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教材考前突击知识点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音位和音位变体、: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种。音位变体是同一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2.词尾和后缀:词缀按功能可分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词尾属屈折词缀,只能改变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如book加上-s成为books)。而后缀属派生词缀,派生词缀粘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work加—er变成worker)相同点:词尾和后缀都是语素都是词缀。 3.词义的发展演变:词形式不变,意义发生变化。词义扩大:“江 ”“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切河流。词义缩小:“丈人”原指年长的人,现专指“岳父”。词义转移:“涕”原指眼泪,而后来转指鼻涕。 4.共同语与国语:共同语指的是一个名族通用交际语,国语指的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 5.混合语和洋泾浜: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都是一种语言立足异域,或作为特殊语言使用于有限的范围,或在那里落户生根。在此过程中,与当地语言发生密切关系,吸收对方一些成分,放弃自身一些特点,在基本保持原有素质的条件下使自己增加一种变体。洋泾浜使用范围较窄,只在特定场合才可使用。混合语使用范围较大,可被孩子作母语来学习。 6.书面语与口语: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形成,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严谨规范。口语是第一性,书面语是第二性,书面语的变化要服从口语的变化。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口语:听说一起,求快,讲求效率,语调手势伴随。句短结构简。范围窄。书面语:看写一起,标点符号,句子结构复杂,少废话,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二者差别由使用条件决定,它们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7.句型变换:句式变换中一项主要内容。常见句型变换是陈述变疑问,肯定变否定,主动变被动。把结构意义相同的句式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它们之间互相沟通的关系。打破孤立研究句式的局限,开阔句法研究视野。实践意义:用它扩大联系造句的范围,掌握成套句式;在句式中挑选合适句式,提高表达效能。 8.语言符号具备条件:“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语音和意义在具体的语言中统一于一体。 9.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①语言参加了思维的过程②思维的成果由语言来储存③语言能力和思维认识能力的密切关系有生理基础④通过儿童学语言过程,可知学语言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 10.语流音变: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说话快慢、高低和强弱而产生的语音变化。①同化,音位受相邻音位影响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趋同的现象。“棉”/mian/中/n/在“棉袍”中变成/m/是被“袍”声母/p/在部位上同位的结果。②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连着发音有困难,其一发生变化,如“土改”调同“涂改”是调位变化。③弱化,发生在轻声或弱读中。如“妈妈“/ma ma/ 弱化④脱落,弱化程度加深,会进一步造成音位脱落、音节分解变动、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I am 脱落为I‟m。 11.本义和中心意思:(1)本义从历史渊源说的,中心意义就多义词在某个时代的各个意义的关系说的。(2)二者在多数词中是一致的,如 “日”的本义中心意义都是太阳,也有“兵”这种本义中心意义不一致的词。 12.汉字改革走拼音化道路: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书面上用形体各异的汉字来表示,起到了区分同音语素和词的作用。如“事、式、势”等,口语中易混同,书面上一看便知。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若实现拼音化,传统文化就很难广泛传承。 13.类推作用:语法中整齐划一趋势在语法演变中所起的作用叫“类推作用”。例:汉语的动宾结构原来有两种格式,即"动词-宾语"和"宾语-动词",现汉中"宾语-动词"基本消失。 14.词汇和词义的发展表现:①新词产生和旧词消亡,新事物出现,旧事物消失。②词语的替换,改变某类现实现象名称“邮差”改为“邮递员”是因社会发展。“目”改为“眼睛”是由现汉词汇双音化造成。③词义演变:词的形式不变意义发生了变化。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 15.人类的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别①单位的明晰性/非明晰性②任意性/非任意性③结构的二层性/单层性④开放性/封闭性⑤传授性/本能性⑥不受时地环境的制约/刺激-反应。 16.元音与辅音:是音素两大类。据发音特点不同区别出来。元音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发出的音。辅音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区别①发音气流是否受阻。是主要的区别。②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元音发音器官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形成阻碍部位较紧张。③气流强弱。元音无阻碍气流,气流较弱;辅音,气流受阻明显较强,④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声带振,发辅音时,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多声带不振动,是清音。⑤持续时间。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 17.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印欧语系)“屈折”指词内部语音形式的变化,又叫内部屈折。特点: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18.同义词和反义词对立统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古汉语中“城”“郭”都表示城墙的意思,是同义词。就其表示的“内”“外”来说,则是反义词。 19.我国境内语言语系:我国境内各名族语言分属①汉藏:藏缅、侗台、苗瑶(汉,藏,彝,羌,纳西);②阿尔泰:突厥、蒙古、满-通古斯(维吾尔、蒙古、满);③南岛:台湾(阿美语)、④南亚:云南(布朗语)、⑤印欧:新疆(塔吉克语、俄语)五个语系。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20.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原始面貌。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曾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其演变过程大致得到说明。也可来研究其他语系语言。此法研究汉语中古音系取得丰硕成果。 21.词义: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最初的含义为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产生若干与本义相关但不同的意义。如:摇篮引申义是发源地。词的概念意义反映了客观物质现象和主观心理现象:苹果,喜,怒,仙女。词的感情色彩附着于概念意义,致哀,悼念,小偷。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如:生日,诞辰。象征意义:与名族文化有关,“喜鹊”在捷克语中是小偷的象征。词义的概括:概括重要特点。苹果概括了各种不同品种的苹果,使之区别于桃子和梨。 22.语言符号的特点:①任意性指语言的音义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无必然、本质联系。因此产生人类多种形形色色的语言。表现:a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b不同语言有不同音义联系c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d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方言。