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诗歌的音乐美 (本文选自《语文报·高一版》711期) 张松涛 诗歌之所以被人们喜爱,除了其丰富的内容外,也与其优美的韵律是分不开的。在现代诗中,许多作品都可以借助其韵律给读者传达美感。现代诗的音乐性有多种表现,在鉴赏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读优美的韵律 从押韵上看,现代的一些格律诗大都注意用韵。押韵,就是在一首诗或词的一段或一段的几句中,在一些句的末尾使用韵母的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使诗或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和谐。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在一首或一段诗词中有规律地、反复地出现,前后呼应配合,使诗词的声音和谐,读者因而感到美的享受。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的韵脚有: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萧、桥;来、彩。从韵脚上看,本诗每节押韵,节与节之间又换韵。这种韵律安排使诗歌即具有了优美的韵律,又避免了重复而灵活多变。在情感表达上,诗歌的韵律更加增强了诗人感情的抒发。在读这首诗时,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在这优美的韵律中感染着读者,与读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戴望舒的《雨巷》同样具有优美的韵律。全诗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 二.体会抑扬的节奏 诗歌的节奏指的是节拍。我们在朗读一首诗歌时,每一行每一句都有不同的轻重高低的声音,还有一定的时间间歇,这就是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往往是富于变化的,它往往与诗人的情感协调一致。因此,当我们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起伏时,我们也同样感受到诗歌节奏。这也是诗歌音乐之美的重要体现。 例如《雨巷》这首诗,诗句的停顿次数不尽相同。比如“消了/ 她的 /颜色,散了 /她的/ 芬芳”这些句子停顿两次,“撑着 /油纸伞”只停顿一次。停顿次数的不同使得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此外,诗歌适量的排比句也使《雨巷》的节奏由缓到急,音乐之美也随之得到更好的体现。《再别康桥》的节奏也很分明,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徐铺展开来,形成涟漪般优美的节奏。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很好地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快感。 三.回味和谐的复沓 一首优美的曲子往往有不同的章节组成,各章节之间即有重复又有变化。同样,诗人写诗也常常采用这种音乐创作的手法。在这样的诗作中,诗歌的意象等重复出现在读者的听觉、视觉及心觉中,这就大大刺激了读者(听众)的审美感觉。 例如《雨巷》的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复沓叠句上,如:该诗的最后一节除了将第一节中的“逢着”改为“飘过”外,其它词句完全一样。这种起结复见的做法不仅使全诗在内容上首尾呼应,而且也使诗歌具有了回环往复的美感。此外,该诗的每一节都有词句的复沓;如:首尾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839b52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