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背影_描写老师的作文1200字 或许从开学第一天起,她留给我们的映像就没有再变过。她姓杨,是我初一的语文老师。当第一次看到那件旗袍从门外款款走进来时,她似乎就已与文人划上等号了。藕白色的底子,绣上几团婉约的菊花,与整齐地簪在脑后的乌发,看起来是那么的简洁,那么的优雅。这是李清照穿过的旗袍,是唐伯虎描过的旗袍,是千年前的江南女子爱过的旗袍。千年的丝绸,千年的旗袍,一张绣口吐出丝绸之路的故事,仿佛是从千年前走来,这我们讲述着无限的辽远与苍茫。 康南海的字宏大但不娟秀,所以他是革新家而非文人。你且看她一双笋尖般的纤手,从盒中取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出一行行的千古篇章。她的字,端庄但不呆板,灵动却不随意。有欧阳询的影子,得黄庭坚的传承。笔随心动。讲到苏子瞻时,便气势磅礴;谈到柳三变时,便小巧玲珑。那一只从旗袍里伸出来的臂膊,在空中挥舞着,留下白色的印迹。如同中国一代代的才人,用笔挥洒自己的性情。不过曾经的白底黑字,如今的黑底白字。 若是她开口朗诵,便更是当惊四座。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作者们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从那看似弱小的口中迸发出来,便是万丈的激情。当她读到《满江红》,便怒发冲冠,气愤填膺;当她诵到《雨霖铃》,又哀不自胜,长吁短叹, 余光中先生曾说:”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是最具感性的功效。”抬头看看她独自沉醉的神色,低头听听她一咏三叹的回转,忽然想起李白的船上长啸,杜甫的江边独吟,还有王维的月下漫步,黯然嗟叹。旗袍的俯仰,演绎出天地的开阔。 她最喜欢教古文,她好文言的简洁胜过白话的易懂。她的教学方式很传统,是千年前的传统。韩昌黎、柳子厚便是她的生命,而她如今又要将这种生命传递给我们,延续下去。讲现代文时,她又往往能将古文与现代文结合起来,于讲解中忽然说出一句名文来,我们既惊叹,又佩服,却又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奋发的精神来。她的脑子里尽是唐诗宋词。她会在《社戏》里说出”当初只道是寻常”,又会在《春》中引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国沉睡已久的古典文学,在现代社会几经遗弃后,被她用旗袍重新彰显,在课堂上求一隅生存之地。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我们却又发现,在民族的危难时刻,挑起担子的又常常是文人。她用”直挂云帆济沧海”鼓舞我们,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激励我们。她不怕前进路上的艰难,因为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她不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为她知道”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于是她成功了,用我们的收获证明了她的成功。她的屡次碰壁,是因为文人的倔强吗?她的终获成功,是因为文人的执 著吗?那件旗袍下的身躯,竟有着如此强大的毅力吗? 余秋雨先生断言:”最后一代传统文人,终于地街市间消亡。”她是传统文人吗?不是的。她是现代文人吗?不是的。那她是什么呢? 倏忽间,一袭旗袍从我身旁经过,带来袅袅文人的味道。我望着那旗袍的背影,忽然就有了答案-- 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feb4a0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