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能力的秘诀——主题阅读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形式之一,阅读能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感情,阅读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在近几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秘诀,那就是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进行主题阅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课文主题阅读。即学习一篇课文,然后补充2-3篇与之相关、相似或相反的文章。首先用较短的时间把课文学完,然后再提供2-3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文章,可以从《主题学习》丛书中选,可从本单元选,可从其它刊物上选,可由教师选,可由学生自己选。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从“主题学习丛书”中选择了《万紫千红的世界》《天空为什么是蓝的》《秋天的枫叶为什么变红》三篇说明文,让学生阅读,找出它们的说明顺序,看看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掌握了写说明文必须按一定顺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知识。学习《海燕》时,我让学生阅读本单元中《石榴》《紫藤萝瀑布》,然后找出它们写法上的异同。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就会深刻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同样是运用象征手法,有的可以揭示其象征意义,有的可不揭示其象征意义,象征事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等等。学习《多一些宽容》时,我把《三尺巷的来历》《负荆请罪的故事》《李斯特义收学员的故事》《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故事》等许多关于宽容的文章打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品味宽容的魅力。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我让学生从网上或刊物上搜集相关的文章。记得有一个学生不但搜集了两篇类似的文章,还下载了一幅相关的图片。其实让学生搜集,有很多好处,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搜集就得先预习课文,他要找相似的文章,就得判断分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是单元主题阅读。每学完一单元后,让学生阅读与之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或其它相关相似的文章,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例如,学了第二单元,让其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假如你不是天才》一文,让他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沐浴美好品德的雨露,在潜移默化中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学习了第四单元后,我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打虎》,让他们举例说明文中动词用得准确的妙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回答:《孔已己》中的“排”字写出了他故意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的心理,“摸”字说明他已穷困潦倒,《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写武松打虎用了“闪、轮、劈、丢、揪”等动词,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有力地突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让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让他们分析《青梅煮酒论英雄》与《变色龙》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的机敏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都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的。 三是自主互助,比较阅读。把自读课文放给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去悟,不要擅自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但也不能放羊,而是提出一定的要求,即:在掌握字词、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完一篇课文后,必须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写出感悟或对本文进行评价(可从思想、写法、人物形象、语言等方面入手,不同课文不同要求),学生自己不会的可小组讨论解决,然后与本单元其它课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这样,一节课下来,有时要学好几篇文章,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大有提高。如学生自学了《变色龙》后,再让其阅读《窗》,要求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后说,两篇文章相同之处是都运用对比手法鞭挞了丑恶的灵魂,但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同,前者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反复无常的变化来刻画人物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后者是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自私卑劣的性格。 在主题阅读中,学生可以读中有感、读中有悟、读中有思、读中有得,同时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喜欢语文学习,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上班不认真听讲的、睡觉的现象没有了。主题阅读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230400de80d4d8d15a4f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