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物理_桑建平_丁么明_丁世学_武汉大学出版社_习题解答[1]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题1.1 : 答案:[B] 提示:明确r与r的区别 题1.2: 答案:[A] 题1.3:答案:[D]提示:A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 B 切向加速度, C 明确标、矢量的关系,加速度是dvdt 题1.4: 答案:[C]提示: rr2r1,r1Rj,r2Ri,vv2v1,v1vi,v2vj题1.5: 答案:[D] 提示:t=0时,x=5;t=3时,x=2得位移为-3m; 仅从式x=t2-4t+5=(t-2)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质点有往返 题1.6: tt答案:[D]提示:a=2t=dvdt,v2tdtt24,xx0vdt,即可得D项 22题1.7: 答案:[D] 北v车1v车2 v风 提示: v车2=2v车1,理清v绝=v相对+v牵的关系 二、填空题 题1.8: 答案: 匀速(直线),匀速率 题1.9: 答案:9t15t2,0.6 提示: vdxdt9t15t2,t=0.6时,v=0 题1.10: 答案:(1)y1912x2 第1页 (2)2i4tj 4j (3)4i11j 2i6j 3S x2t12dxdyy19xvij 提示: (1) 联立,消去t得:,22dtdty192t(2) t=1s时,v2i4tj,adv4j dt(3) t=2s时,代入rxiyj2ti(192t2)j中得4i11j t=1s到t=2s,同样代入rr(t)可求得2i6j, rr和v垂直,即rv0,得t=3s 题1.11: 答案:12m/s 提示:a 题1.12: 答案:1m/s t2dvd(2x)2v4x12(m/s2) dtdt22 dv提示: vv0dtt2,vdt0 题1.13: 答案:5ti(v0tvdt1t23,r2R22 ,1m/st1R320t12gt)j 22提示: 先对r(v0tg5iv(0t/2j)求导得,vy(v0gt)j与v5i合成得v合tgt) jr合=v012dt=5ti(vtgt)j 0合2 题1.14: 答案:8, 64t 2dQdQ8Rt,a8R8,anR提示:vR64t2 dtdt 三、计算题 题1.15: 第2页 2vt解:(1)advtdt3t dv03tdt v3t2 02dsst 又vdt32t2 ds310t2dt St3 022 (2)又SR S13R6t (3)当a与半径成45角时,ana av23t4 3t43t t3nR444S 题1.16: vt解:(1)advdtkv dvkdt, lnvkt(*) 0v0v0 当v11ln22v0时,ln2kt,tk (2)由(*)式:vv0ekt dxxtdtv0ekt,dx0v0ektdt 0 xv0(1ektk) 第2章 质点动力学 一、选择题 题2.1: 答案:[C] 提示:A.错误,如:圆周运动 B.错误,pmv,力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D.后半句错误,如:匀速圆周运动 题2.2: 答案:[B] 提示:y方向上做匀速运动:Syvyt2t x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aFm 第3页 tt vxadt22,tS2t2xvxdt 0032t2 S3i2tj 题2.3: 答案:[B] 提示:受力如图 F'杆猫Mgmg F 设猫给杆子的力为F,由于相对于地面猫的高度不变 F'mg FF' 杆受力 F1MgF(Mm)gaF1(MMm)gM 题2.4 : 答案:[D] 提示: aBTBTTaAmg 第4页 mgTmAa2Tma 得aBA45g aaAB2(aaASB2,通过分析滑轮,由于A向下走过S,B走过2) aaAB2 题2.5: 答案:[C] 提示: 由题意,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故 m10(vcos60)(m010m)v共 vv0共=22 题2.6: 答案:[C] 提示: Rθθh-RR 由图可知coshRR 分析条件得,只有在h高度时,向心力与重力分量相等 所以有mv2Rmgcosv2g(hR) 由机械能守恒得(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12mv2102mv2mghv02ghg(hR) 题2.7: 答案:[B] 提示: 运用动量守恒与能量转化 题2.8: 答案:[D] 提示: 第5页 vxv0θ vy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1 2mv20v2gh vyv0sin PGmgvymgsin2gh 题2.9: 答案: [C] 题2.10: 答案: [B] 提示: 受力如图 TfF 0x 由功能关系可知,设位移为x(以原长时为原点) xFxmgxkxdxx2(Fmg)0k 弹性势能 E122(Fmg)2p2kxk 二、填空题 题2.11: 答案:2mb 提示: vx'2bt av'2b Fma2m 题2.12: 答案:2kg 4m/s2 提示: 第6页b y8N04Nx 由题意,ax2m/s2 Fx4N Fy8N mFa2kg aFyym4m/s2 题2.13: 答案: 75,1110 提示: 由题意,aFm(321025t) vadt7m/s05 当t=2时,a1110 题2.14: 答案:180kg 提示:由动量守恒,m人S人=m船(S相对-S人)m船=180kg 题2.15: 答案: 114i54j 提示:各方向动量守恒 题2.16: 答案: mv(ij),0,-mgR 提示:由冲量定义得 I=P末-P初=mvi(mvj)mv(ij) 由动能定律得 EkWEk0,所以W合=0 W外=mgR 题2.17: 第7页 答案:-12 3提示:w 题2.18: 1Fdx12J 12Mmkx,G h=0,x=0,r 相对值 r2答案: mgh, 题2.19: 答案: 题2.20: 答案: m2mg,2mg,g k0k0A外力 +非保守力=0 三、计算题 题2.21: mmxg f(Lx)g LL1g (2)a(F重f)(1)xg mLvLdv2gLg(2) (3)av,vdv(1)xgdx,vdx03LL解:(1)F重=3 题2.22: 解:(1)以摆车为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力,动量守恒。设摆车速度v(对地)、小车的速度为V(对地)。 mv0 vxxMVttMV mttMV vxdt()dt 设x1vxdt,x2Vdt m0000 则M (lx2mx1,根据位移公式:rmMrmrM (Mm)2x/ m3l)xx122(l x2m3l)/(Mm )2 (2)mvMV0 mgl121mvMV2 22第8页 摆球速度v2Mgl/(Mm) Vm2gl/M(Mm) 题2.23 解:KMg/x0,油灰碰撞前v2gh 动量守恒有:mv(mM)V 机械能守恒有(m,M,弹簧,地球为系统): 12k(x)212(mM)V210x2kx20(mM)gx 则xMxm20x22 m02mghx00M2M(mM)0.3(m) 第3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一、选择题 题3.1: 答案:[B] 提示:A错,M=rF,合外力矩不等于合外力的力矩 C错, Imr2,r是相对参考点的距离, D错, 动能En1m12ir2i2I,i122 题3.2: 答案:[A] 提示:若绳的张力为T,TRI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a,aR TR2IRIa,mgTma 第9页 ag,h12at2 gImR2 ImR2(gt22hg) 题3.3: 答案:[D] 提示:系统角动量守恒mv120lI,I3mL 由于完全弹性碰撞,12mv2102I2,故D正确 题3.4: 答案:[C] 提示: 射入点沿轮切向动量守恒,故 mv0sin(mm,)vvR, C正确 题3.5: 答案:[D] 提示:M=rF,r和F在同一方向上,力矩为0,故角动量守恒 由定义知其动量和动能将改变 二、填空题 题3.6: 答案:12MmR2 , MmMR200M2m , M2m 提示:人走到边沿时,系统的转动惯量为盘的转动惯量和人的转动惯量之和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I00I,I102(Mm)R2,I12MmR2 转台受冲量矩等于转盘角动量的增量,即12MR2(0) 题3.7: 答案:12lmgcos, 3gcos112l , 2lmgsin, 2lmgsin 提示:力矩MrF=112lmgsin2=2lmgcos 根据转动定律 MI=1ml23,故3gcos2l 根据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力矩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力矩的功为102mglcosd第10页 题3.8: 答案:2RF, 2RFI 1提示:根据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0Md2I20得I22RF 角动量的增量为I 题3.9: 答案:M外=0 题3.10: 答案:mvL13ML212mvL 提示:系统角动量守恒,mvLI12mvL,为角速度 三、计算题 题3.11: 解:J12MR20.675kgm2 mgTm,aTRJ,R amg2R/(m2R)J5.06m 2/s 因此(1)下落距离h12at263.3m (2)张力Tm(ga)37.9N 题3.12: 解:下落过程细杆机械能守恒(系统:杆与地球)。选m静止处水平面为零势点 Mgl(112sin30)1132Ml2203Mg2l 细杆碰前瞬间角速度为:03g/2l 碰撞过程角动量守恒:0Ml2(Mm)l2(系统杆与小球) MMm3g/2l 第11页 第4章 狭义相对论 一、 选择题 题4.1: 答案:[D] 见概念 题4.2: 答案:[B] 提示:运动质量Mm0v1()2cm010.36m0,外力做功WMc2m0c2 0.8m0c2(11)0.25mc2 0.8 题4.3: 答案:[B] 2提示:在K系中X轴方向上,正方形边长为a,K'系观察K系X轴方向正方形边长a'1()a,vca'1(0.8c2)a0.6a,则从K'系测得面积为0.6aa0.6a2 c 题4.4 : 答案:[A] 提示:选飞船为一参考系,因为真空中光速C对任何惯性参考系都是常数,由于飞船匀速运动,是惯性系。则飞船固有长度为ct 题4.5: 第12页 答案: [A] Ek2m0c2提示:Ekmcm0c3m0cm0c2m0c,=2 E静m0c222222 题4.6: 答案:[C] 提示:由时间的相对性,tu1()2c3.48105s,长度为 0.99831083.48105m1.04104m 题4.7 : 答案:[D] u2l012lc得u提示:tuu 题4.8: 答案:[D] 提示: u相= 题4.9: 答案:[A] 提示:Ek(mm0)c2;ml01tt2c2l022c 5u1u2,u1u22108m/s,故u相2.77108m/s uu1122cm0v1()2c;m0106MeV Ek4MeV;故v0.27c 2c二、 填空题 题4.10: 答案:LL01() uc2提示:设痕迹之间距离为L0,由公式L0Lu1()2c(L0为静长度)。则车上观察者测得长度为LL01() uc2 题4.11: 第13页 答案: (1)33c, (2)c 22mmv提示:(1)相对论质量和相对论动量:m0,Pmv01(vc)21(v c)2 非相对论下,P1m0v,P1P2,得v32c 11(vc)2 (2)Ekmc2m0c2,mm0,Ekm20c(11)m0c21(vc)21(v)2c 111v3c 1(v22c) 题4.12: 答案:4 提示:E222kmcm0c,E静=m0c,Ekmc2m0c2E3m4m0 静m0c2 题4.13: 答案:32c 提示: L1(v)23cL0,L1m,L00.5m,解得v2c 题4.14: 答案:(n1)m20c 提示:t,1t,则n1nm0, 1(v)2n,mm0c1(v)21(vcc)2 E22kmcm20c(n1)m0c 题4.15: 答案:3.73m 第14页 提示: LL(v)201,L05m,v2108ms1c, 则L51(2)2m5533m3.73m 题4.16: 答案:6.7108m 提示:tt3即13u53c,xut5c 1(u)2c 题4.17: 答案:v2 1c2提示:LL1(v)2c,mm,m1(v)2L c 三、 计算题 题4.18: 解:(1)航程x')u(t31052x1r(x2'x12't1')0.6(1uv)1.21012m (2)时间tu310510.82t1r(t2't1')2(x2'x1')0.6(vc)5103csx12 (3)航速u'1.2108t51032.410m/s 第15页 第5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题5.1 答案:B 题5.2 答案:C 题5.3 答案:C 二、填空题 题5.4 答案:2m k 题5.5: 答案: 0.02 m 题5.6: 21答案:Acos(t) T3 三、计算题 5.7 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振动,振幅A = 0.12m,周期T = 2s.