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之谜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动物之谜 动物预报地震之谜 地震是最惨烈的自然灾害之一,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找到能完全预报地震的有效办法。但人们发现,大地震发生之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村民,在棉花地里看到大老鼠叨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序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当时就有人议论:"老鼠搬家,怕要地动。"唐山市殷各庄有一条狗,临震前那天夜里,就是不让主人睡觉。主人一躺下,它就进屋来叫,主人把它赶跑,它又叫着进房,甚至还咬了主人一口,主人非常生气,拿起棍子追出门外,紧接着大地震就发生了。 在我国,利用震前动物异常预测地震,曾经取得过良好的效果。1967年7月18日上午,天津人民公园的管理员发现,平时生活在水底的泥鳅、甲鱼等上下翻滚不停;天鹅两脚朝天,就是不下水;东北虎精神不振,呆头呆脑;西藏牦牛则躺在地上打滚。他们立即向市地震办公室报告,并提出了预报意见。结果就在当天下午,渤海发生了7.4级大地震,那么,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大家知道,地震前,震源区的岩石在强大的地压力作用下,发生着剧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会产生声(机械振动)、光、电、磁和热等物理现象。 地震前的地声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现场观测发现,这些声音是由于震源区岩石破裂而发出的。所发出声音的频率不仅有20到2万赫兹的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也有2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和20赫兹以下的次声波。人耳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作用是毫无反应的,但有些动物对它们的反应相当灵敏。例如鱼类对1-20赫兹的次声就能感觉到。而在地震前,金鱼惊慌不安,发出尖叫声,甚至跳出鱼缸,可能都与震源发出的次声波或超声波有关。 地光也是地震的一种前兆现象。地光耀眼夺目,五彩缤纷,它对动物很可能是有刺激的。鸟类的视神经特别发达,善于远视,而且它们对从未见过的色彩特别恐惧。鸟类的异常反应,在震前是很普遍的,很可能与地光有关。 动物能够预先感知地震,这是事实。但是,动物的异常反应并不都是地震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生活环境的改变、饲养不当、受到惊吓或者其他一些生理变化引起的。因此对于动物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因果联系,但距离把其中的奥秘完全搞清楚还差得很远。 动物导航之谜 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2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2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2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峰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晴天时鸽子均能正常返回,而遇到阴天,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都是尚未揭开的秘密。 动物冬眠之谜 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冬眠时,它们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母熊竟在冬眠期间生育。 对动物冬眠的现象,科学家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他们发现,动物皮层下有白色脂肪层,可以防止体内热量散发。在冬眠动物的肩胛骨和胸骨周围还分布有褐色脂肪,好像电热毯一样,产生的热量比白脂肪快20倍,而且环境温度越低,热量产生越快。当气温下降时,冬眠动物的感觉细胞向大脑发出信息,刺激褐色脂肪里的交感神经,使动物的体温刚好保持在免于冻死的水平。 人们虽然已经了解了动物的生理变化,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动物冬眠呢?黑熊在进入冬眠约一个月之前,每24小时就有20小时在吃东西,每天摄取的热量从7000卡增加到2万卡,体重增加也超过100磅。看来,这些都是受动物准备冬眠的一种或几种激素所控制的,也就是说,冬眠动物的体内有一种能诱发自然冬眠的物质。 为证实以上推测,科学家曾对黄鼠进行实验。他们把冬眠黄鼠的血液注射到活动的黄鼠的静脉中去,然后把活动的黄鼠放进7℃的冷房间。几天之后,它们就进入了冬眠。这些试验表明了诱发自然冬眠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人们又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并分别注射到两组黄鼠体内,不久它们也都冬眠了。再用血清过滤后得到的过滤物质和残留物质,分别给黄鼠注射,发现只有过滤物质才引起冬眠。人们从中得到启示:诱发冬眠的物质是血清中极小的物质。有趣的是,用冬眠旱獭的血清诱发黄鼠冬眠效果最好,不论是冬天或夏天,都能诱发黄鼠进入冬眠。 因此,人们得出初步结论:形成冬眠不光是决定于诱发物,还决定于诱发物和抗诱发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动物是全年在制造诱发物的,而抗诱发物只是在春季一段时间才产生。秋冬季节,诱发物多了,就促进了动物冬眠;到了春季,抗诱发物多了,抑制了诱发物,动物就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动物冬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许多奥秘没有被揭示。 动物季节迁飞之谜 每年秋天,成群的大雁在高空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着遥远的南方飞去。 到了第二年阳春季节,大雁又会沿着原路,准确无误地飞回来。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的习性,叫做季节迁飞。有这种习性的鸟,叫候鸟。 像大雁、燕子等都是候鸟。候鸟的迁飞时间、路线每年几乎不变,更奇特的是,有的候鸟,如金丝燕在第二年返回家乡时,还能找到它们往年住过的"老房子",并在这座"房子"里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 除候鸟外,有些昆虫也有迁飞习性。