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故事——宋代包拯端州投砚

时间:2022-08-01 00:00: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宋代包拯端州投砚

宋时端州是个偏远贫穷的的方又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同时还产一种全国著名的特产——端砚。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包拯42岁,普升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宋时端州是个偏远贫穷的的方又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同时还产一种全国著名的特产——端砚。唐代就是宫廷贡品,到了宋代端砚更精美,每年照例为朝廷进贡。凡是到端州做官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多弄一些端砚,他们在供品之外总是加征数十倍的端砚,以中饱私囊,并用这些名贵的砚台去贿赂朝廷权贵,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沉重的苛捐杂税压的砚民苦不堪言。包拯了解到这种情况,非常气愤。决定革除这一流弊。他下令规定只准按贡砚的数额征收,周县官吏不准加码,违者严惩不待。同时保证本人不用一块端砚。广大砚民对他感激不仅。包拯知端州时期,发动百姓在城内打七口井解决了全城的饮水问题。

包公当了三年端州知州,勤政爱民,而身边没有一块端砚。端州百姓十分感动和过意不去。在包公离任的时候砚民将一块精美的端砚用黄布包好,趁送行时暗地乞求书童将砚台塞到船上。包公知道后向送行的端州百姓深鞠一躬,表示感谢。然后将砚投于江中,并说:“包某决不带走端州的一石一物。钭砚的地方神奇般的出现了一个小岛绿洲,端州百姓在这个小岛上修建了一座”投砚亭“,来纪念包拯的公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001e6e03d8ce2f00662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