当t = 0时,物体的位移x = 0.06m,且向x轴正向运动.求: (1)此简谐振动的表达式; (2)t = T/4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3)物体从x = -0.06m,向x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 [解答](1)设物体的简谐振动方程为x = Acos(ωt + φ),其中A = 0.12m,角频率ω = 2π/T = π. 当t = 0时,x = 0.06m,所以cosφ = 0.5,因此φ = ±π/3. 物体的速度为v = dx/dt = -ωAsin(ωt + φ). 当t = 0时,v = -ωAsinφ,由于v > 0,所以sinφ < 0,因此:φ = -π/3. 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x = 0.12cos(πt – π/3). (2)当t = T/4时物体的位置为;x = 0.12cos(π/2 – π/3) = 0.12cosπ/6 = 0.104(m). 速度为;v = -πAsin(π/2 – π/3) = -0.12πsinπ/6 = -0.188(m·s-1). 加速度为:a = dv/dt = -ω2Acos(ωt + φ)= -π2Acos(πt - π/3)= -0.12π2cosπ/6 = -1.03(m·s-2). (3)方法一:求时间差.当x = -0.06m时,可得cos(πt1 - π/3) = -0.5, 第16页 因此πt1 - π/3 = ±2π/3. 由于物体向x轴负方向运动,即v < 0,所以sin(πt1 - π/3) > 0,因此πt1 - π/3 = 2π/3,得t1 = 1s. 当物体从x = -0.06m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x = 0,v > 0,因此cos(πt2 - π/3) = 0, 可得 πt2 - π/3 = -π/2或3π/2等.由于t2 > 0,所以πt2 - π/3 = 3π/2, 可得 t2 = 11/6 = 1.83(s). 所需要的时间为:Δt = t2 - t1 = 0.83(s). 方法二:反向运动.物体从x = -0.06m,向x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就是它从x = 0.06m,即从起点向x轴正方向运动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在平衡位置时,x = 0,v < 0,因此cos(πt - π/3) = 0,可得 πt - π/3 = π/2,解得 t = 5/6 = 0.83(s). [注意]根据振动方程x = Acos(ωt + φ),当t = 0时,可得φ = ±arccos(x0/A),(-π< φ <= π), 初位相的取值由速度决定. 由于v = dx/dt = -ωAsin(ωt + φ),当t = 0时,v = -ωAsinφ,当v > 0时,sinφ < 0,因此 φ = -arccos(x0/A); 当v < 0时,sinφ > 0,因此φ = arccos(x0/A)π/3. 可见:当速度大于零时,初位相取负值;当速度小于零时,初位相取正值.如果速度等于零,当初位置x0 = A时,φ = 0;当初位置x0 = -A时,φ = π. 5.8 质量为10×10-3k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计,x以米(m)计.求: (1)振动的圆频率、周期、振幅、初位相; (2)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最大值; t=1,2,10s (3)最大回复力、振动能量、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 (4)画出这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图上指明t为1, A 置. [解答(]1)比较简谐振动的标准方程:x = Acos(ωt + φ), x O 可知圆频率为:ω =8π,周期T = 2π/ω = 1/4 = 0.25(s),振幅 2π/3. (2)速度的最大值为:vm = ωA = 0.8π = 2.51(m·s-1); 题5.8解答图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am = ω2A = 6.4π2 = 63.2(m·s-2). (3)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 mω2,最大回复力为:f = kA = mω2A = 0.632(N); 振动能量为:E = kA2/2 = mω2A2/2 = 3.16×10-2(J), x0.1cos(8t2)3的规律作振动,式中t以秒(s)2,10s等各时刻的矢量位A = 0.1(m),初位相φ =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为:EkEp= kA2/4 = mω2A2/4 = 1.58×10-2(J). (4)如图所示,当t为1,2,10s等时刻时,旋转矢量的位置是相同的. 5.9 如图所示,质量为10g的子弹以速度v = 103m·s-1水平射入木块,并陷入木M k v m 块中,使弹簧压缩而作简谐振动.设弹簧的倔强系数 k = 8×103N·m-1,木块的质量为4.99kg,不计桌面摩擦,试求: (1)振动的振幅; 图5.9 (2)振动方程. [解答](1)子弹射入木块时,由于时间很短,木块还来不及运动,弹簧没有被压缩,它们的动量守恒,即:mv = (m + M)v0. 解得子弹射入后的速度为:v0 = mv/(m + M) = 2(m·s-1),这也是它们振动的初速度. 子弹和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可得:(m + M) v02/2 = kA2/2, 所以振幅为:Av0mMk= 5×10-2(m). (2)振动的圆频率为:kmM= 40(rad·s-1). 第17页 取木块静止的位置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位移x的正方向,振动方程可设为:x = Acos(ωt + φ). 当t = 0时,x = 0,可得:φ = ±π/2; 由于速度为正,所以取负的初位相,因此振动方程为:x = 5×10-2cos(40t - π/2). 5.10一匀质细圆环质量为m,半径为R,绕通过环上一点而与环平面垂直的水平光滑轴O 在铅垂面内作小幅度摆动,求摆动的周期. R [解答]通过质心垂直环面有一个轴,环绕此轴的转动惯量为:Ic = mR2. θ C 根据平行轴定理,环绕过O点的平行轴的转动惯量为 I = Ic + mR2 = 2mR2. 当环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的力矩为:M = mgRsinθ, mg 方向与角度θ增加的方向相反. 根据转动定理得:Iβ = -M, d2I2mgRsin0即 dt, 题5.10解答图 d2mgR02dtI由于环做小幅度摆动,所以sinθ≈θ,可得微分方程:. 摆动的圆频率为:mgRI, I2R2mgRg. 周期为: 5.11质量为0.25kg的物体,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倔强系数k = 25N·m-1,如果开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6J,和动能0.2J,求:(1)振幅;(2)位移多大时,动能恰等于势能?(3)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 [解答]物体的总能量为:E = Ek + Ep = 0.8(J). (1)根据能量公式E = kA2/2,得振幅为:A2E/k= 0.253(m). (2)当动能等于势能时,即Ek = Ep,由于E = Ek + Ep,可得:E = 2Ep, T22121kA2kx22即 2,解得:x2A/2= ±0.179(m). (3)再根据能量公式E = mvm2/2,得物体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为: vm2E/m= ±2.53(m·s-1). 5.12 两个频率和振幅都相同的简谐振动的x-t曲线如图所示,求: (1)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 (2)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的振动方程. x/cm [解答](1)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A = 5(cm), 5 周期为:T = 4(s),圆频率为:ω =2π/T = π/2, x1 x2 t/s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x1 = Acosωt = 5cosπt/2, 4 1 2 3 0 x2 = Asinωt = 5sinπt/2 = 5cos(π/2 - πt/2) 即 x2 = 5cos(πt/2 - π/2). -5 题5.12解答图 位相差为:Δφ = φ2 - φ1 = -π/2. (2)由于x = x1 + x2 = 5cosπt/2 + 5sinπt/2 = 5(cosπt/2·cosπ/4 + 5sinπt/2·sinπ/4)/sinπ/4 x52cos(t)24(cm). 合振动方程为: 第18页 31x10.05cos(10t)x20.06cos(10t)5,5. 5.13 已知两个同方向简谐振动如下:(1)求它们的合成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 (2)另有一同方向简谐振动x3 = 0.07cos(10t +φ),问φ为何值时,x1 + x3的振幅为最大?φ为何值时,x2 + x3的振幅为最小? (3)用旋转矢量图示法表示(1)和(2)两种情况下的结果.x以米计,t以秒计. 22AAA2A1A2cos(12)= 8.92×10-2(m). 12[解答](1)根据公式,合振动的振幅为:arctan初位相为:(2)要使x1 + x3的振幅最大,则:cos(φ – φ1) = 1,因此φ – φ1 = 0,所以:φ = φ1 = 0.6π. 要使x2 + x3的振幅最小,则 cos(φ – φ2) = -1,因此φ – φ2 = π,所以φ = π + φ2 = 1.2π. (3)如图所示. A 题5.13解答图 A3 A2 A1 A2 A 1 φ φ2 x3 φ1 φ1 φ 5.14 将频率为O φ2 x2 x 384Hz的标准音叉振动x1 O x3 x1 O x x x2 x A3 和一待测频率的音叉 振动合成,测得拍频为A1sin1A2sin2A1cos1A2cos2= 68.22°. ν`2 3.0Hz,在待测音叉的一端加ν`1 Δν Δν 上一小块物体,则拍频将减小,求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 [解答]标准音叉的频率为v0 = 384(Hz), ν2 ν0 ν1 拍频为Δv = 3.0(Hz), 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可能是v1 = v0 - Δv = 381(Hz), 也可能是v2 = v0 + Δv = 387(Hz). 在待测音叉上加一小块物体时,相当于弹簧振子增加了质量,由于ω2 = k/m,可知其频率将减小.如果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v1,加一小块物体后,其频率v`1将更低,与标准音叉的拍频将增加;实际上拍频是减小的,所以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v2,即387Hz. 5.15三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为 5x10.08cos(314t)x20.08cos(314t)x30.08cos(314t)6,2,6. 求:(1)合振动的圆频率、振幅、初相及振动表达式; (2)合振动由初始位置运动到[解答] 合振动的圆频率为:ω = 314 = 100π(rad·s-1). 设A0 = 0.08,根据公式得: Ax = A1cosφ1 + A2cosφ2 + A3cosφ3 = 0, Ay = A1sinφ1 + A2sinφ2 + A3sinφ3 = 2A0 = 0.16(m), 2AAx2Ayx2A2所需最短时间(A为合振动振幅). 振幅为:= 0.16(m),初位相为: φ = arctan(Ay/Ax) = π/2. 合振动的方程为:x = 0.16cos(100πt + π/2). (2)当x2A/2时,可得:cos(100t/2)2/2, 解得:100πt + π/2 = π/4或7π/4. 