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大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一 年级:小学三年级 学科:语文 时间:5月17日 教研组长:魏老师 主备人:范老师 参与人员:小学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研主题:第七单元教学研讨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顺应世界上国际教育的潮流,以“国际理解和友好”为主题,共有《太阳是大家的》、《一面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三篇精读课文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篇略读课文,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协助的故事,让学生充沛认识国际理解和友好。 二、单元总体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积累更多的词语;学会拟人化的写法和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内心感情的写法;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对“国际理解”的内涵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是相互的。 2、培养热爱国家、热爱和平的良好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世界大事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 2、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协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协助是双方的。 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心情的写法,体会理解和协助是双方的。 四、单元课时分配 共8课时 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第26课《一面红旗》2课时 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2课时 五:教学建议 教师们针对本单元内容献计献策,积极踊跃发言: 魏震霞: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的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记事性的文章,反映外国朋友对中国人的友好理解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反映世界人民之间的关爱。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前后联系,相互兼顾。 李天勇:针对本单元教材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际理解的概念,要结合具体的事例,不要笼统的泛泛而谈,认识到交往中维护祖国尊严的重要性。 段洪刚:教学时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边读边悟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充沛发挥主体地位,老师做有效的指导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张海英:组织教学时进行同学互助或自我体悟、相互推荐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课文主题,寓教于乐,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领悟课文的主旨。 李桂珍:本单元涉和的语文知识要点有:认识30个生字,会写31个字,要引领小朋友们收集相---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1/3 关的文字和图片的资料,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摘抄感人的句子和四字成语增加语言积累。 张秀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领会拟人的修辞方法和多种巧妙的表达方法,进行读写结合的写话练习和课堂拓展延伸练习,学会从课文中学习写作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杨莉莉: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与单元内容紧密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此习作有意为自由作文,目的给学生一次充沛张扬个性的机会,但要注意基本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适当扩充。 六、教研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掌握了本单元教学要点,集思广益,突破了一个个教学难点,为以后进行本单元有效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二 活动时间:3月17日 活动地点:小学三年级办公室 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研讨第四组教材 活动过程: 一、阅读《学会读课外书》一文。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怎样才干读好课外书呢?首先,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其次,书要读的杂;再有,读书要讲究方法,读课外书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式,在读到对话或抒情的段落篇章时,也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这样眼、口、脑、耳各器官并用,读书的效果会更显着。建议大家和小朋友们一起资源。 二、解读第四单元整组教材。 第四组教材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浪花,非常形象、生动,再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小朋友们对这组教材肯定充溢了期待。《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长成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体会到怎样对待朋友,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农村小朋友有趣的生活。在园地中,口语和习作内容分别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的生活经历,推荐自身学身手的经过。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有话可说。整组教材从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生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透过他们的生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三、重点研讨《和时间赛跑》。 这篇文章中有的语句含义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胜利”。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这一启示,引导他们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这篇文章教学上的一个重点。 朗读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刘晓燕老师初读课文会布置小朋友们两次朗读。第一次要求读音正确,自然上口,达到文通气顺的地步;第二次要求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流利地读出应有的气势,恰当的语气。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后,刘晓燕老师喜欢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因为我认为:小朋友们读书后,都应该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激动。因此,不向学生提出任何问题,而是请学生自主的、自由地站起来说一说自身对课文一个(多个)词语、句子、片段的理解、体会、心得,甚至感觉、感受和疑问。这些发言, 不但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习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也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记录之三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528629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