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星火燎原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4年第14期 在大时代的机遇下,能够看得见未来,经得住挑战的商界领袖,才会实现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嬗变。 近三十年来,民营企业具有基业长青的潜质,并能达到超级规模的,并不算多。但在最近的媒体上,有两家公司的光芒格外耀眼。 一个是严介和与严昊掌舵的太平洋建设。这家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建筑公司,刚刚登上 《财富》杂志评选的“2014世界500强”的榜单,位列166位,而且是中国大陆民营企业的榜首。 另一个是马云掌舵的阿里巴巴。作为即将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电商界的龙头,市场预估其市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市值之最。 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被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不论是在世界公认的“2014世界500强”,还是美国纽交所,两家公司代表的都是来自中国的经济面孔,是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先锋代表。 了解中国民营企业渐进史的人,对于这两家企业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会颇为感慨。我们知道,每年中国的民营企业或倒闭或破产的数量不下百万家。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年。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别说跨越式发展,即使是生存本身,对于民营企业都是一个难题。 了解太平洋建设和阿里巴巴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史,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二者各自在践行其模式之初,都曾经饱受质疑。 严介和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试水BT模式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质疑,直到今天这种质疑都没有停息。太平洋建设每上马一个项目,对于资金链断裂、违约风险等的质疑,都会纷至沓来。但严介和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种模式的前景,迎着质疑,硬是通过对BT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使太平洋建设成为建筑业的龙头标杆,而且还坐上了“2014世界500强”的宝座。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时找来了24个朋友商量,究竟该不该做这个事情。当时,有23个人反对,只有一个人建议可以尝试一下,不行赶紧撤。最终,马云决定接着干。后来马云感慨:“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 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一样的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c7271bbceb19e8b8f6ba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