由于t > 0,所以只能取第二个解,可得所需最短时间为t = 0.0125s. 第19页 一、选择题 题6.1 答案:D 题6.2 答案:A 题6.3 答案:A 题6.4 答案:C 二、填空题 题6.5 答案:相同,相同, 2/3. 题6.6 答案:/4,x=0.02cos(t+/4) 第6章 机械波(SI). 第20页 题6.7 答案:3/4,2(l/g)1/2. 三、计算题 6.8 已知一波的波动方程为y = 5×10-2sin(10πt – 0.6x) (m). (1)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 (2)说明x = 0时波动方程的意义,并作图表示. y/cm t/s 0.2 5 0 0.1 0.3 题6.8图 振动曲线如图. 6.9有一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波,其波速为u = 1m·s-1,波长λ = 0.04m,振幅A = 0.03m.若以坐标原点恰在平衡位置而向负方向运动时作为开始时刻,试求: (1)此平面波的波动方程; (2)与波源相距x = 0.01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该点初相是多少? [解答](1)设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0 = Acos(ωt + φ),其中A = 0.03m. 由于u = λ/T,所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 λ/u = 0.04(s),圆频率为:ω = 2π/T = 50π. 当t = 0时,y0 = 0,因此cosφ = 0;由于质点速度小于零,所以φ = π/2. 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0 = 0.03cos(50πt + π/2), 平面波的波动方程为: 比较得:2π/λ = [解答](1)与标准波动方程0.6, 因此波长为:λ = 10.47(m);圆频率为:ω = 10π, 频率为:v =ω/2π = 5(Hz);波速为:u = λ/T = λv = 52.36(m·s-1). 且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 (2)当x = 0时波动方程就成为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y = 5×10-2sin10πt = 5×10-2cos(10πt – π/2), yAcos(t2x)xy0.03cos[50(t)]u2= 0.03cos*50π(t – x) + π/2). (2)与波源相距x = 0.01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y = 0.03cos50πt. 该点初相φ = 0. 6.10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负向传播的平面谐波在t = T/4时的波形图,振幅A、波长λ以及周期T均已知. (1)写出该波的波动方程; y u (2)画出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A (3)图中波线上a和b两点的位相差φa – φb为多少? [解答](1)设此波的波动方程为: a O b x 题6.10图 txyAcos[2()]T, yAcos(2x当t = T/4时的波形方程为: x)Asin(2)2. 在x = 0处y = 0,因此得sinφ = 0, 解得φ = 0或π. 而在x = λ/2处y = -A,所以φ = 0. txyAcos2()T. 因此波动方程为:(2)在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2tt)Acos2TT, 第21页 y A 曲线如图所示. (3)xa = λ/4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yaAcos(2t t)T2; t2)T. O xb = λ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题6.10图 ybAcos(2波线上a和b两点的位相差 φa – φb = -3π/2. 6.11 在波的传播路程上有A和B两点,都做简谐振动,B点的位相比A点落后π/6,已知A和B之间的距离为2.0cm,振动周期为2.0s.求波速u和波长λ. txyAcos[2()]T[解答] 设波动方程为:, 那么A和B两点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tyAAcos[2(TtyBAcos[2(TxAxB)])], . 6, 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由于xB – xA = 0.02m,所以波长为:λ = 0.24(m). 波速为:u = λ/T = 0.12(m·s-1). 6.12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速度u = 20m·s-1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在传播路径上的某点A的振动方程为y = 3cos4πt. (1)如以A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8m 5m 9m (2)如以距A点5m处的B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3)写出传播方向上B,C,D点的振动方程. B A x C D 题6.12图 [解答](1)以A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xx2xB(2xA)y3cos4(t)3cos(4t)u5. (2)以B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y3cos4(txxA)3cos(4tx)u5. (3)以A点为坐标原点,则xB = -5m、xC = -13m、xD = 9m,各点的振动方程为 yB3cos4(txB)3cos(4t)u, x3yC3cos4(tC)3cos(4t)u5, x9yD3cos4(tD)3cos(4t)u5. [注意]以B点为坐标原点,求出各点坐标,也能求出各点的振动方程. 6.13 设空气中声速为330m·s-1.一列火车以30m·s-1的速度行驶,机车上汽笛的频率为600Hz.一静止的观察者在机车的正前方和机车驶过其身后所听到的频率分别是多少?如果观察者以速度10m·s-1与这列火车相向运动,在上述两个位置,他听到的声音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答]取声速的方向为正,多谱勒频率公式可统一表示为 第22页 BuuBSuuS, 其中vS表示声源的频率,u表示声速,uB表示观察者的速度,uS表示声源的速度,vB表示观察者接收的频率. (1)当观察者静止时,uB = 0,火车驶来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S = 30m·s-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B火车驶去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S = -30m·s-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u330S600uuS33030= 660(Hz). u330S600uuS33030= 550(Hz). B(2)当观察者与火车靠近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反,uB = -10m·s-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S = 30m·s-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BuuB33010S600uuS33030= 680(Hz). 当观察者与火车远离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同,uB = 10m·s-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S = -30m·s-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BuuB33010S600uuS33030= 533(Hz). [注意]这类题目涉及声速、声源的速度和观察者的速度,规定方向之后将公式统一起来,很容易判别速度方向,给计算带来了方便. 6.14 S1与S2为两相干波源,相距1/4个波长,S1比S2的位相超前π/2.问S1、S2连线上在S1外侧各点的合成波的振幅如何?在S2外侧各点的振幅如何? [解答]如图所示,设S1在其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x λ/4 x x S1 S2 图 题6.14那么S2在S1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txy1Acos[2()]T, tx/4txy2Acos[2()]Acos[2()]T2T, 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产生振动反相,所以合振幅为零. S1在S2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txy1Acos[2()]T, 那么S2在其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tx/4txy2Acos[2()]Acos[2()]T2T, 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产生振动同相,所以合振幅为单一振动的两倍. 6.15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 txy1Acos2()T, 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自由端,求: (1)反射波的表达式; (2)合成驻波的表达式. [解答](1)由于反射点为自由端,所以没有半波损失,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txy2Acos2()T. 第23页 (2)合成波为y = y1 + y2,将三角函数展开得 y2Acos 2xcos2tT,这是驻波的方程. 第24页 第7章 气体动理论 一、选择题 题7.1 答案:B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nkT,有 nnpTTnn2T1T2p 112214% kTn2p2T1T1n1T2题7.2 答案:A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定义,有 iEnkT (1) 2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 PnkT (2) 由(1)、(2)得: iiEnkTp 22因为iA3,iB5,iAiB,所以EAEB. 题7.3 答案:C 解: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有 1212Nfd2Nfd1fd fd1212题7.4 答案:B 解:根据最概然速率公式 p2kT2RTRT 1.41mMM 知,当温度升高时,p增大,由于要保持速率分布曲线下面所围的面积恒等于1,所以曲线将变得平坦些,故而f(p)将减小.所以pApB,f(pA)f(pB). 题7.5 答案:D 题7.6 答案:A 解:根据三个统计平均速率的公式 第25页 p2kT2RTRT 1.41mMM8kT8RTRT 1.60mMMf()d0rms23kT3RTRT 1.73mMM知,当最概然速率相等时,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必然相等. 