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新天下耳目”东坡词 命制人:陆洋 时间:2015年3月1日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和理解性意读,理解东坡词丰富的情感意蕴和作者渗透其中的深刻的人生感悟,学习“曲笔写胸臆”的写法。 2.通过与其他北宋词人的作品的比较阅读,了解东坡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感受其在题材、意境、审美和表现手法的风格。 3.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开创的豪放与婉约并重的艺术风格。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借助你的知识积累,完成填空): 苏轼,字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人,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苏轼少年成名,但因为反对变法而遭遇 ,致使被贬黄州,他一面躬耕求食,自食其力的同时体味着壮志难酬的苦闷,一面闭门思过,反思过往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创作出许多题材广泛、意境旷远的传世名作,这是苏轼第一个创作丰收期。后来被贬海南,他随遇而安、豁达乐观,再没有被贬黄州时的彷徨,这也是他第二个创作丰收期。 【文本研读一】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阅读词前画线的序言,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想象一下苏轼此时的神态? 2.词的上片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哪些词语能够表现出作者此时的风貌? 3.思考:书P72品读与探讨1 【文本研读二】 “新天下耳目”:苏轼之前,词的风格主要是柔媚纤巧,大多应歌而作,偏重女性的柔婉美,题材十分狭窄,被视为纯娱乐的“末道小技”、“诗余”。而苏轼第一次将词的言志和缘情结合起来,在题材、立意、语言和境界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着重表现个人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生活情调,突出了作者的自我形象,突出了词的主体性。 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东坡。(余秋雨) 想一想:写作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这样的“借题发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是一首咏物词,结合词的内容,说说本词所咏何物?作者为何要歌咏此物? 2.历代咏物诗词一般只是咏物喻人,但本词中作者不仅描写物态,更将个人的身世之感、君国之忧蕴藏其中,还写了“幽人”。通读全词,你认为词中能够将“孤鸿”“幽人”结合得最好并最深切地表现出作者心境的词语是哪一个? 【文本研读三】比较阅读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杨花词 章质夫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秀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1.反复诵读苏词,借助书下注释,翻译全词。 2.试翻译章词,说说在描写杨花方面和苏词有何不同? 3.苏轼的咏物词并不专写物态,更多地会把个人的情怀与感悟融入其中。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340f69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