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传艺术硕士考研论坛:导师介绍 凯程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中传艺术研究院导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王黑特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批评研究。独立主持广电总局和教育部的研究项目。多年来为央视和地方电视台评议、策划节目;为电视剧做总策划。在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做兼职教授、研究员、顾问等职务。对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颇有兴趣。在学校重点和优势学科项目培育基金支持下,每年几次带领研究生到全国各地偏远山区对古戏台、古祠堂、古庙宇和民间戏班等文化遗产做田野调查,同时拍摄纪录片。 徐辉,副教授,艺术学专业艺术美学方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影美学、艺术美学、美学原理等。曾在《文艺研究》、《意象》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吉尔·德勒兹的“电影-哲学”思想》、《妙悟与自然》等。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中国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教改项目《影视画面构成》等等。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电影的奥秘——吉尔·德勒兹电影美学研究》。 杨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北京市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副主任,文艺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重点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子课题7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通用教材”《写作学教程》,主编、参编《文艺美学的多重复合结构》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文艺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高教探索》、《齐鲁学刊》、《河北学刊》、《北方论丛》、《南京师大学报》等CSSCI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美学》等刊物全文转载;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研究生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高校优秀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美学” 、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美学研究专题”。 王杰文,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艺术人类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曾作为国家金额资助公派留学访问学者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访学。研究主要方向为民俗学理论、表演研究、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 史博公,副教授,电影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民俗学会会员;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尹鸿教授。曾任CCTV编导,国家级人文核心期刊《当代电影》编辑。 王韶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论与美学,以艺术关系研究为特色,在《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蕴》、《从宋代诗歌与绘画关系看艺术的融通及其限度》、《元代书家题画诗研究》、《宋代绘画创作论的变迁》等,主持并完成了“宋代诗画关系研究”及“元代题画诗研究”两项广电总局项目,正在承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品”。 杨扬,北京舞蹈学院编导专业文学学士、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扬工作室创始人、总监,青年戏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她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学校连续入围各类戏剧大赛决赛、第一位连续获得各类国家级戏剧最高奖项、第一位带领本校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类戏剧展演活动,充分进行戏剧艺术实践活动、第一位创办戏剧表演工作室并坚持“产、学、研”一体模式、第一位连续坚持戏剧创作并每年推出新作的老师。著作有《戏剧影视形体表演基础》,戏剧作品有《豪猪的距离》、《爱情宅急送》、《最后只好停下来》等多部。 冯亚,河南信阳市人,副教授,音乐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电视音乐、音乐美学、音乐教育。曾经在高校教授过的课程有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名曲赏析、艺术概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项,主持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承担、完成其它各类科研项目1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现为国标教材河北少儿版《音乐》副主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765ab131126edb6e1a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