二、填空题 题7.7 答案: (1)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一个分子每个自由度上分配的平均能量 (2)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3)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 (4)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1mol理想气体的内能 (5)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vmol理想气体的内能 (6)速率在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 (7)速率在附近d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 (8)速率在1~2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 (9)速率在0~∞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它恒等于1,是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10)速率在1~2区间内的分子数 (11)分子的平均速率 (12)分子速率平方的平均值 说明:欲正确解答本题必须要准确理解能均分定理和速率分布函数f()的定义式及定义式中的各量的含义.另外,也应将上面各式与速率分布曲线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使我们能更好地“看懂”速率分布曲线. 题7.8 答案:5:3;10:3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定义,有 ikT (1) 21iRT (2) 单位质量的内能 E2M2单位体积的内能 E1n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 PnkT (3) 由(1)~(3)得: iiE1nkTp 221iE2RT M2第26页 由于ih5,iHe3,Mh2,MHe4,所以单位体积的内能之比为5:3;单位质量的内能之比为10:3 22 题7.9 答案:210K;240K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m'MRT,有 习题7.9图 TPVMm'R TN2MN2TO2-TN2MO2MN2304T O2MO2TO2MO2TO232所以TO2240(K),TN2210(K) 三、计算题 题7.10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混合前有: PVv1RT1 (1) PVv2RT2 (2) 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的定义,有 混合前 E312v1RT1 (3) E522v2RT2 (4) 混合后 E352v1RT2v2RT (5) 根据题意,知混合前后系统的内能不变,所以 EE1E2 (6) 解(1)~(6)得 T8T1284.4(K) 35T1T2题7.11 解:(1)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nkT得: nP1.0110525kT1.3810233002.4410(m3) (2)根据密度定义,有氧气的密度为 nmnMN2.4410250.032231.297(kgm3) A6.0210(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33kkT1.3810233006.21102122(J) (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近似计算为 第27页 d1193.4510(m) 3n32.441025 题7.12 解: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nkT,有 PT11 P2T2T227337p14.01054.43105(pa) T12737 所以 p2 题7.13 解:(1)由图知: a0 (0~0) f( a (0~20) 0 (20~∞) 习题7-11图 根据归一化条件有:0f()d0a00d2003ada01 2解得: a2 30030(2)速率在2到2间隔内的分子数N为: N0Nf()d0N223020a0d302077NadNa0N 812(3)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得: f()d00a002d200ad11211a0069 (4)根据平均速率的平方的定义,有: 22f()d00a00d3200a2d313312a001218 根据平均平动动能的定义,有: km212312m036 小结:通过求解本题说明只有在掌握有关定义、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求解,切记不能硬套公式. 第28页 第8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题8.1: 答案:[BD] 题8.2: 答案:[D] 提示:内能不变时,系统对外做功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当系统内能减小时,对外做功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题8.3: 答案:[D] 提示:A-E-B,根据QEA,EQA1006040 第29页 A-F-B,AQE704030 题8.4: 答案:[B] 提示: 根据1T21和PTconst T1题8.5: 答案:[C] 提示: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代表做的功,等温过程中内能不变,绝热过程Q=0 题8.6: 答案:[B] 题8.7: 答案:[B] 提示: 根据1T21和PTconst,可以得到12 ;循环曲线所围面积等于工作物质在整个循环T1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而Q净=A净,所以Q净1=Q净2,又因为 Q净=Q吸-Q放, Q放IMVMVRT2ln3,Q放IIRT2ln1 MmolV4MmolV2故,Q放I大于Q放II,则吸收的热量Q1大于Q2 题8.8: 答案:[BC] 二、填空题 题8.9: 答案:等压过程 绝热过程 等压过程 题8.10: 答案:12.1 17.4J 提示:制冷系数Q2Q2T2 AQ1Q2T1T2 题8.11: 答案:25% 9000J 52.6% 360°C 第30页 提示:1T2TQQ2=25%,12=1=25%和Q1Q2=3000得Q112000,故放出热量Q29000J。T1T1Q1Q1Q2T52.6%,根据12,得T1=360 Q1T1当Q1Q2=10000J,保持Q2不变时,Q119000J, 题8.12: 答案:等压过程 等体过程 等温过程 一般状态变化过程 题8.13: 答案: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单一热源中吸取热量,让其他物体不发生任何变化 热量不可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在孤立系统中,伴随着热现象的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四、 计算题 题8.14: 解:ab为等温过程:T1T2,PV11PV22,QabAabRT1lnV2V 1bc为等容过程:V2Vc,P2PcTT,QbcCv(TcT2),Abc0 2cac为绝热过程:TV111TV1cc,Qac0,AacCv(T1Tc) 1. VVTV111c2,TcV1 22. Q吸Qab,Q放=Qbc Q吸Q放Q放C(T11Q1vcT2)3(TVT2V2吸Q1111) 吸RTV21V1lnV2V2T1ln21V1 题8.15: 解: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绝热过程内能改变均为: UmMCT5mv(2T1)R(T2T1) mol2MmolU2.58.311000(350300)J3.2510432J 等容过程:QvmMCv(T2T1)3.25104J mol等压过程:QmpMCp(T2T1)4.55104J mol第31页 绝热过程:QQ0 第9章 静电场 一、选择题 9.1 答案:B 9.2 答案:C 解:根据高斯定理,通过整个立方体表面的电通量为eEdSsq0,由于电荷位于立方体的中心,从立方体各个面穿出的电力线一样多,所以穿过一个表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9.3 答案:B 9.4 答案:A q. 60解:根据电势的定义式VEdl,(VB0)知,空间中某点的电势高低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有关,所以B、C、PBD均不正确;如果某一区域内电势为常数,则该区域内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0,即VAVBEdl0,要使其AB成立,该区域内电场强度必为零. 9.5 答案:A 第32页 解:根据电势和电势差的定义式VEdl,(VB0),UABVAVBEdl知,空间中某点电势的高低PABB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有关,选择不同的电势零点,同一点的电势数值是不一样的.而任意两点的电势差总是确定的,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 9.6 答案:D 解:根据电势叠加原理,两个点电荷中垂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势为 qAqB VVAVB40rA40rB由于中垂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电荷的距离相等,即rArBr,所以VqAqB.要使其为零,则40rqAqB0,所以qAqB. 9.7 答案:A 解:根据保守力做功和势能的关系WABq0EdlEPAEPB知,负电荷沿电力线移动电场力做负功,所AB以电势能增加.根据等势面的定义,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而电势相等的点场强不一定相等;根据电场力做功的公式WABq(VAVB)qUAB知,初速度为零的点电荷, 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取决于点电荷本身和电势的高低.正电荷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 9.8 答案:C 解:达到静电平衡后,根据高斯定理设各板上的电荷密度如衡条件,有 图所示.根据静电平EPAB0AB 20解习题9.8图 习题9.8图 由于A、B板由导线相连,所以其与中间板C的电势差必然相 等,所以 UACUBCd1A21B22Add2B12 20202d19.9 答案:D 解:根据动能定理,有 WABe(VAVB)e(二、填空题 9.10 答案:e40r11111)2m2e() 40r2240mr1r2eqd820R3;方向水平向右 第33页 解:根据场强叠加原理,本题可以利用割补法,等效于一个均匀带电圆环和一个带相同电荷密度的异号电荷缺口在圆心处的电场.由于均匀带电圆环电荷分布的对称性,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异号电荷缺口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qEdq22dqd4R4 0R0R2820R3方向水平向右. 习题9.10图 习题9.11图 习题9.12图 的条数相同,所以根据电通量的定义,有 edS半球面EEdSEdSEdSER2 底面底面底面 9.12 答案:32,水平向左;,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02020解:根据教材例9-7的结果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以水平向右为正有 EAE1E222 02020EBE1E2223 02020E2CE1E22 02020“+”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右,“-” 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三、计算题 9.13 解:(1)如图所示,在θ处取一小段弧为电荷元,其电量为 dqdlRd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分布知,它在O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Edq42d 0R40R在 x、y 轴上的分量为 习题9.13图 9.11 答案:ER2 解:根据题意知穿过半球面的电力线条数和穿过底面的电力线第34页 dExdEcos,dEydEsin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有 Excosd0 040R Eysind40R020R所以 EExiEyjλ80Rj (2)根据点电荷的电势分布,有 dVdq40Rd 40 解习题9.13图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有 V400d 409.14 解:(1)由于均匀带电的球体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半径不同均匀带电的球面构成,根据教材例9.5的分析知,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分布,所以均匀带电球体的电场分布也具有球对称性分布,即到球心距离为r的所有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都相等,方向为各自的径向.