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谈通感修辞的妙用 作者:朱存芬 来源:《学园》2014年第16期 【摘 要】通感修辞又称“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本文试从各类文学作品及中学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大量的通感修辞实例,旨在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明白浅显地揭示通感修辞的本质、艺术效果及如何巧妙地运用通感手法。 【关键词】例谈通感修辞 语文教学 运用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03-02 日常生活中,人们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青色为“冷色”,我们常能听到“甜美的歌声”、“气味刺鼻”,这样的语言。但是,大家是否思考过:“颜色”是视觉感受,“冷暖”是触觉感受,为何能用“冷暖”来形容“颜色”呢?“歌声”是听觉感受,“甜”是味觉体验,“美”是视觉享受,怎能用“甜美”形容“歌声”呢?“气味”是嗅觉感受,“刺鼻”是触觉感受,又怎么可以用“刺鼻”形容“气味”呢? 其实,这些语言都运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钱钟书先生曾对通感作过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生活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者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从古至今,许多文坛大家在作品中都运用了通感手法,把各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颖神奇的意境。 早在《论语·述而》中就有“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说他听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表示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屈原的《楚辞·九歌》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风”本来是看不见的,但诗人以视觉写触觉,通过“木叶”和“水波”的动作,看见了“风”的效果,于是诗人用“袅袅”的姿态来描写“风”,“风”似乎也就能看见了。 唐宋以后,随着声律的精研,描写的手法也更加细致,通感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也就更加普遍了。唐代诗人郎士元《听邻家吹笙》中的“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写诗人寻访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得之后的想象,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不愧为神来之笔。 宋代宋祁《玉楼春》中有佳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只一“闹”字就境界全出——“闹”字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让读者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从而带给读者一种春意蓬勃的美感。 通感修辞在中学语文课文中的运用极为普遍。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在《绿》中这样描写:“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微雨似的纷纷落着……点点随风飘散……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梅雨瀑和响声,本应用表示视觉和听觉的词语来表述,但作者换之为“钻了进去”、“寻它不着”这样一些表示触觉感受的词语,非常生动形象地把梅雨瀑撞石而飘散的水珠的轻、细、滑、柔、冷的感知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给读者以舒心的美的享受。 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还这样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只能通过眼神来感知,然而,作者运用了表示味觉的“深味”与之匹配,来表达为烈士牺牲而悲苦的心情,映衬出作者对黑暗社会残酷统治的强烈不满,深化了文章的意境,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 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有一句:“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雄伟而瑰丽”是对三峡景色的总概括,作者巧妙地用交响乐来形容三峡景色,可以让人体会到三峡景色的奇异与气象万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还有一句:“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以听觉描写视觉,凸显了巫峡的秀丽及奇伟。 《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句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在文学作品中,巧妙地运用通感修辞,能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幻境,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深刻、真切感人,创造出美妙隽永、情趣盎然的意境,使人产生闻之有声、视之有象、处之有物、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通感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和魅力,那么,我们怎样巧妙地运用通感修辞呢? 其一,找到相似点。通感的使用常与比喻、移就、比拟相映生辉。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既用了通感,也用了比喻,作者将“缕缕清香”比拟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两者的相似点是清淡与悠长,给人的感觉是宁静、闲适。 又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诗中,作者将“琵琶声”比喻为“落入玉盘”的“大珠小珠”,两者的相似点是圆润光泽、清澈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a1f062f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