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 韩文“训民正音”的由来 近日,韩国国会运营委员会通过修改国会会徽和国会旗帜的法案,决定将会徽中原有的汉字“國”字改成韩文“国会”,再掀去汉字运动。如今让许多韩国人找到归属感的韩国文字,其实在500多年前初创时远不如汉字受欢迎。 <倾心汉学创造契机> 在韩文没有发明前,古代朝鲜人为学习中国文明与技术,都需要掌握汉字。而汉字又极难学习,因而新罗时期的薛聪便创制了“吏读”,即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朝鲜语的文字,但有很大缺点,“非但鄙陋无稽而已,至于言语之间,则不能达其万一焉”。 到朝鲜王朝时,第4代国王世宗李祹钦慕汉文化,对中国著作达到痴迷的程度。由于李祹常没日没夜地读书,加上身体孱弱,其父太宗李芳远很担心他的健康,于是将书都藏起来,可李祹在角落捡了一本遗落的书又开始痴读。正是这位博学的“世宗大王”,最终创造出韩文。 <造字破除语言障碍> 李祹即位后希望将汉文化推广到朝鲜百姓中,萌生出创制韩文的想法。“吾东方礼乐文章,侔拟华夏,但方言之语,不与之同。学书者唤起旨趣之难晓,治狱者病其曲折之难通”,为改变这一状况,李祹创办“集贤殿”,让薛麟趾等学者创制“训民正音”,并亲自参与修订。 1 1443年,李祹与集贤殿学士们终于完成“训民正音”的创制。“训民正音”不仅包含朝鲜语音全部发音特点,且易学易懂,聪明人一天就能学会,笨点的人也能在半个月内学会,即“智者不终朝而会,愚者可浃旬而学”。 <由次到主屡经坎坷> 不过,“训民正音”方公布便遭到大臣纷纷反对:“我朝自祖宗以来,一遵华制。且自古九州之内,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耳……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 李祹没有理会这些意见,坚持于1446年将“训民正音”颁布施行。讽刺的是,世宗去世后,“训民正音”并没有被推广,从官员到百姓依旧用汉字交流。直到二战后,受仇视日语的情绪影响,韩国人才掀起“纯韩文运动”,汉字也因此屡受殃及。 (凤凰网历史)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41854b16fc700abb68fc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