可以利用高斯定理求解. 根据电场的这种球对称性分布,过P点作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如图所示.根据高斯定理,有 eEdSEdscosEdsEds4r2Es10qi 根据已知,有电荷的分布为: 4r3(rR)433 qRi3Q(rR)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QQr40R3E Q40r2(rR) 解习题9.14图 (rR)根据分析知,电场强度E的方向为径向.如果Q>0,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沿径向指向外;若Q<0,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沿径向指向球心.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VEdl,为了便于积分,我们沿径向移到无穷远,所以 PV1EdlEdrrrRRQ(R2r2)Q3QQr2Edr (rR) 40R80R80R380R3第35页 V2EdlEdrrrQ40r (rR) 9.15 解:(1)如图所示,在空间任取一点P,过P点作无限长圆柱面轴的垂线交于O点,O、P的距离为r.为了便于分析P点的电场强度,作其俯视图,则俯视图圆上任意一段弧代表一根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根据教材例9-6的分析知,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呈轴对称分布,即任意点的场强方向垂直于直线.由于圆柱面电荷分布的对称性,所以P点的场强方向沿垂线向外(假设λ>0).同理,距离直线也为r的另一点P'的电场强度方向也沿该点的垂线方向向外.可见,到柱面的轴距离相同的所有点的场强大小都相等,方向沿各点的垂线方向向外,即场强也呈轴对称分布,可以用高斯定理求解. 根据电场强度的这种对称性分布,过P点作同轴的圆柱面为高斯面,如图所示.该闭合的高斯面由上、下底面和侧面组成,其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半径为r,长为l. 根据高斯定理有 eEdSEdSEdSEdS ss1s2s3由于上、下底面的外法线方向都与场强E垂直,式前两项积分为零;又由于圆柱侧面外法线方向与场因此有 cos0,所以上强E的方向一致,eEdSEdSEdsEds ss3s3s3 E2rlq i0根据已知,有电荷的分布为: qi 0(rR)l(rR) 解习题9.15图 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0E (rR)(rR) 20r根据分析知,场强的方向是垂直于轴的垂线方向.如果λ>0,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沿垂线向外辐射;若λ<0,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沿垂线指向直线. (2)由于均匀带电无限长圆柱面的电荷分布到无限远,所以不能选择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必须另选零电势的参考点.原则上来说,除“无穷远”处外,其他地方都可选.本题我们选择距圆柱面轴为R0(R0R)处电势为零,即VR00. 根据电势的定义式VEdl,有 PR0V1EdlEdrEdrPrRR0RR0Rln020R (rR) V2EdlEdrPrR0R0R(rR) ln0 20r第36页 9.16 解:(1)由于圆盘是由许多小圆环组成的,取一半径为r宽度为dr的细圆环,此圆环上带电量为dq2rdr,由教材例9-9的结果知,圆环轴线上到环心的距离为x的任意点P的电势为 dVdq40rx22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有P点电势为 VdVR2rdr40r2x20(R2x2x) 20 解习题9.16图 (2)根据分析知,圆盘轴线上的电场强度方向沿轴线方向,所以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EgradV,有轴线上到环心的距离为x的任意点P的电场强度为 EgradV(dVxijk)Vi[12]i 212xyzdx20(Rx)此结果与教材例9-4的结果一样,很明显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去掉了复杂的矢量积分. 9.17 解:由于自由电荷和电介质分布的球对称性,所以E和D的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可以用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根据电位移矢量D的这种球对称性分布,过P点作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如图所示.根据D的高斯定理,有 2DdSDdscosDdsDds4rDqi s根据已知,有电荷的分布为: qi 0(rR)Q(rR) 所以,电位移矢量D的大小为 0D Q4r2(rR)(rR) 习题9.17图 >0,则D的方向沿根据分析知,电位移矢量D的方向为径向.如果Q径向指向外;若Q<0,则D的方向沿径向指向球心. 根据电场强度E和电位移矢量D关系D0rEE,有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 ED0r 0Q40rr2(rR)(rR) 方向也为径向. 根据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关系P0(r1)E,知极化强度的大小为 第37页 0P0(r1)E 0(r1)Q40rr2(rR)(rR) 根据极化电荷密度和极化强度的关系'PenPn,有 (1)Q '0r40rr2所以,球外的电场分布以及贴近金属球表面的油面上的极化电荷q'为 q'0(r1)Q431R(1)Q r40rR23 第10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一、选择题 10.1 答案:B 10.2 答案:C 解: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mqυB知,洛伦兹力始终与运动速度垂直,所以对运动电荷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电荷的动能不变。但当速度与磁场有一定夹角进入均匀磁场时,电荷做螺旋运动,速度的方向改变,所以动量改变。 第38页 10.3 答案:B 解:根据洛伦兹力公式FmqυB判断受力方向,知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进入磁场的规律,有B答案正确;根据Rm2m,所以C、D不正PmRqB,TqBqB确。 习题10.3图 10.4 答案:D 解:根据平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的受力和力矩规律,任意平面线圈在磁场中不受力,可见该磁场一定为均匀场;根据MmB,知不受力矩线圈平面和磁场垂直。 10.5 答案:C 解:根据典型题解中第3题的解题思想,取一半径为r,宽度为dr的细圆环,则其电流为dI2drI,d所以此细圆环的磁矩大小为dmdIr22r2IdrI(RR)r2Idrd。根据叠加原理,线圈的磁矩大小为mdm 10.6 R2R1d213d。 答案:D 二、填空题 10.7 答案:I22I1 10.8 答案:ne;相反 解:根据电流和电流密度的定义,有 习题10.7图 IdqdIdqdsdtnene ,j jdtdsdsdtdsdt 由于自由电子在电场中逆着电场方向运动,所以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电流密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 三、计算题 10.9 求下列各图中p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第39页 (a) (b) (c ) (d ) (e ) 习题10.9图 解:根据上一题的解题分析和教材例题10.1、10.2的结果,选取垂直纸面向外为正,直接可得: Ba10I0I 22a4aBb30I2330I (coscos)2a632a1I10I1IIIBc0()000 22a22r22a2a4rIIBd00 2r2rIIBe00 2r2r 习题10.10图 习题10.12图 习题10.13图 10.10 一同轴电缆,如图所示.两导体中的电流均为I,但电流的流向相反,导体的磁性可不考虑.求空间的磁感应强度分布. 解:根据教材例题10.4的分析知,由于本题电流是轴对称性分布的,所以磁感应强度呈轴对称性分布,可以利用安培环路定理求解。 第40页 根据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对称性,过P点作同轴的圆为安培回路L,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有 BdlBdlBdlB2rILLL0i 根据已知,有电流的分布为 Ir22R IIiI2I(r2R2)22(R3R2)0(rR1)(R1rR2) (R2rR3)(rR3)所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Ir2R20I2r0(rR1)(R1rR2) (R2rR3)(rR3)B 0I(R32r2)22r(R32R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沿各点所在圆的切向. 10.11 半径为R的带电薄圆盘的电荷密度为,并以角速度绕通过盘心垂直盘面的轴转动,求圆盘中心处的磁感应强度. 解:当带电平面圆环绕过环心且垂直于环面的轴旋转时,其上电荷作圆周运动形成电流,在空间激发磁场。圆盘绕通过盘心垂直盘面的轴转动是形成的电流可看成是半径连续变化的圆形电流的叠加。在圆盘上取半径为r,宽为dr的细圆环,此细圆环上的电荷为dq2rdr,旋转时细圆环中的电流为 dIdq2rdrrdr dt2根据载流圆环中心的磁感应强度分布,该细圆环电流在环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B0dI2rR10dr 2110dr0R 22根据磁感应强度叠加原理,整个圆盘转动时,在盘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dB0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盘面。若圆盘绕通过盘心垂直盘面的轴逆时针旋转时,当圆盘带正电时,盘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外,当圆盘带负电时,盘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 10.12 如图所示,载流长直导线的电流为I,试求通过矩形面积的磁通量. 解:载流直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 2r在线框区域,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垂直于线框指向里。 在线框中竖直方向取一窄条,宽度为dr,根据磁通量的定义,有 mBdsBdsssaba0IIcabcdr0ln 2r2a 10.13 如图所示,在长直电流近旁放一个矩形线圈与其共面,长直导线中通的电流为I,线圈各边分别平行和垂直于长直导线.当矩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1时,它受的磁力的大小和方向各如何?它又受到多大的磁力矩? 解:载流直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第41页 B0I 2r在线框区域,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垂直于线框指向里。 根据安培定律,有 靠近直导线的边受力大小为 0IcIIc01,方向水平向左 2a2a远离直导线的边受力大小为 0I0cII1,方向水平向右 F2I1B2lI1c2(ab)2(ab)F1I1B1lI1由于导线受力方向在线框平面内,所以力矩为零。 