美洲有一种体形美丽,被喻为百蝶之王的蝴蝶--君主蝶,每天秋天便成群地从北美向南飞行,行程达3000多千米。它们在墨西哥、古巴、巴哈马群岛和加利福尼亚南部过冬,到了第二年春天便逐渐向北迁移。它们在途中进行繁殖,产卵后自己就死亡了,卵化出的新一代君主蝶重新飞往南方过冬。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为什么有些鸟类和昆虫具有这种迁飞的本领?在迁飞过程中靠什么定向?这些问题是十分有趣和难解的。短距离飞行可以用视觉定向,但长距离飞行单靠视觉就不够了。 科学家推测,鸟类可能以太阳的位置作为定向的罗盘。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必须补偿因太阳位置移动而引起的那部分时差。因此,科学家认为,候鸟体内可能有一种能够精确计算太阳移位的生物钟,能对白天的时间进行校对。那么夜间如何定向呢?一个非常合理的推论是:它们利用星星定向。可是没有星星的夜晚,它们仍照飞不误,那又是根据什么定向呢?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有可能利用地球的磁场、偏振光、气压、气味等来进行定向。 对于蝴蝶的季节迁飞,科学家认为,可能同遗传因素有关。蝴蝶季节迁飞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科学家期待着更多更有趣的发现。 灭不尽的老鼠之谜 世界上有些珍奇动物,尽管人们千方百计去保护,仍然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有的已遭到毁灭。可是有些动物,比如老鼠,虽然人们在用各种方法消灭它们,但总是消灭不了,成群的老鼠依然到处作祟。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要算老鼠了。尽管人们在不停地灭鼠,猫、蛇、黄鼠狼、猫头鹰等许多天敌也在时时刻刻地威胁着它们,但各种鼠群依然存在,有些老鼠甚至变得越来越猖獗。 最近几十年来,人们用各种药物来毒杀老鼠,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渐渐地这些药物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有些老鼠竟然完全不怕老鼠药了。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这些老鼠已经产生了抗药能力,这种能力还可以遗传给幼鼠。老鼠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使科学家感到惊奇不已。 更令人惊奇的是,老鼠还能有效地对付核辐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一个岛上进行原子弹爆炸的核试验,蘑菇云不断地向四周散发着致命的射线。几年后,生物学家在这个岛上发现,植物、暗礁下的鱼类以及泥土中都有放射性物质,唯独老鼠既没有残疾,也没有畸形,而且长得特别肥壮。虽然老鼠的洞穴对核放射能起一定的防御作用,但老鼠能够经受核放射的考验,在生理上也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功底"。 老鼠究竟有什么奇特的生理要素及本领,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做出完整的、科学的回答。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临死前一定要跑到自己的秘密墓地去迎接末日。大约半个多世纪前,一支探险队在非洲密林时发现一个洞窟,里面有成堆的象牙和象骨。这一新闻轰动了世界,许多人以为这个洞窟就是大象的墓地。为了获得价格昂贵的象牙,在野象的天国非洲,经常有人深入密林探险,四处寻找大象的墓地。据非洲的一个土著部落的酋长说,他有一次打猎迷了路,途中发现一个大岩洞,洞中白骨累累,而且亲眼看见一头大象走进去死在那里。这好像是一个大象的墓地,但后来一些人按照他所指的路线去寻找,却什么也没有找到。野象一般都是自然老死的,可是在密林中,人们找不到它们的尸体,也极少发现大象的尸骸。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象有可能是集中在某一个地方结束生命的。可是他们无法解释大象为什么要死在一起? 它又是如何在临死前找到墓地的? 也有的动物学家认为,死亡的大象是由象群集体埋葬的,但是为什么找不到大象的墓地? 动物王国趣事多,其中之一就是鱼的雌雄之变。如红海的红稠鱼,二十多个组成一个一夫多妻制家庭,在这个家庭当中,丈夫不准其他的雄性问津,更不准窝里的雌性逞强,否则,这条逞强的雌性就有可能变成雄性。而一旦唯一的丈夫失踪或死亡时,就会有一个身强力壮的雌性变成雄性,取代它的位置,统治这个家庭。假如这个丈夫出走,另一个雌性会紧接着变成雄性,不断出走不断变,直到最后一个变成雄性。其实,这种现象在低等海洋动物中并不少见。生活在珊瑚礁上的红鱼旨鱼、大鱼旨鱼、鹦嘴鱼、隆头鱼等都能由雌变雄,而细鱼耆鱼、海鳝、海葵鱼等又都能由雄变成雌。人们所熟知的黄鳝,刚出生时,都是清一色的“女儿”,而一旦性成熟产卵后,它们的生殖系统会突然发生变化,变成“男儿”。因而,苗条瘦小的黄鳝个个都是“女士”,而个头粗大的黄鳝个个都是“男士”。这样,粗壮的“男士”与弱小的“女士”结婚,又生下一批“女士”,之后又变成“男士”,如此循环下去。 有些鱼类更加奇特,如珊瑚礁中的石斑鱼,当这一海域雄性多、雌性少时,一部分雄性石斑鱼就会变成雌性;而当这一海域雌性多,雄性少时,一部分雌性石斑鱼就会变成雄性,以保证产下众多的下一代。更为奇特的是,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巴西沿海的蓝条石斑鱼,一天中可变性好几次。每当黄昏之际,雄性和雌性的蓝条石斑鱼便发生性变,甚至反复发生5次之多。这种现象既叫变性,又叫“雌雄同体”和“异体受精”。科学家们分析,或许是因为鱼的卵子比精子大许多,假如只让雌性产卵,负担太重,代价太高。而假如双方都承担既排精又排卵的任务,繁殖后代的机会会更多一些。牡虫厉也是身兼雌雄两性,有趣的是,牡虫厉的雌雄之变是逐年变化的,即去年是雄性,今年就变成雌性,来年又是雄性,年年变化不已,每个牡虫厉变化的时间各不相同,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低等海洋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变性,至今仍是个谜。尽管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但至今仍无定论。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些低等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和更有利地繁殖后代所演变的一种独特的功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00385f312b3169a451a4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