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窦娥冤》中窦娥艺术形象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1-18 00:0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析《窦娥冤》中窦娥艺术形象的历史意义

作者:马赛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

; 要:关汉卿作品《窦娥冤》借助被黑暗的封建社会推向毁灭的主角窦娥揭露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的现实、对黑暗的封建官场的批判及对封建社会劳动妇女忠孝美德的颂扬,讴歌了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树立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震撼人心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揭露;批判;颂扬;讴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01 一、引言

《窦娥冤》是我国元代元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杂剧之一,也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悲剧杰作,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窦娥冤》以元代冤狱繁多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塑造了窦娥这一感天动地的古代妇女形象。随着错综复杂、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的展开,作品借助被黑暗的封建社会推向毁灭的窦娥这一艺术形象向读者传递了对黑暗的封建官场的批判、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同情,对封建社会妇女忠孝美德以及弱小民众敢于反抗邪恶势力的勇气的颂扬,讴歌了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树立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震撼人心的历史意义。

二、窦娥艺术形象的历史意义 (一)揭露了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低下

随着善良忠孝的窦娥的悲剧人生,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与无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为了换取进京赶考的路费,窦娥先是被父亲当做一件商品出售给了蔡婆婆做童养媳,后又因丈夫的早逝而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寡妇,后在张驴儿父子俩逼婚的计谋中被控谋杀而被处以死刑。她短暂而又悲剧的一生向读者传递了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极为低下这一残酷的现实。在封建男权社会,窦娥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面对自身的不幸,除了安于天命,她别无选择,默默忍受着所有的不幸,她深信是自己的命数决定了她所有的不幸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休……”她决心一心一意伺候婆婆,与婆婆相依为命我将这婆侍养,再将这服孝守。然而在邪恶势力面前,处于封建社会等级结构最底层的她显得太过脆弱与渺小,最终被推向了毁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黑暗的封建官场的批判

面对张驴儿逼婚的阴谋,窦娥选择了官休,因为她本以为官府是个是非分明,执法公正的地方,她期望官府能还她清白,可是,窦娥的这个愿望被官府粉碎了,她最终被昏庸腐败的官吏判以死刑。关汉卿借助《窦娥冤》这一作品中是非不分的官吏,含冤受屈的窦娥,及颠倒黑白的张驴儿等一众人物形象,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等级结构的黑暗,真实地表现了元代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残酷性。窦娥只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她的悲剧人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元代百姓的生活境况。关汉卿借助窦娥这一艺术形象,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对黑暗的封建官场的批判,透露出了对遭受疾苦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刑场上的窦娥被刽子手捆绑得不能动弹,满腔的怒火和怨气喷射而出,她指斥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妄作天!这是窦娥,也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对黑暗的封建官场的批判和控诉。

(三)颂扬了古代劳动妇女的忠孝美德

尽管窦娥恪守三从四德” “一女不嫁二夫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显得比较消极和狭隘,但是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是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美德的完美归纳(周仪,2003)。这八个字在封建社会劳动妇女身上则以三从四德得以彰显,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事翁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这些美好品质在窦娥身上以忠和孝最为触动读者的心灵。她具有苦己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她对婆婆极尽孝顺,为了让婆婆免受刑杖的折磨,她只得承认是自己毒杀了张驴儿的父亲。在去往刑场的路上,她祈求官差带她走后巷以免婆婆看到她会伤心难过。在她死后,她的魂魄祈求父亲替她好好照顾年迈的婆婆。她对丈夫和婚姻绝对忠诚,她深信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侍二夫,面对张驴儿的逼婚,她愤然拒绝,选择官休,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窦娥这样一位忠孝的女子是封建社会女子的楷模,也是值得颂扬的人物。

(四)讴歌了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学观。蒙冤受屈的窦娥在行刑前向苍天发下三桩誓愿:一愿三尺白练高杆悬,一腔鲜血红天帘。二愿天公怜我泪哭干,山阳无雨旱三年;三愿上天念我窦娥有冤,天降三尺大雪掩埋我窦娥的尸体。她寄希望于苍天,希望苍天能知晓她的冤情,证明她的清白。她死之后,三桩誓愿都应现了:她的鲜血都飞溅到白练上,六月飞雪裹住她的尸体,楚州大旱三年。她的肉体虽已被毁灭,可她抗争的精神没有停止,她的鬼魂不断向已为提刑肃正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诉说冤情,最终得以昭雪。这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局是大快人心的,即善良终究会战胜邪恶,所有的冤情终将昭雪,这也是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美好愿望的讴歌。 三、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汉卿作品《窦娥冤 》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在男尊女婢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地下,斥责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和流氓恶棍卑鄙下流的行径,透过窦娥这一艺术形象颂扬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善良与忠孝,及广大劳动人民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历经时代的变迁,窦娥这一艺术形象所树立的历史意义仍为读者津津乐道,最终的沉冤昭雪是《窦娥冤》中窦娥这一艺术形象最深刻的历史意义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宪益,戴乃迭. 关汉卿杂剧选.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周仪.中国文化概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29f2c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