10.14 载流子浓度是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参数,工艺上通过控制三价或五价掺杂原子的浓度,来控制p型或n型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利用霍耳效应可以测量载流子的浓度和类型,如图所示一块半导体材料样品,均匀磁场垂直于样品表面,样品中通过的电流为I,载流子电荷为q,现测得霍耳电压为UHUAA',证明:样品载流子浓度为 nIB。 qdUHUH (1) b证明: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载流子所受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相等,即 quBq根据电流I的定义,有 Ibdnqu (2) 由(1)、(2)得 10.15 如图所示,半径为R1的无限长圆柱导体,与半径为R2的无限长导体圆柱面同轴放置,其夹层充满磁导率为r的均匀磁介质,这样就构成了一根无限长的同轴电缆.现在内、外分别通以电流I和I,并且电流在横截面上分布均匀,试求:空间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解:(1)根据教材例题10.4的分析知,由于本题电流是轴对称性分布的,所以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呈轴对称性分布,可以利用安培环路定理解。 根据磁场强度分布的对称性,过P点作同轴的圆为安培回路L,根据有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有 nIB qdUH 习题10.14图 HdlHdlHdlH2rILLL0i 根据已知,有电流的分布为 Ir22RI0i I0(rR1)(R1rR2) (rR2)第42页 所以,磁场强度的大小为 Ir2R2H I2r0(rR1)(R1rR2) (rR2)磁场强度H的方向为沿各点所在圆顺时针方向的切向. (2)根据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HB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r0Ir2R2B0rH 0rI2r0(rR1)(R1rR2) (rR2)习题10.15图 B的方向和H的方向相同,也沿各点所在圆顺时针方向的切向. 第11章 电磁感应 一、选择题 11.1 答案:C 解:当磁铁沿线圈轴线插入线圈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应线增多,所以定律知,dm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dtdm0,所以答案是C。 dt 11.2 答案:D 解: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铁环与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穿过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由于铁环与铜环的电阻率不同,所以尺寸相同时电阻不同,产生的感应电流不同。 11.3 答案:C 解:为了计算互感系数,假设线圈2中通有电流I2,则根据通电圆环轴线上的磁场分布,有线圈2的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0N2I22R 由于(Rr),所以线圈1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可认为是均匀场,大小为B2有通过线圈1每一匝的磁通量为 0N2I22R,根据磁通量的定义,m1BdsBdsBdsSSS0N2I22Rr2 根据互感系数的定义,有 12N1m10N1N2r2 MI2I22R第43页 11.4 答案:A 11.5 答案:D 解:本题属于动生电动势的求解,下面用两种方法解题。 方法一: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 2r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根据磁通量的定义,并取垂直指向里为正,有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 mBdsBdsSSrlr0IIlrl ldr0ln2r2r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感应电动势为 dm0Il10Il21dr ()dt2rlrdt2r(rl)“+”表示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也可根据楞次定律判断。 方法二:电动势的定义式法 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 2r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根据楞次定律知:a端电势高b端电势低,d端电势高c端电势低,所以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υB)dl,有 0IIdl0l bb2r2rdd0I0I2(υB)dldll cc2(rl)2(rl)由于1,2串联,取顺时针为正,则整个线圈的电动势为 1(υB)dlaa0I0I0Il2 12ll2r2(rl)2r(rl) 二、填空题 11.6 答案:洛伦兹力;感生电场 11.7 答案:1221 解:根据互感系数的定义,有 第44页 M12由于I1I2,所以1221。 12M2121M I2I1 三、计算题 11.8 如图所示,在通有电流I的长直导线近旁有一导线段AB.当它沿平行于长直导线的方向以速率平移时,导线段中的感应电动势是多少?A,B哪端的电势高? 习题11.8图 解:本题属于动生电动势的求解,下面用两种方法解题。 方法一: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2r 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由于导体棒不是回路,所以补成如图所示的假想矩形回路,则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 mBdsBdsab0Ixdr0IxabSSa2r2lna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dm0Iabdx0Iadt2lnadt2lnba 根据楞次定律知,A端电势高,B端电势低 方法二:电动势的定义式法 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2r 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根据楞次定律知A端电势高B端电势低,所以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υB)dl,有第45页 (υB)dlBAaab0IIab dr0ln2r2a说明:利用电动势的定义式求解动生电动势时,可以先假设电动势的高低点,然后按定义式求解,结果为正时表示假设为真,否则与假设相反。 11.9 如图所示,一根无限长导线通以电流Ikt(其中k为正常数),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处在同一平面内,试求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2 习题11.9图 解:本题属于感生电动势的计算,由于不知道感生电场的分布,所以只有一种方法求解。具体如下: 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 2r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为了求解通过矩形面积的磁通量,在r处取一窄条(如图所示),并取垂直指向里为正,根据电通量的定义,有 mBdsBdsSSaba0IIcab cdr0ln2r2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感应电动势为 dmcabdIcab0ln0lnkt dt2adta“-”表示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11.10 在半径为R的圆柱形空间内,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有一长为L的金属棒AB放在磁场中,如图所示.设磁场在增强,并且dB已知,求棒中的感应电动势,并指出哪端电势高. dt第46页 习题11.10图 解:本题属于感生电动势的计算,但又不是闭合回路,所以解题过程中应设法补成闭合回路。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题意知感生电场为同心圆环,所以连接OA、OB构成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取逆时针方向为绕行的正方向,则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 1mBdsBdsBdsBL4R2L2 4SSS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感应电动势为 dm1dBL4R2L2 dt4dt“-”表示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由于感生电场为同心圆环,与等腰三角形的OA、OB边垂直,所以 OAOBEkdl0 所以棒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ABBOOAL4R2L214dB dt“-”表示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11.11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矩形的环形均匀密绕螺绕环,总匝数为N. (1)求该螺绕环的自感系数; (2)沿环的轴线拉一根直导线,求直导线与螺绕环的互感系数M。 习题11.11图 解:(1)为了计算自感系数,假设螺绕环中通有电流I,方向如图所示,过环内某一点P作同轴的圆为积分回路,并取顺时针为积分回路的正方向,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有 第47页 BdlBdlBdlB2rIlll0i0NI 所以,螺绕环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0NI 2r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圆的切向。 根据磁通量的定义,有通过一个线圈的磁通量为 mBdsBdsSSR2R10NINIhR2 hdr0ln2r2R1根据自感系数的定义,有 Nm0N2hR2 LlnII2R1(2)为了求直导线与螺绕环的互感系数,假设直导线中通有竖直向上的电流I1,则根据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0I1 2r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里。 根据磁通量的定义,有通过螺绕环每个线圈的磁通量为 m2BdsBdsSSR2R10I10I1hR2 hdrln2r2R1根据互感系数的定义,有 M21Nm20NhR2 lnI1I12R1 自测题参考答案 11.1 B 11.2 B 11.3 D 11.4 A 11.5 D 11.6 4 11.7 abB0cost 11.8 BR,O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 11.9 1220cab0IbclnI0sint,结果为正表示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为负表示感应电流沿逆2a2a(ab)时针方向 第48页 第12章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2.1答案:B 解:洛埃德镜实验中入射光在反射镜M发射时有半波损失,有效光程差当dx。比双缝干涉附加了,D22dx=k时,洛埃德镜实验恰好满足干涉干涉相消的暗纹条件。 D第49页 12.2答案:C。 解:在n1<n2>n3和n1>n2<n3的情况下,二反射光有附加光程差。 12.3答案:C。 解:两相邻条纹的高度差d 12.4答案:B 解:在劈尖干涉中,两相邻条纹的高度差d2n2。 2n2,两滚柱之间的直径差d(高度差)不变,所以条纹数目不变。而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ldL,因、不变,当L减小时l也减小。 sin2n2d 12.5答案:B 解:当在平凸透镜与平玻璃板之间充满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时,透明介质上下表面的发射光的光程差r212nd2n。