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韦庄台城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

时间:2022-04-16 09:1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精品

韦庄-《台城》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语言含蓄蕴藉,流露



台城。《台城》是唐代韦庄的作品。这首诗借景寄慨。

语言含蓄蕴藉。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作品名称,《台城》。创作年代,晚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韦庄。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⑷。

注释译文。⑴台城:也称苑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

原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⑵霏霏:细雨纷纷状。⑶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⑷烟:指柳树绿阴阴的。像清淡的烟雾一样。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韦庄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

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躲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

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可以借鉴。谢枋得:台城乃梁武帝馁死之地。国亡主灭。陵谷变迁。人物换世。唯草木无情。只如前日。此柳必梁朝所种。至唐犹存。依旧四字最妙。周珽撰:何新之为奇隽体。吴山民曰:就图发《黍离》之悲。韦庄徐充曰;依旧二字。得刘禹锡用旧时意。郭浚曰:听歌《麦秀》。胡次焱曰:始责烟柳无情。

不顾兴亡;终羡烟柳自若。付兴亡于无可奈何。意味深长。端平北使王楫诗:到处江山是战场。淮民依旧说耕桑。梅花不识兴亡恨。犹向东风笑夕阳。北将胡咨议留江州诗:寞武矶山上庙。萧条罗伏水中船。垂杨不管兴亡事。依旧青青两岸边。二诗俱讥本朝文武不知国势危急。随时偷乐也。皆从此诗变化。陆次云:多少台城凭吊诗。总被六朝如梦四字说尽。张文荪:端己声调宏壮。亦晚唐好手。此诗厚而有味。吴昌祺:唐汝询云:此赋图上之景。

因发吊古之悲。吴昌祺云:呜呼。古今何限台城柳耶?横种亦生。倒种亦生。态弱花狂。无往不可。史承豫:韵足与牧之商女后庭之作同妙。李锳:题画而寓兴亡之感。言外别有寄托。王士禛:咏柳从无人说无情者。一翻用。觉感慨不尽。刘永济:六朝如梦。一切皆空也。依旧之物。惟柳而已。故曰无情。然则有情者不免感慨可知矣。此种写法。王士禛所谓神韵也。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c01dbf9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