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性别差异

时间:2022-05-02 11:27: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言的性别差异

引言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以变异网络的形式存在的,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和标志社会身份(这里所谓的社会身份是指年龄、性别、籍贯、职业等,并不特指某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手段。没有一个社会所有的成员所掌握和运用的语言是完全一致的。人类社会由男性与女性构成,俗话说男女有别男女除了心理、生理上的区别之外,反映在语言上,男女用语也存在着变化与差异。

一、语言的性别差异的含义

语言的性别差异可分为绝对性别差异和相对性别差异两种。绝对性别差异常见于原始部落文化群体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禁忌现象。17世纪欧洲殖民者进入亚美大陆时发现的男女有别,互不通用的语言。相对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时表现出来的使用特点的差异,它往往形成各种性别的变体。社会语言学主要关注相对性别语言差异,试图通过男女在语言使用特点上的差异,进而揭示其内在的原因。 二、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 1.语音的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的生理结构不同,其中声带可以使男女说话时产生差别。一般地说,成年男性的声带长而厚,声音较低;成年女性声带短而薄,声音较高。语音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音质上。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黎锦熙发现北京一些女子中学的学生,把j q x发成z c s这就是所谓的女国音现象。20世纪80年代有人又在北京地区对女国音现象做了调查,发现这种语音特征基本保留着。女国音是北京女青年,尤其是女学生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内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还有调查表明,男性青年也有发音上的特点。北京男性青少年说话,轻音节特别多,而且常常把舌尖辅音发成卷舌音,例如把反正说成反二保证说成。在他们的随便语体中,语音就更加含混,这种语音特征在同龄的女孩中很少见,也不会出现在5岁以下的男孩和中年以上的男子中。音位的差别。有的语言男女两性在音位上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研究》1928年)指出,苏州方言中的[au]字,女子多用〔〕,而男子多用接近〔〕略后的音。 男性与女性的发音有所不同,就现代英语而言,主要体现在女性的发音比男性发音更标准。男性发音鼻音较重,表现出一种粗狂雄浑的男子气质,高亢有力,给人以沉稳、刚劲之感。女性说话普遍比较低微舒缓,轻言细语的给人医柔和甜润之感。男性更热衷于操纵话题,也常有打断对方话头的情况。在与同性交谈中还会出现为展开各自话题而争执不下的现象。 2.语调的差别女人比男人更愿意实用升调,而且女人的语调变化更为复杂。

3.词汇的性别差异 词汇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选用词语的不同。性别语言在词汇上的变异表现最为丰富,女性在语言的运用中形成一些特征: 1.女性善用形容词、副词等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如太棒了”“老也不来”“真讨厌”“大大”“好极了”“太漂亮了”“好帅啊等等。男性语言则更多地使用简洁、直截了当、果断的言语。 2.女性在交际时运用的语气词较多。如吧、啊、呢、吗、哎呦、啧啧、嗯嗯等,而男性在这方面使用得比较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并将这种波动溢于言表,运用语气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习惯成自然,形成男女两性不同的语用习惯。 3.女性多用委婉词语和礼貌用语。女性情感一般比较细腻,情调比较温和,一般不会严辞拒绝,用词较委婉,能够顾及听话人的面子。在发表意见时,多用征求、商量的语气,不会使人感到咄咄逼人。即使是祈使句也多使用表示请求的语气。这些带有委婉语气的请求,没有任何的强迫和命令的意味,很好地起到了交际的作用。 4.女性对颜色词语的使用比男性更普遍一些。女性对颜色特别敏感,在语言运用中,不


自觉地使用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在童年时期,父母就把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接触的颜色比男孩子丰富一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审美能力的提高,对颜色的敏感性就越来越强,一些色彩词的运用也可表现女孩子细腻的情感。 4.语法的性别差异

主要表现在女性比男性较多地使用疑问句式,对各项语言规则习惯于循规蹈矩。女性更加倾向于使用社会赞同的语体,语言形式接近标准语;男性则倾向于使用社会不赞同的语体,于创新与变化。 5.语言情感的差别

