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3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时间:2022-07-20 05:12: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元日》教学反思

《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人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放爆竹、饮屠苏、迎红日、换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

在学习这首诗,我先以音乐,图片导入课题,渲染一种开心过年的气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古诗,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接着按照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总体是采取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二读,读出节奏、停顿、重音。三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圈划过节风俗。四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五读,拓展延伸。六读,背诵古诗。整节课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悟诗的意境美。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预习得比较充分,学生能够比较快的找出过节的三个习俗:“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但是对“迎红日”这一习俗把握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抓关键词法,让学生先理解“瞳瞳”的意思,再来理解诗意,学生就能比较清楚的掌握这一习俗。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选了两首其他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其中所蕴含的过节风俗,学生也能比较准确地说出来。我想,这拓展延伸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学完一首古诗后,能

用同样的方法来学其他的古诗,这是能力的提升。最后,以唱诗结束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背诵古诗,寓教于乐。

课堂上,尽管师生配合得很默契,但在处理教材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对诗的意象的象征意义没有在课堂上渗透,诗的内涵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学生对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隐喻自己的雄心大志,实现自己推行新政、强国富民的抱负这一情感较难体会。在这方面,我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应做足功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精彩。

每一次的上课,都是一次成长。尽管上得不完美,但也是一次自我提升,我相信,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不足,将是我成长的突破口,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定会取长补短,更有方可循。

《清明》教学反思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理解并背诵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清明》时,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读,小组读、男女赛读,


使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古诗。

这首诗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有关。课前我调查了学生,学生对清明节的习俗知道很少,甚至部分学生不知道。所以我在本节课开头设计了清明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习俗文化。在教学诗意时,我结合制作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春天花红柳绿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在教学诗意时,鼓励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学诗意。在学习古诗后,我让学生跟着视频资料读,学生积极性较高,效果很好。

教完之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总是有些遗憾,比如:播放视频时,出了一点儿小故障,比预料的效果差了点儿。已学的电脑知识还解决不了这个小故障,真是悔恨自己知识还是少啊,应该多学一些。再如:学生在老师示范下,能读准节奏、停顿,但是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还不够。再如:我认为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没有预料的高,教学时,可能自己的激情还不够。教学是门艺术,永无止境,今后我要多学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第六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其中一首古诗,抒发了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浓浓的思乡之情。学习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我用“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呢?”导入,唤起学生对过节时团聚、开心的心理体验。当学生们谈得正开心时,过渡“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佳节的快乐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对比,使学生有隐约的情感体验。

然后用“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感受王维的心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同学们离开过自己的家和父母分别过吗?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是从外地学校转到我校来的,你们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

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吗?你们想不想远方的小伙伴呢?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不少小朋友表示曾经到亲戚家住过,少则两三天,多则半个多月,所以小朋 友说的时候都表达出了自己很想家,这时候,我提问学生:“王维离家多久了?” “两年!”小朋友几乎是喊着回答,“会多么想家啊!谁能读出诗人的感受?”有了


情感的铺垫,学生朗读起来颇具深情,效果较好。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体会到了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种角色的互动,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课上我留下了一个遗憾,在解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没有讲清楚,应该是诗人联想到远在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在思念自己的画面。这里,还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语言训练:兄弟们思念王维么,会怎么说?这

样将会更清楚的了解诗的意思。这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表达一定要清楚,语文要说得明明白白,否则,学生就听不明白,一头雾水,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听课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595a19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