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听刘玉宝老师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感 兴隆学校 周霞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精心选取了三篇精读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一篇略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在本组课文的教学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点。刘老师上的这篇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它用一个失去父亲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结合,饱含着一个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感人至深。 但战争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太紧密。特别对于孩子而言,更缺少对战争的直观感受,难以理解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带给人们的巨大创伤,所以可以说对文中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的激发,对“战争之恨”、“和平之望”的这种“理”的渗透是本课时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刘玉宝老师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了解内容,质疑引情。 课伊始,刘老师即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围绕“这个中国孩子发出怎样的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主要任务,组织学生围绕这些任务进行感悟交流,把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地解决。 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因为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种体验是心灵深处的,也是最长久、最深刻的。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独特的言语是他们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思与独特的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 在本节课中刘老师采用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有学生的自由读、指读、齐读、品读、评读,有教师的引读、范读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读”、“悟”,使学生的自 悟、自得,与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而又统一。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刘老师循序渐进力求让学生读出味道,读出层次。如在指导读“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时,通过指名读、评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层读出肯定、自豪、激动、幸福等感情。 一次次的读,一次次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通过学生的评读、比读,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提高了朗读能力;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渲染了气氛,使文中感人至深的场景得以再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来读、思、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情感得以共鸣,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达到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补,共同提高。 三、巧设情境、拓展激情。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战争的残酷,雷利呼吁和平的美好愿望”,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呢?这份感情只凭教师的“千呼万唤”是难以激发的!要通过诵读来感悟,更需要通过场景的创设来激发。在本节课中,刘老师创造了两个情境,很好地起到了摧情的作用: 情境一:抓住“凯旋”,先放手让学生想象,说说爸爸回来时的情景怎么样,此时,学生的思维有如放飞的鸟儿,说出“直升机„„”、“我拿着鲜花扑到爸爸的怀里„„”、“爸爸把蓝盔戴到我的头上„„”等等,这是陈老师并没有就此放手,而是在我们和学生都徜徉在幸福的云端时,突然把我们掷到了地上----冰冷的灵柩(图片)一下子让学生从情感的高点一下子跌到了冰点。强大的心理落差使我们感受到什么才叫丧父之痛,什么才是战争的罪恶,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情才会这么真,意才会这么切,从心底喊出的呼声“和平!和平!和平!”才会这么一浪高过一浪。 情境二:在引导学生理解“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这一句时,(通过多媒体课件)隆隆的枪炮,凄美的二胡、痛失爱子的母亲的绝望、伊拉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89d261ca2161479171128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