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大学语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大学语文》课.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说、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一门课程。 所以《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仍然定位于“语文”学科,这里的语文,指的是语言文学,它是大学生公共修养的需要,而非文学单科的专业训练。它以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孙昕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以文体为线索分为五个单元,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和写作.而在每个单元里面,选取作品时暗含有“古今中外"这样一个线索,就是以中国文学为主体,辅以少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按文学史发展顺序,从先秦到清代,再到现当代。所选篇目篇篇都是经典,承载多学科的知识、多元化的思想和多样化的情感,足以显示中国文学的深厚和语文学科的魅力。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这些经典篇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很明显,在教材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很大比重。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赏析内容,读《诗经》《论语》,读唐诗宋词,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使学生在各个经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自然而然得到升华和提高.所以对经典文章的阅读与鉴赏是一个重中之重。就鉴赏而言,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继续,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讲,必须注重鉴赏批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小学教育系的学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有准备的上台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古代文学中文言文阅读以及提升理解与表达能力、拓宽阅读都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小学教育系学生来源主要是五年制中专生,他们的语文学习现状大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文史知识了解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不能联系起来,搞不清楚作家所处的年代。(2)文学鉴赏能力较低。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3)文言文知识浅薄.对一些简单的文言句子也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写作能力较差。除这些问题之外,学生还有一个认识问题,许多学生认为学了十几年汉语,不过如此,到大学没有必要再学语文了。当然,小学教育系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思维活跃、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来克服他们学习被动的状态,充实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理解表达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思维比较活跃的类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老师一味的向他们灌输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为此,我重点设置项目教学法,并充分结合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设置法—激发兴趣,逐渐深入. 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引导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引导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2、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沉淀的四种境界。在学法上重点采用了: 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案例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任务驱动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解决疑难。任务驱动法就是让学生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鉴赏,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讨论形成自己的演讲稿。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考核方案 打破传统的笔试模式,以突出能力考核为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将大学语文学科的考评内容分为多项,对每一项内容的考核,在一个学年内全时段中分散安排. 平时成绩:40%(平时作业:10%,课堂表现:10%, 出勤考核:20% )期末考核:60%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学生基础差。从语言知识的传播来看,必须建立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对中小学已学文学知识加以一番梳理,对中小学学过的作家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粗略的了解,从而建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学中必定涉及的一个任务。但是我们有些学生就连历史发展顺序都把握不清,西晋东晋,隋、唐顺序都不清楚。更别说鉴赏,表达等等。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尽力而为,反复强化知识结构,在新知识学习中巩固知识体系. 2、学习被动。对学习表现出散漫、懒惰不积极态度,为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说来在诗歌单元,每首诗歌的教学,除必要的讲授外,都注意反复倾听朗诵材料,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基调,反复进行朗诵练习,并鼓励学生主动登讲台朗诵。在班上选拔优秀选手、节目,之后举办一次诗词朗诵大会,作为诗歌单元的成果展示。上学期我们在诗歌单元结束课后就进行了诗歌朗诵的作业,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诗歌作品,选自己喜欢的朗诵,每个学生都参加,效果很好.散文单元的教学分为两大步:一是课堂上的散文教学,让学生通过对中外优秀散文作品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二是课下的“散文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创作实践最终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小说单元要根据小说有娓娓动听的故事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以故事会为项目,带动小说单元教学任务的完成。 最后,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文学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他的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课程在这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之余,应多开设一些诸如演讲、辩论、口语与表达、文学名著欣赏、诗词欣赏、电影欣赏、中国文化等选修课和讲座,并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这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e7c85fcc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