由暗环条件k,联立解得。 22R22 12.6答案:B 解:分析见12.17的解答,第k级暗环半径rk= [(k2d0)R]1/2 (k为大于等于2d0/的整数)随着d0的增加而减少,条纹向中心收缩。环心处空气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光程差2nd0倍,呈明暗交替的变化。 12.7答案:A 解:如图12-6(b),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因光束两次经过介质薄片。 二、填空题 12.8答案:2随d0的增加依次取的奇数倍和偶数22(n1)d; 4×104 解:插入玻璃片之前,s1和s2发出光在A点同相位。插入玻璃片后,引起的光程改变为 ndd(n1)d 由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22(n1)d。 由题设4,代入计算得d 12.9答案:4450004104 Å (n1)(n1)1.51D nd第50页 解:当把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在折射率为n的媒质中时,光程差 nrndx D明纹 暗纹 k, k0,1,2,由干涉条件 1k, k1,2,2则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明纹的间距xxk1xk 12.10答案:1.40 解:由劈尖干涉条纹间距公式lD ndd,则 sin2n270001010n21.40 2l20.251021.0104 12.11答案:5391Å 2d20.621035391Å 解:n2300 三、计算题 12.12答案:λ1=400nm;λ2=444.4nm;λ3=500nm;λ4=571.4nm;λ5=666.7nm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分析:由双缝干涉屏上明纹位置公式,求k取整数时对应的可见光的波长。 解:已知:d=0.2mm,D=1m,x=20mm 依公式: xDk ddx∴ k=4×10-3 mm=4000nm D故 k=10 λ1=400nm k=9 λ2=444.4nm k=8 λ3=500nm k=7 λ4=571.4nm k=6 λ5=666.7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 12.13答案:545nm,dD0.27mm x分析:由明纹位置公式求解。 解:在屏幕上取坐标轴Ox,坐标原点位于关于双缝的对称中心。屏幕上第k级明纹中心的距坐标原点距离: xkD d第51页 可知 xxk1xk(k1)代入已知数据,得 DDD kdddxd545nm DD0.27mm x对于所用仪器只能测量x5mm的距离时 d 12.14答案:(1)480nm; (2)1600nm,1600nm 分析:当光垂直入射到玻璃片时,由于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反射光在玻璃表面上存在半波损失.所以,反射光干涉时光程差2nd解:玻璃片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加强时, 应满足 2nd2,透射光干涉时光程差2nd。 24nd即 2k1在可见光范围内,只能取k3(其它值均在可见光范围外), 代入上式,得 480nm 玻璃片上下表面的透射光加强时, k0,1,2,3 应满足 2ndk,或,反射光应满足干涉减弱条件(与透射光互补) 即 2ndk,k1,2,3 222nd都有: k2ndk2时,1600nm 22ndk3时,2400nm 3 12.15答案:2.9510m 6(2k1),k0,1,2,3 分析:出现干涉条纹,说明两物体不等高;干涉条纹间隔相等,说明两物体的端面平行,此干涉为劈尖干涉. 解:设劈尖角为,相邻两干涉条纹间隔为l,空气劈相邻两明(暗)干涉条纹的间距为:lsin两物体端面的高度差为:hdtandsin 得 h2 d2.95106m 2l 12.16答案:1.5×10-3mm 分析:上下表面反射都有相位突变,计算光程差时不必考虑附加的半波长. 解:设膜厚为d,A处为明纹,B处为暗纹,2nd=第8个暗纹对应上式k=7,d(2k+1),(k=0,1,2,…), 22k1=1.5×10-3mm 4n 12.17答案:rk= [(k-2d0)R]1/2 ,(k为大于等于2d0/的整数) 第52页 分析:利用几何关系求不包括d0对应空气膜厚度,并考虑半波损失。 解:设反射光牛顿环暗环半径为r,不包括d0对应空气膜厚度为r2/(2R),所以r处对应空气膜的总厚度为 d=r2/(2R)+ d0 因光垂直照射,且相干减弱,所以有 =2d+/2=r2/R+2d0+/2=(k+1/2) 得牛顿环的各暗环半径 rk= [(k2d0)R]1/2 (k为大于等于2d0/的整数) 12.18答案:1.00029 分析:当气体慢慢导入管内,由于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改变了,从而引起干涉条纹发生移动。 解:气体导入一管过程中,光程差从零变为:nllk,有98条干涉条纹移动即可k=98。 所以,n1k98l1l1.00029 第53页 第13章 光的衍射 一、选择题 13.1答案:B k1,2,3,2k2 解:根据单缝衍射公式asin2k1k1,2,3,2暗纹 明纹第k级暗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个半波带,第k级明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2k+1个半波带。由题意asin2,对应第2级暗纹,对应的单缝波阵面被分成4个半波带。 13.2答案:C 解: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在衍射角为的方向上,光程差asin与单缝位置无关。 13.3答案:B 解:由光栅方程(ab)sink,k0,1,2,,可能观察到的最大级次 kdsin2max4.16 取整数kabmax4.16,考虑缺级,kak =2k,k1,2,3,即2,4级次为缺级。 13.4答案:B 解:假设入射单色平行光以入射,则光程差(ab)(sinsin) 13.5答案:D 解:光栅衍射可以产生明亮细锐的亮纹,且相邻条纹之间分得很开,可精确测量。 二、填空题 13.6答案:1×106m 解:由单缝衍射规律asink,则 k5107asin6sin30110m 13.7答案:4; 第一; 暗 解:解析见 13.1分析 13.8答案:19.52mm 解:由题设,要分辨这两颗星,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至少不小于这两颗星相对望远镜的角距离。由1.22D,则 第54页 5.6106D1.221.223.51061.952mm 13.9答案:2.05mm;38.2° 解:由光栅方程(ab)sink,k0,1,2, k632.8103光栅常数d(ab)sinsin182.05mm 第二级主极大的衍射角sin22(ab)2sin10.618,2=38.2° 三、计算题 13.10答案:500nm 分析:由单缝衍射暗纹条件及暗纹到中心的距离可求波长。 解:设第三级暗纹在3方向上,则有 asin33 此暗纹到中心的距离为 x3ftg3 因为3很小,可认为tg3≈sin3,所以 x3≈3fλ/a. 两侧第三级暗纹的距离是 2x3=6λf/a=8.0mm ∴ λ=(2x3)a/6f =500nm 13.11 答案:(1) o36000A,k3,2k17个半波带 (2) Ao44700,k4,2k19个半波带 解答: (1)由于P点是明纹,故有asin(2k1)2,k1,2,3 由xf1.44003.5103tansin 故2asin2k120.62k13.510312k14.2103mm 3o当 k,得36000A k4o,得44700A o(2)若36000A,则P点是第3级明纹; o若44700A,则P点是第4级明纹. (3)由asin(2k1)2可知, 当k3时,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2k17个半波带; 第55页 当k4时,单缝处的波面可分成2k19个半波带. 13.12 答案:(1)2.4cm;(2)k0,1,2,3,4共9条双缝衍射明条纹. 解答:(1)中央明纹宽度为 48001075010l02f2mm 2.4cm a0.02(2)由缺级条件 asink (ab)sink 知 kk即k5,10,15,缺级. ab0.1k5k k1,2, a0.02中央明纹的边缘对应k1,所以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包迹内有k0,1,2,3,4共9条双缝衍射明条纹. 13.13 答案:(1)ab6.0106m (2)1.5106m (3)k0,1,2,3,5,6,7,9共15条明条纹 分析:(1)将已知条件代入光栅方程(ab)sink可求出光栅常数即光栅上相邻两缝的间距;(2)用缺级公式oabko,k'1,可求出光栅上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a;(3)以90为限先确定干涉条纹的级数,等ak'于90时对应的级次看不见,扣除缺级,最后算出条纹数。 解:(1)由光栅方程(ab)sink (k=2) 得 (ab)k6106m sinabk 取k'1,得 aab1.5106m ak'4(3)由光栅方程 (ab)sink,k0,1,2, (2)根据缺级条件,有 令sin1,解得: kab10 0即k0,1,2,3,5,6,7,9时出现主极大,4,8缺级,10级主极大在90处,实际不可见,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全部主极大谱线数有15条. 13.14 答案:(1)2.9610m,(2)296m 分析:由瑞利判据讨论。 解:(1)设在月球上的爱里斑直径为D,激光束直径为d,地球至月球距离为L。由瑞利判据 2LD2R2LR1.222.96105m d(2)若将激光束的直径扩为d',则月球表面爱里斑的直径为 2L D'1.22296m d'可见, D'd'D Dd10005第56页 所以,使用激光扩束器可减小光束的发散,使光能集中,方向性更好,从而提高测距精度. 13.15 答案:0.13nm; 0.097nm 分析:由布拉格公式,把波带端的波长代入,求出k的取值范围。当k取整数时,求出的在波带中即可产生X射线衍射。 解:由布拉格公式2dsink,k1,2,3, 2dsin2dsin级次k的取值范围在 k21即 2.99k4.09 k只能取整数,所以,k3时, k4时,'2dsin0.13nm 32dsin0.097nm 可产生衍射。 4第57页 第14章 光的偏振 一、选择题 14.1答案:B 解: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光强为I1I0/2,由于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45角,所以偏振光透过第二个偏振片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I2I1cos245I0/4。 14.2答案:B 解:由于偏振光和偏振片P1的偏振化方向成的角,透过偏振片P1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I1I0cos2。透过偏振片P1的偏振光和偏振片P2的偏振化方向成90的角,透过偏振片P2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2I2I1cos2(90)I0cos2sin21Isin(2)。 04 14.3答案:B i0r0解:当入射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是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 14.4答案:C 解:根据布儒斯特定律,i0arctan 14.5答案:C 2。 n580。反射光与折射光互相垂直,r0i0320。 1.02解:光束进入各向异性晶体后,分裂成两束沿不同方向传播的o光和e光。o光的光振动垂直于自己的主平面,e光的光振动在自己的主平面内。当入射光在主截面内,即入射面是晶体的主截面时,o光与e光的主平面重合,且就在入射面(主截面)内,这时,o光与e光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亦即振动面相互垂直)。 二、填空题 14.6答案:2; 1/4 解:解析见14.2 14.7答案:355.2nm; 396.4nm 解:由折射率的定义nc0,则 vo0no589355.2nm 1.658 e0ne589396.4nm 1.486 三、计算题 14.8答案: (1) I1=I0/2;I2=I0/ 4;I3=I0/8 (2) I3=0;I1=I0/2 分析:强度为I1的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光强为I0的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的强度取决于2第58页 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与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的夹角,根据马吕斯定律可进行求解。 