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际利率法内涵研究 作者:甘园媛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8期 摘要: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由于能够更准确地计量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利息和摊余成本,得到了广泛运用。对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计算以及利息调整摊销等问题的经济实质进行了探讨,并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利率法的经济内涵。 关键词:实际利率法;调整摊销;摊余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190-01 1 实际利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运用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确定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其本质是双方共同约定并接受的利率水平,是债权方的内部收益率、债务方的资本成本率。 2 摊余成本的含义与计算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笔者认为,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债权或债务的本金。企业对债权债务初始的本金为债权人实际借出的款项和债务方实际筹集到的款项,即初始确认金额。由于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的不同,形成了每期的调整摊销。这个摊销额实质上是按复利的计算方法形成的“利息转为本金”从而增加的本金的金额,减去按单利的计算方法收到的利息和本金从而减少的本金的金额,所形成的本金的增减额。 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在摊余成本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实际的利息总是根据计息日的本金金额进行计算,通过实际利率法所计算的利息是企业投资或筹资实际应当获取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摊余成本也是企业实际享有或承担的债权或债务,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能更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帮助有关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分析决策。而直线法并未考虑企业的实际资金情况,计算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损益存在差异,实质上遵循的是收付实现制。 3 实际利率法的实际运用及计算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通过注会教材上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两个例题,具体说明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实际利率法的计算原理。 [例]20×0 年1 月1 日,XYZ 公司支付价款l000 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 年期债券,面值1250 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后一次支付。XYZ 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为此,XYZ 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根据债券估价模型进行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 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 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折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下,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利息调整金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每期的利息调整摊销实际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由于债券的实际利率大于债券的票面利率,企业所要求的实际利息收益大于该债券的票面利息。若以票面价格购入债券,企业以后年度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小于实际要求的收益水平。为弥补以后年度的损失,使双方最终都能按共同约定的利率公平合理地支付利息费用或获得利息收入,企业以低于债券的票面的金额购入,折价应当在以后会计各年度进行摊销。企业将每期收到或应收的利息低于实际的利息收益其差额部分应当作为重新投入被投资单位的本金,在下一会计年度也应视为本金计算利息,逐期增加摊余成本,把每个年度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利息收益确认为投资收益。至债券到期时,摊余成本恰好等于面值。 具体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两者之间的差额>。 在上例中,假定XYZ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将债券到期时利息和本金一并折算为债券的当前价值。设XYZ公司所购买债权的实际利率r,(59+59+59+59+59+1250)×(1+r)51000(元),得出r9.05%,大-于票面利率。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折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下: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利息调整金额-累计计提利息-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每期的利息调整的是按照实际应收利息大于应计利息的差额。因为在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分期计算的应计利息,并没有实际收到。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未收到的实际利息收入实质上是投资者对债券发行方的追加投资,这部分利息转化成为了债权的本金,同样应当在以后期间计算利息。应当在每期期初的摊余成本中加入未收到的实际利息收入作为期末的本金进行利息计算,其计算所得为企业的投资收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时,应当: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两者之间的差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fef2a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