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作者:喻文辉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24期 内容摘要:“三吏”“三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的不朽典范,是真实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生产力,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灿若北斗的杰出诗人,也创作了一大批可与日月齐辉的诗篇,其中尤以组诗“三吏”“三别”最为著名。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组诗“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表现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杜甫 三吏 三别 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 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2、寓主观于客观。诗作将诗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来。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在《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独与老翁别”。除却一句“吏呼一何怒”一句略微透露出诗人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去感染读者,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的叙述,但同时也是诗人的讽刺、斥责。不必明说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 3、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诗作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了人物的语言的个性化。在《新婚别》中写了一位新娘子的独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3617c3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