解:(1) 自然光通过第一偏振片后,其强度 I1=I0/2 通过第二偏振片后,I2=I1cos245=I0/ 4 通过第三偏振片后,I3=I2cos245=I0/8 通过每一偏振片后的光皆为线偏振光,其光振动方向与刚通过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平行. (2) 若抽去第2片,因为第3片与第1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所以此时I3=0, I1仍不变。 14.9答案:154ο44'; 分析:同上题。 解: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光强为I1I0/2,假设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角,所以偏振光透过第二个偏振片后光强由马吕斯定律得I2I1cos由题设⑴2235ο16' 1I0cos2。 2111οI0cos21I0 154 4'4232112⑵I0cos2I0 235ο16' 23 14.10答案:i55.03;n31.00 分析:由布儒斯特定律可知:自然光只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反射光才是线偏振光。 解: (1) 由布儒斯特定律 tanin21.43 n1 所以 i55.03 (2) 令在介质Ⅱ中的折射角为r,则 r2i 此r在数值上等于介质Ⅱ、Ⅲ界面上的入射角, 由布儒斯特定律 tanrn3 n2n1n11.00 n2得 n3n2tanrn2cotin2 14.11答案:4.5mm 解答:通过晶片的振动面旋转的角度与晶片厚度d成正比.要使该波长的光完全不能通过第二偏振片,必须使通过晶片的光矢量的振动面旋转90. ∴ 2:1d2:d1 ο290οd2d1ο14.5mm 120 第59页 第15章 几何光学 一、选择题 15.1 答案:A 解:质点A抛出后左平抛运动,xv0t,y122gt,设其在NO上的投影为N,则由几何关系xv201MOyNN,即tMO2gtNN,所以NNMO2vgt。 0第60页 15.2 答案:A 解:R 15.3 答案:B 解:玻璃砖中的球形大气泡可等效成已发散透镜,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15.4 答案:D 解:显微镜成像,物体放在物镜的物方焦点外侧附近,成像于目镜的物方焦点邻近并靠近目镜一侧,通过目镜最后成一倒立放大的虚像。由题设,物镜成像的相距l220218cm,代入到高斯公式hn12 111,求得l2l1fl11.64cm。 15.5 答案:D f解: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发散透镜,望远镜的放大率MO。 fE 15.6 答案:D 二、填空题 15.7 答案:60° 解:画出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可知i2,代入折射定律可求解。 15.8 答案:-10cm;-10cm 解:球面反射镜焦距f 15.9 答案:50mm 解:透镜焦距fR。 21。 11n1R1R2 三、计算题 15.10 第61页 答案:20cm;2 分析:利用凹面镜的半径可确定焦距,以知物距,由球面镜的物像公式和横向放大率公式可求解。 解: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1R20cm2111l1l2ffl220cmm 15.11 Q C F 题15.10解图 -l1 l2 n1l21202n2l1(1)(10)答案: 26.67cm 分析:两次平面折射。 解:由平面折射公式,利用逐步成像法,即可求得物体的像。 一次折射成像:l2n2l1,l110cm,n21.50,n11,l215cm n11.50.l216.67cm n21,n1(1015)25cm,二次折射成像:l1距观察者距离 L(1016.67)cm26.67cm 15.12 答案:像在球的右侧,离球的右边2cm处. 分析:利用逐步成像法,对玻璃球的前后两个球面逐一成像,即可求得最后像的位置.用高斯成像公式时,应注意两个球面的顶点位置是不同的。r1r4cm,r2r4cm. 解: 用n2n1n2n1,n1'n1.5,n11,l1 l2l1r1.511.51,l212cm l24对玻璃球前表面所成的像,对后表面而言是物,所以l1l22r2(128)cm4cm f'211r2[(4)]cm8cm 1n11.5f1nf'2(1.58)cm12cm f1f2l1f'2481,l2()cm2cm l1l2l1f1412或用n1nnn221l1l2r1.5,n2=1,,n111.511.52cm ,l2l244第62页 像在球的右侧,离球的右边2cm处. 15.13 答案(1)f36.36cm; (2 ) f60cm (1)分析:远视眼应配凸透镜眼镜,配上眼镜后,相当于物体在离明视距离(l125cm)处,而所成虚像在近点处(l280cm). 解:由透镜成像公式 111 l2l1f可得 111 8025f112.75D f0.3636m解得镜片焦距f36.36cm,其光焦度为应配眼镜度数为2.75100275度. (2)分析:近视者应配凹透镜眼镜,配上眼镜后,从无穷远处(l1)物体发出的光看似从远点处发出,即虚像成在远点处(l260cm). 解:由透镜成像公式 111 l2l1f可得 111 60f111.67D f0.60m解得镜片焦距f60cm,其光焦度为应配眼镜度数为1.67100167度。 第63页 第16章 早期量子论 一、选择题 16.1 解:基尔霍夫辐射定律指出,在同样的温度下,各种不同物体对相同波长的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之比值都相等,并等于该温度下黑体对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出度。 答:B 16.2 解:两次照射金属的逸出功不变。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1m2A,有第一次hEkA,2A,从这两个式子中消去A,即可得答案。 第二次2hEk答:D 16.3 解:据玻尔氢原子理论,当电子从能量较高定态En跃迁到另一能量较低的定态Ek时,则原子将放出一个频率为ν,能量为hEnEk的光子,而这就是形成谱线的依据。则从第三激发态向下跃迁时,如图所示,有2C46。 第64页 答:D 二、填空题 16.4 解:由维思位移定律可得天狼星单色辐出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该波长 mb2.57107m257nm T属紫外区域,所以天狼星呈紫色。 答:257nm 16.5 解: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11m2A,当动能m2为零时,对应的照射光频率即为红限频率,22故有0A/h。而遏止电势差随光射光频率成线性变化,即UaKU0。 答:A/h,KU0 16.6 解: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则定态k的能量为10.2eV-13.6eV=-3.4eV,而l级量为-0.85V。氢原子由定态l跃迁到定态k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EElEk0.85eV3.4eV2.55eV 答:2.55eV 三、计算题 16.7:太阳可看作是半径为7.0 108 m的球形黑体,试计算太阳的温度。设太阳射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能量为1.4 10Wm,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为1.5 10m。 3-211解: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d为半径作一球面,地球处在该球面的某一位置上。太阳在单位时间内对外辐射的总能量将均匀地通过该球面,因此有 4d2E (1) M(T)4R2M(T)T4 (2) 由式(1)、(2)可得 d2ETR2145800K 16.8:在康普顿效应中,入射光子的波长为 3.0 10-3 nm,反冲电子的速度为光速的60%,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及散射角。 第65页 解:根据能量守恒,相对论质速关系以及散射公式有 cc (1) hm0c2hmc2 0 mm0(1v2/c2)1/2 (2) (3) 0c(1cos) 由式(1)和式(2)可得散射光子的波长 4h04.35103nm 4h0m0c将入值代入式(3),得散射角 arccos101.1112弧度 c18 16.9:已知银的电子逸出功为0.7510电子的最大速率。 解:根据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hJ,以波长1.55107m的紫外线照射,求从银表面逸出的光1mv2A,又c/,整理得 22(hcA)1m6.631034Js3108ms1182(0.7510J)71.5510m 319.1110kg1.08106ms1 16.10: 第66页 第17章 量子物理初步 一、选择题 17.1 解:德布罗意波长由式ph/来计算。在磁感应强度为B均匀磁场中圆形轨道运动的粒子应满足牛顿定律2eBm/R,从中解得pm2eRB,由此全题得解。 答:A 17.2 解:粒子在空间的分布几率是波函数在空间各点振幅的平方。 答:A 17.3 解:不确定关系可表示为xpx为零点能量,其大小为E0答:B 二、填空题 17.4 解:德布罗意波长由式ph/来计算,而pm。 2,若势阱宽度xa,则动量的最小值应为pxh/a,而对应的应。 2px2/2ma22m答:1.9910nm 17.5 解:按德布罗意波的假定来计算,即ph/和Eh。 5第67页 答:光子的动能6.22KeV,电子的动能37.8keV; 17.6 解:按不确定关系xpx来计算,其中pm,pm。 答:1.46107ms1 三、计算题 17.7 已知一维运动粒子的波函数为 Axexx0 (x)0x0式中0,试求:(1)归一化常数A和归一化波函数; (2)该粒子位置坐标的概率分布函数(又称概率密度);(3)在何处找到粒子的概率最大。 2解:(l)由归一化条件 (x)dx1,有 222x00dxAxe02222xdxAxe0A2 (注:利用积分公式0A2dx31 42y2ebydy3) b经归一化后的波函数为 x02xex (x)x00(2)粒子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43x2e2xx0(x) 0x02(3)令2d2(x)dx阶导数dx2d[(x)]2120,,有43(2xe2x2x2e2x)0,得x0,x和x时,函数(x)有极值。由二120可知,在x处,(x)有最大值,即粒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最大。 x117.8 一电子被限制在宽度为 1.0 1010 m的一维无限深势阱中运动。(1)欲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需给它多少能量?(2)在基态时,电子处于x1 = 0.090×1010 m与x2 = 0.110 10m 之间的概率为多少?(3)在10 第一激发态时,电子处于x1'0与x2'0.251010m 之间的概率为多少? 解:(l)电子从基态(n = 1)跃迁到第一激发态(n = 2)所需能量为 h2h22EE2E1nn1112eV 8ma28ma2222(2)当电子处于基态(n = 1)时,电子在势阱中的概率密度为(x)区间的中心位置xc22sinx。所求区间宽度xx2x1,aax1x2,则电子在所求区间的概率近似为 222P1x2x1(x)dx1(xc)x2xx2sin2(1)(x2x1)3.8103 aa22(3)同理,电子在第一激发态(n = 2)的概率密度为2(x)222sinx,则电子在所求区间的概率近似为 aaP2222x1'x2'sin()(x2'x1')0.25。 aa2第68页 17.9 在描述原子内电子状态的量子数n,l,ml中,(l)当n = 5时,l的可能值是多少?(2)当l5时,ml的可能值为多少?(3)当l4时,n的最小可能值是多少?(4)当n = 3时,电子可能状态数为多少? 解:(1)n = 5时,l的可能值为5个,它们是l= 0,1,2,3,4; (2) l= 5时,ml的可能值为11个,它们是ml= 0,1,2,3,4,5; (3)l= 4时,因为l的最大可能值为(n 1),所以n的最小可能值为5; (4) n = 3时,电子的可能状态数为2n = 18。 2 第6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61903f0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