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初二物理半期试卷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 难度分级说明 A计算量大,需运用多个或复杂公式分析 B计算量较大,需运用单个或简单公式分析 C少量计算,不需公式 D常识性问题 本次期中考试,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难度B级,属中等偏上难度,试题共分为选择题(共17题,每小题2分,总34分)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总16分)实验题(共3题,每空1分,总27分)解答题(共3题,8小问,共27分)。 经统计,选择题整体难度为C。其中1—7,难度为D;8—16题,难度为B;17题难度为A。 填空题整体难度为B-,其中18难度为D,19难度为C,20—23,难度为B,24—25,难度为A。 实验题整体难度为B+,其中26难度为C,27难度为B,28难度为A 解答题整体难度为C+,其中29难度为C,30—31难度为B。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考试范围跨度半期,重点大量考查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两章,部分涉及第七章力与运动,少量涉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具体考察公式为:P=F\S,P=pgh, F=pgv,F=mg,p=M\V(p为密度,P为压强)。 初二物理试题分析 选择题: 13.质量相同的甲、两实心球密度之比为3:2,将甲球浸没在液体A中,乙球浸没在液体B中,A、B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5:4,则甲、两球所受浮力之比() 解析:本题考查了质量与密度,浮力计算公式,题型常见,计算较简单。部分同学丢分,实在不该。错误原因是误读或错读隐藏信息,红字已标出。考生应当认真读题,养成及时标注重要信息的习惯。 15.某地在湖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所示是使用吊车向湖底投放实心圆柱形食疗的实意图。在整个投入过程中,石料在以恒定速度v=0.1m\s下降,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开始投放到刚刚接触湖底)。t=0时刻吊车开始投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以及石料放下后水面的高度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物体浮力公式,题型新颖,较少见,考查难度不大。错误原因,不熟悉的题型导致考生乱了阵脚,造成不应当的失误。考生应加大对新题型方面的训练,开阔眼界。 17.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了一个装有500g水的平底烧杯,烧杯质量为100g,一个质量为300g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并浸没在水中,减掉细线后,木块有2\5的体积漏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和物体浮力相关知识,动态考查了物体浮力变动与浸没体积关系。错误原因:考生缺乏完善的逻辑,没有建立常量与变量关系,致使失分。考生应当适量练习相似题型,总结经验,以培养思维上的惯性。 填空题 24.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0.02m^2圆柱形容器中,盛有2.4kg的水和0.004m^3的冰,当这些病都融化后,离容器底部0.1m处的水的压强为----pa。 解析:本题单纯考查压强计算,错误应出在计算上。大数据的计算应养成先将数据转换成科学计数法的习惯。 25.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的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把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B的中央底面,且细线的长度L为4cm。则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pa,若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谁的压力是---N 解析:本题大量错误出现在2、3两空。究其原因,未正确完整理解题意,考生不明确考题目的,已导致失分。考生应建立一种逆推的思维,倒证题目。 实验题 本次考试实验题3道,总分23 分,每空1分,题量较大,又位于考试后阶段,对于有些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同学来讲,急急忙忙,错误连连。实验题基本难度不高,考生应调整考场心态,仔细作答,同时也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解答题 30浮筒打捞法是打捞沉船的一种方法。在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时,把一组浮筒拖到沉船的作业区,使他们灌满水并沉到水底。潜水员下水,用钢缆把浮筒与沉船拴住,接着,开动打捞船上的压气机,把空起压进这组浮筒,将压力舱的海水排空,这些浮筒就会带着沉船一起浮到水面。如图所示的浮筒质量是0.5t,体积是40cm^3,现将一个浮筒注满水沉入水底,打捞沉在水底的铁牛,铁牛的质量是15.8t,铁牛背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是20m(铁的密度7.9*10^3kg\m^3) (3打捞铁牛,浮筒至少需要排除多少吨的水? 解析:本题运用日常生活实例成功考查了物体拍开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大量的阅读量迷惑了考生,浪费了时间。考生应该把握住重点,一针见血,直达目标。 总结,本次考试多次考查“求同一物体在不同状态下所受浮力”(悬浮、漂浮、沉底),物理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题型较灵活多变。这就要求考生平日训练应拓宽视野,多做,多记,善于积累,勤于总结,由此考得:厚积而薄发,勤学而善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4387c92e3f5727a5e962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