女人往往比较感性,男性则往往理性,这点在会话中也常常体现出来。

同是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男性往往是冷静地叙述其经过,客观地分析其得失,而女性则往往是注重于对其中某片段的描述和评价,有时说着就突然兴奋地庆幸自己在某件事情上的满意结局,或神圣鞍山某件事情给予自己的心灵创伤,经历的叙述常常被情感的抒发打断。如,同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男性多着眼于这件事情带给自己的客观后果,常会连声说出:“怎么办?怎么办?我该怎么办?”表现出在困境中寻求解脱方法的焦虑,而女性则多着眼于这件事所引发的主观感受,常会叹出:“天哪,叫我怎么活啊!”由此,男性的话较理性,女性的话则常常有情绪。 6.直说与转说 女性戒备心强,往往不直接说,喜欢绕圈子。比如,“这屋子真闷!言外之意是想出去走走。男性则说话直来直去。因此,女性使用委婉语的频率远远高于男性。 7.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 1.交际话题的不同。交际话题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生活环境不同,交际话题自然会有差异。男女两性确实有不同的交际话题。商业、金融、体育以及娱乐是男性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家务、孩子、服装是女性的主要话题。在传统社会里,女性难以参与社会生活,整天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因而话题自然与这些生活琐事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同性别的人也会因不同的心理、思维、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职业等产生共同的话题。丰富的生活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女性的生活,从而话题更加宽泛,相比男性,女性仍对儿童、恋爱、家庭、化妆、美容、服饰等有较高的兴趣与热情,但话题更为丰富多彩了。女性话题有时过于琐碎,男性则往往粗枝大叶。 2.交际风格的不同。女性交际以获得感情或抒发感情为目的,追求典雅、优美的风格,注意倾听与回应。男性说话比较直截了当,注意说明事理,较少运用细腻的修辞方法。 3语言能力的差异。语言能力包括学习语言的能力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女孩的大脑发育比男孩早半年到一年半,尤其是大脑左半球控制言语的中枢得到较早的发展,因此女孩的语言能力具有优势。一般情况下,如果男女接触相同的受教育环境,女性的语言能力会比男性强。而在较封闭的环境,女性接触的外界环境不如男性开阔,这时的女性语言会比较保守,所以男性的语言能力又比女性的强。

8. 言语交际中的身势、手势、体态、表情等无声语言也存在差异。如女性高兴时会欢呼、跳跃;生气或受了委屈时会噘嘴、扭腰,而如果小伙子这样就显得非常滑稽。在日常交际中,男性多用手势传达信息,而女性多用表情、眼神等来传达信息。 三、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往往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除了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发音、声调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起作用: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对语言性别差异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追溯到婴幼儿时期。受传统文化的影


响,几乎每个家庭对儿子、女儿都形成了相应的性格期待,希望男孩有男孩的气概,女孩有女孩的样子,自觉不自觉地提供给男孩、女孩相应的生活环境。女孩的玩具多是色彩绚丽的洋娃娃,扮演的是公主的角色;男孩子的玩具多是刀、枪,扮演的是勇士的角色。女孩以母亲为榜样,男孩以父亲为楷模。父母的言语特征在孩子的语言习惯里打下初步的基础。及至学生时代,男女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开始明显,语言特征的差别也就随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从事的事业的不同,男女两性的语言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2.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传统、民族习惯认为:女性应该和善、温柔、讲礼貌,并富于感情;男性应该坚定、沉着、果断、能吃苦耐劳。男女两性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逐渐习得了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青春期后,性别角色的意识更加明确,语言运用上的差异也更加明显。这些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造成语言个体的角色意识,并按照自己的角色语言塑造自己的形象。男女的社会文化角色的差异往往造成语言使用的某些差异。过去的传统社会里对男女两性赋予了不同的角色期望,形成了刻板印象。通常认为在男女的言语活动中,男性谈吐大方,高声大气;女性言谈拘谨、细生细气。男性更容易接受新潮词语,使用粗鲁的词语,但人们往往对此表现宽容,甚至判定这种男性具有挑战精神;而同样的言语行为如果表现在女性身上,则可能被贬斥为言语粗俗,没有女人味儿。女国音现象就与社会的文化心理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有关。一种由来已久的社会习气认为女孩子说话嘴巴不能张得太大,血盆大口有伤风雅,小口发出轻声细语才符合女子身份,还有人认为发音嗲一点显得娇,这正符合了传统文化心理对女性的要求。因此使jqx的发音部位尽可能靠前,直到一部分成了尖音,这说明女国音现象是由某种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的,即使发音者本人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也是受潜意识支配的。

性别差异研究并不排除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对社会众多个人言语共性的概括。男性和女性都作为一个社会的群体而存在,其语言也体现出群体的集合性,并不是就某一个体而言的。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引进性度这一概念作为一个参照来把性别心理差异归结为男性度与女性度。性度是用来反映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程度的概念。传统观念认为性别角色(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纬度是单一的。性化与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色处在该维度的某一点上;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加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行为使得语言社会里每个人都存在着男性度与女性度;只是男女程度的搭配不同。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纯男性和纯女性特点的人。大部分的情况是或男性化的程度大一点或女性化的程度大一点,中性化的程度比较突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同的男女性度,性别的不同不是语言差异的截然分界。

综上我们发现,生理结构对语言的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实质性的。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形成了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密切联系,但两者并非一一对应。生理性别的区分并不能严格地界定社会性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原本女性扮演的角色有更多的男性加入进来,一些女性也从事男性的社会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的融合,其语言之间的差异比以前较小了,但仍然大量存在着,还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be5fac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