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双休日中的游玩活动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重要节目。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日益重视,“玩中教,玩中学”已成为家长们有效的教育策略。《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与儿童生命特征相适应的教育。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有义务为家长这种积极合理的教育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我们结合园内的课题研究,深化主题内容,以季节、地方、农作物为契机,推出一道道“周末亲子活动套餐”。一系列活动,使我们有效地利用园本课程为家庭教育服务,从中又将幼儿园有效的做法渗透进家庭,促进家园协调。 二、操作活动案例 案例一:稻田乐 案例二:好吃的玉米 继“认识玉米娃娃”、“好玩的玉米”之后,周末我们开展了“吃玉米”活动。活动中,家长们各显神通,蒸、煮、炸、炒玉米,作出了一系列美食:排骨玉米汤、香浓烤玉米棒、香爆玉米花……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大饱了口福,而且目睹了玉米美食的烹制方法和过程,有的还参与了动手制作,真可谓“吃出了学问”。 案例三:有趣的豆宝宝 学习完“豆子与豆荚”,孩子们观察了绿豆的生长过程,了解了种子怎样发芽、长叶,认识了荷兰豆、四季豆、毛豆。但我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远不止课堂上学到的这些。于是,我们陆续安排了相关的周末亲子活动:“到市场上认识各种豆子和豆荚”,“美味豆子”“豆科种子发芽观察记录”。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观察范围变宽了,体验范围扩大了,不再停留于园内、课上,而是让认知活动渗透到了生活中。如栽种黄豆、红豆、花生、绿豆等种子,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自由选择,而我们则受到资源、场所、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观察也有一定的局限。 三、反思与对策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动真实的,我们在亲子活动安排中,充分 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性、创造性、情感各方面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每周末的亲子活动,不仅促进推动了家园协调,增进了家园合作,而且能够现实地反映幼儿的生活及经验,从而达到“玩中有乐,玩中有学”的教育效果。同时,我们也看到,亲子活动对于深化主题、开展课题的作用是不可置否不容忽视的。 2、适时捕捉和把握教育的契机。 教育的契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和捕捉。亲子活动的效果取决于有效的策划、组织和安排,而活动的发展则依赖于家园合作共同推进的每一步具体的'工作。我们应更深入地思考,使幼儿教育不单单局限于课堂上,不局限于幼儿园内,而应拓展到幼儿园外的家庭里、生活中、社会上。 3、教师“抛砖引玉”,努力挖掘家庭教育潜能,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我们在安排每一周的亲子活动时,要做到“想在先,引在前”,让家长理解我们的想法、做法及原因,使家长真正体会到这一切不单纯是为了开展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们的责任心和创造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正如俊伟的家长说的:“到了田地里,才发现孩子们很难管理,他们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向层出百变,与自己的预想根本不相符,反倒令我们作家长的始料不及、措手不及。”是的,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正是孩子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体验生活和探索答案。 四、启示与思考 通过一系列亲子活动的开展,我得到的最大启示是:我们要适时捕捉生活的点点滴滴,准确把握教育契机,让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和幼儿园外。另外,只有了解孩子、研究孩子,才能发现他们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妥当地安排一切操作活动和亲子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善不成熟的因素有待改进和完善: 1、怎样使家长理解和支持亲子教育活动,让家长热心地参与到活动中,使活动更具有全面性和普遍性,而不是停留在一部分家庭中? 2、如何摆正心态、策划实施,使亲子活动有效成为幼儿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3、有的家长对于活动的参与很热情支持,但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坚持到底、消除“虎头蛇尾”现象,是否及时正确地引导幼儿做观察、作记录? 4、怎样才能更好地创建一个合理、具体的资源、成果家园共享平台? 由此,我们看到应该更重视亲子活动的教育功能。了解社会、研究家长、关注幼儿、突破自已,使亲子活动更具生命力,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cd296f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