②线条性指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过程中,其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23.元音辅音音质的发音条件: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嘴唇圆展决定的。如:[i]和[y]是圆唇与否的区别,[y]和[u]是舌位前后的不同,[i]和[a]是舌位高低的不同。辅音发音条件:辅音的发音部位指的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后受阻的部位。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或方法。 24.世界语言语法结构类型: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汉语属于孤立语,特点是缺少词形变化,但是词序不能随便更动,虚词非常重要,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英语、俄语属于屈折语。黏着语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土耳其语,日语) 25.词义概括性特点表现:①一般性。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高度概括,是高度抽象的,是从许多同类事物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保留所概括对象的共同特征,所以词义是指事物的一般的、具有共性的特征,不反映个别事物的特点,若每个具体事物都给它一个名称,人无法掌握。②模糊性,是指词义反映的概念,由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产生。③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认知的,无阶级性,如“地主”、“农民”等。语言本身无阶级性,词汇词义亦无阶级性。 26.亲属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27.语言发展的特点:①渐变性;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旧的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促使语言发生变化以满足社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渐变而非突变。②不平衡性a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变化的速度不一样,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相对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词汇与社会联系最紧密,反应最灵敏。b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由于所处条件不同,其发展变化也是不同的,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 28.语言的系统性:①语言层级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②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相互联系;③各个单位之间具有组合、聚合关系,具有功能上的联系。 29.语言没有阶级性:①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②语言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③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④社会方言只给自己的阶级、行业服务,不具全面性。 30.汉英在“数”“人称”上的语法范畴: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与英语相比,汉语除了“体”外基本上没有严格意义的语法范畴。汉语缺少时、态、人称、数、格等的变化。汉语语法范畴没有形态标志。 31.屈折语与孤立语落后与先进:语法结构没有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的需要。人们熟悉本族语言的结构类型,在学习其他类型的语言时会感到不习惯。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足够的语法表达方式才能适应交际的需要,无非有的采取某种方式多点,某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 32.指纹、铃声在表义方面与语言的区别: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形式可以感知如铃声、红绿灯,与意义不可分离。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这一点与征候不同,征候传递的信息可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如:指纹、脚印。语言是符号系统。 33.语言发展原因:①在社会发展和人际交流中缓慢变化。②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如: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原来的单音词“朋”“友”变成现汉的构词语素。 34.“猴子掰包谷”“包谷掰猴子”减肥、减胖、喝酒、吃酒分析: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实现的。词语的搭配受语法规则的支配,也受语义条件限制。如:“包谷搬猴子”虽符合语法规则,但不符合组合的条件。词语搭配还涉及到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如“喝酒”在有的方言中只用“吃”这一个词来表示,有的方言中“吃”只限于搭配固体这一个语义场,而有的方言中“吃”可以搭配多种不同状态的食物)。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惯用法”( yesterday afternoon表示昨天中午,而昨天夜里却用 last night 不用 yesterday night 还有中文中的可以说“打毛衣”却不能讲“打渔网”这都与习惯用法有关)。词语的搭配还涉及到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如上述 “减肥”有诙谐形象的色彩 如果说“减胖”就没有原来的表达效果。 3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语言是交际工具,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②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③文字,音乐,等都是交际工具,但这些工具都是辅助性的,他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类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36.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或手段:语法形式有:类的配列、形态的一致性配合、虚词。与语法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①语调,句子按表达的语气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如“这衣服洗干净了”,变成否定句“这衣服没洗干净”。从而就表达出了一个相反的意思).②词序 如“物质决定意识”,这里强调的是“物质”的作用,如果变换词序就成了“意识决定物质”又是另外一番意义了。③虚词的使用 如“我和你”和“我的你”两者意义完全不同。④词形的变化 如 “there are book” 与“there are books” 37.汉英共同的六个因素各属几个音位:在汉语中有6个音位,在英语中有3个音位。根据音位划分的对立、互补、语音相似原则 在汉语中【p】是不送气的,而【p„】是送气的,在汉语中【p】和【p„】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作用,比方“标”【piau】和“飘”【p„iau】语音上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不送气的后者是送气的,但我们可以分辨这两个词。所以在汉语中这两者是对立关系,所以在汉语中不可划为一个音位。而在英语中【p】只会出现在【s】的后面如“sport”而【p„】则出现在开头或其他位置,如“port”如果你把sport中的p发成【p„】别人只会认为你发音不地道,并不影响。而且,【p】出现的位置【p„】必然不会出现。所以这两者就可以看成是|p|不同位置上的代表,互补关系两个音不一定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所以在英语中这两者属于同一个音位。 同理可得【k】和【k„】,【t】和【t„】在汉语中属于对立关系,因此不能划分在同一个音位上,而在英语中属于互补关系因此可以划分在同一个音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ba49f04f01dc281e53af0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