农,加强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培育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牧场等培育示范带动作用,提质增效。

乡村要高质量发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是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完善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提能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队伍。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方针为要求,把各行业中热爱农村农业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充实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中来,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队伍和思维创新,为乡村振兴培育专业人才和奠定思想基础。乡村振兴与否,人气是重要标志之一,乡村要振兴发展,就是要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失。为此,怎样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需要处理好走出去和留下来的关系,要让农村的产业、环境留住人,只有农民致富增收了,环境优美了,农民才能更多地留在乡村,让农村更具人气、更有活力。

要完善农民和农村转移人口培训体系,为建设现代农牧业提供更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和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农牧业提供更多的新型产业工人。整合各级专业培训资源,搭建各类培训平台,积极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村企业家及家庭农场主、种养殖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整体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和能力,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小农户更好地进来参与现代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建设,以确保农村对农民生活、就业更具吸引力。

达拉特旗从2016开始,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累计培训二十多期959人,通过专业知识和实地实训等几方面培训,积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并和 内蒙古农业大学、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合作提升村支两委和新型职业农民文凭提升,使他们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乡村振兴参与者,甚至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领头雁”。

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和发挥农民主人翁精神。村干部要充分发扬担当精神和责任感,并赋予使命感和紧迫感,同时充分发挥村民的领头雁带动作用,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步伐,成为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主体作用,只有把老百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让乡村振兴所涵盖的各项具体内容落在实处,才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三是加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城乡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放在突出地位,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工商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发展乡村经济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互补互策,延长农业产业链;注重新型经营主体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努力营造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

现代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最终体现为统筹推进广大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讲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共同发展之路。要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要注重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一步步实现。

(作者单位:014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村牧区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c599d7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