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1、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敏感,有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性和独立性。 2、逐步积累有关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3、学习正确使用操作材料,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能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托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进行摆弄。 2、感知并区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对形状变化感兴趣。能指认红、黄、蓝三种颜色。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标记进行分类。(名称、颜色、形状、大小)。 4、感知“1和许多”。感知一个同名称的集合(实物)。 5、学习10以内的唱数。3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运用实物进行3以内的按数取物。 6、在比较中认识物品的大小、多少。 7、感知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能区分白天和晚上。 8、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按标记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小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材料。 2、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并对生活环境中的形状发生兴趣和进行指认。能按形状进行配对、组合拼搭。 3、学习按物品的一维特征进行分类。 4、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并了解其关系。感知个数在5以内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5、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并放、连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并区分多、少和一样多。 6、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大小、长短)或某一特征进行5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并能找出最大(长)或最小(短)的。 7、学习5以内的数数(实物、点子),能说出总数,并能手口一致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8、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里外、前后的空间方位及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9、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10、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中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2、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能关注周围环境中物体形状、量的差异。 3、学习按物品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4、结合日常生活,会区分形成2—3个不同集合(元素个数在10以内),感知集合中的每个元素。 5、学习按量(粗细、高矮、厚薄、宽窄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排序。 6、学习10以内的数数(顺着数、倒着数、目测数群)。形成数序,认识数字,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基数、序数)。 7、学习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不受物体大小和空间排列形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 8、学习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尝试有简单规则的数学活动。 9、能在老师帮助下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乐意与同伴、老师交流,养成倾听的习惯。 大班数学教育内容与要求 1、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学习按物体二~三维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3、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4、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 5、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6、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7、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8、学习二、四等分;感知守恒;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区分左右(以自身和客体为中心)。 10、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 11、认识并尝试应用钱币。 12、能用语言表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 13、运用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与同伴进行数学游戏,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14、尝试从不同维度观察与思考问题;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简单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e2c426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