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作者:张妙贞 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18年第05期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诗歌更是个中翘楚。它或带领我们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抒发作者情怀;可以赞美,可以讽喻,短短的几十字便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内涵,实乃文学艺术的瑰宝。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尽情地读,自由地读,大胆地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读出力量,接受优秀古文化的熏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师导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入选初中课本的诗词都脍炙人口,所以诗词的讲读不宜过细,只要对比较难的词句稍加解释,学生大致了解即可,教学重点应放在诵读上,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诗歌教学之困难,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朗读训练仍是学习诗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训练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它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我国早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 有资料表明,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朗读是其他阅读方式的基础,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内部语言尚未很好地完成,课堂上注意力也难以稳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来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蒹葭》的教学中,课前,笔者先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大声朗读诗歌,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学生已对诗歌有了独立的感知,这为同学们对诗歌意境的体味打下了基础。朗读诗歌要特别注意节奏,因学生望文生义,缺乏对诗歌的正确理解,导致学生在朗读时节奏、轻重音等把握得不够到位,所以需要教师范读。我们都知道,想让朗读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需要下一些苦功的。它不仅要求朗读者咬字清晰、把握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领会文章内涵。对诗歌的理解,因人而异,朗读时会加入鲜明的个性色彩。笔者发现,每当笔者投入地朗读诗歌作品时,学生便会随着笔者音调的起伏或喜或悲,迫不及待地小声跟读,此时,学生已被感染。打铁还需趁热,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举手朗读,并激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 二、学生自由地读,插上想象的翅膀,读出个性 诗歌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对诗词意境的理解,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同古人相差甚远,要现在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说出对诗歌有什么深刻的体会,未免太过牵强。这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古人之所以死记硬背最终也能融会贯通,读功不可没!我们不妨让学生在读中也尝试“想”!一旦让“读”插上想象的翅膀,上天入地,驰骋古今未尝不可。实践证明,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文学鉴赏力,同时也是思想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反复诵读,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备受感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朗读可形成完整的形象,尤其是诗词,通过朗读更能体悟到文中优美而深厚的内涵,以及诗的韵律、风格。 三、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放声地读,读出力量 一味的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需要多种朗读方式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教学过程的后半段容易涣散,假若对诗歌的理解已到了一定程度,那么便是当堂诵读的最佳时机了。笔者常与学生比赛背诵,为了保持笔者對诗词的教学热情,除早已会背诵的诗文之外,笔者课前一般都不会去背诵,而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同台竞赛。学生都有好胜心,都很想超过老师,因而背诵的劲头十足。虽然很多时候笔者都能在较短时间内背熟,但偶尔也会输一两次,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体悟到读书的力量,进而产生读书的动力,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现在,每当笔者诵读时,同学们都会习惯性地准备随时跟读,笔者也乐得错上那么两三处,在无形中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 偶然的一次机会,笔者看了央视的《电视散文》之后便被迷住了。不看电视画面,只听它充满魅力的朗读,便已把笔者带进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笔者陶醉其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师能恰当地、充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培养其创造能力——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可置疑地应承担一定的任务。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应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的精髓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细节当中。 【作者单位:广东揭阳市普宁城关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74d61d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