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美亦真的中国月

时间:2022-08-06 05:1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亦美亦真的中国月

作者:刘健群

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1

上古先民在创造汉字的时候,已经象形地仿真了月亮,随之文学艺术生动地仿美了月亮。《诗经·陈风·月出》写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以月起兴,表现美貌女子的行为情思,月美人美,相互映衬。屈原被谗害而流放江南,作《涉江》,描述自年既老而不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这里的赋予特定的内容,其光华与诗人情志和人格精神相辉映,很好地反映了屈原决不与社会龌龊势力同流合污,要冲破黑暗的现实,向往与奔赴光明的高洁情操和抱负。《古诗十九首》曾写道: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因月生情,寓情于月。诗中主体身份不同,对皎洁月光产生的情思不同。可以说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人们对皎皎月光的感触、感受。此类诗篇不胜枚举,很好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深远的月亮情结。

这轮美丽而神妙的月亮,成了文学艺术不断创构的对象,拓宽了审美空间。在唐诗宋词中,尤为典型意象,获得很高的艺术价值。先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闻一多称誉此诗说: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创造了惝恍迷人的艺术氛围,描绘了空灵而迷茫的月亮。其情景理交融的幽美与邈远,这个中审美愉悦是超然的。它是梦幻曲,含蓄、隽永;是水墨画,淡雅、高贵。月亮给艺术以生命,闪烁婉丽和谐的色彩。在诗中,浩淼江水天空晶莹透亮一体,一轮孤月悬空,天地宇宙都是清明澄彻的,这是一个纯净明丽的世界。试问谁最先见到这样美的月亮,还是这轮江月什么时候照耀着人呢?这里问月,是叫这江月的美所感动来抒发情怀,不须解答。宇宙,大自然就这样美的存在着。人类因代代无穷已而绵延久远,江月也年年月月相似,并与人共存,歌咏这样美好时辰呵,也倾吐出自己的追求与热爱。当读到江月待何人,恍然大悟,江月只相似不仅说它的美是长久的,而它还在待人,又不知它待,只见它随着江水流动,心里顿然在明快的旋律中有了低缓的跌撞,诗篇遂生波澜,把赏月、爱月情愫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李白是写月的圣手,他的诗中无不闪烁月的光辉。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最真切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边塞图景中的关山峨眉山月半月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情动于中的故乡月。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晶莹剔透逼真传神的金陵月。他竟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出乎天籁,超乎心灵,至臻出神入化的境界。尤其《把酒问月》,无疑是咏月的绝唱,有绝妙停杯问月痴情的形象,并可见飘逸浪漫的韵致。盘古开天以来,昼有日,夜有月,把光辉洒满天下,这是迷惑人的有魅力的宇宙之迷。李白问:天有月来几时,淡淡醉意,醇厚的诗味,看见一个谪仙,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实质是诗人敞开情意奔驰的襟怀。诗中感叹人攀明月不可得,人与月随,月与人相伴,亦远亦近,若即若离,一种美妙的意趣:月行却与人相随,仿佛又是一种审美意识,攀不得相随,人与自然相悖地和谐。李白又在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诗思开掘,诗美开掘,诗情开掘,演绎了奥秘的关系,表达出神妙的艺术魅力。再读苏轼《水调歌头》,此词豪放清俊秀奇空灵,读起来更有音韵如泉水叮咚流畅无尽,甚至如风卷白云悠悠而去,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98a348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