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精神的三间小屋》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情理融合,是一篇难得的美文。 二、学生分析: 学生处于九年级考高中阶段,学习相对比较紧张,但因学习层次的高低差异,和对中考即将各奔前程既有憧憬又感迷茫。他们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缺少航标的船只,在精神领域,缺乏对自身心灵和精神生活的关注。 三、教学目标 1、 品析语言,明辨论证。 2、 运用方法,学写短文。 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基于第一课时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由知识的感知到迁移。 四、说教法 为带领学生追寻自己的精神小屋,我准备了以读走进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去欣赏作者构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美,然后通过写去建筑自己的精神小屋。因此我把教法定位读写结合法,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文本中的语言缺少细细品味探究的过程,我让学生用读的方式去欣赏文句的美,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到文中去接受、感染关注自身心灵、陶冶性情及提升精神境界。最后,用学到的技法尝试去筑建自己精神的小屋这种途径突破教学的难点,有效达成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 五、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将课堂由学生“学会”为“会学”,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把课文里面所涉及的情感德育元素内化为学生自身素养。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方法: 一、自主探究。我让学生通读课文,去感知本文语言的特色,通过他们 的感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写作方法与技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感知文本的能力和借鉴课文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通读和细读,尝试用文中学到的写作技法去模仿写作。这样慢慢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本文属自读课文,我设计二个课时完成。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本节课我主要通过第二课时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一)导入,用大家熟悉的拥有高尚精神境界的诗人的名言引入到文本的学习。 (二)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感知文章的美,并探究语言的特色。 (三)通过对文中具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句子重点赏读,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比喻、对比、排比句的妙用。师生对话,提炼技法。 (四)总结方法,尝试通过写作去筑建第四间精神小屋,然后展示作品,通过点评处理精神的大厦来突破教学目标重难点。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集中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重难点等。根据本文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比喻论证 形象 对比论证 分明 排比说理 有力 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一目了然。 总之在整堂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以读促写,让学生在读中领略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关注自我,关注精神世界,在写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2b185fc6c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