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婉约中的丈夫之风

时间:2023-02-06 02:39: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清照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婉约中的丈夫之风

李清照创作风格的独特性-婉约中的丈夫之风 二、李清照的诗激荡着英雄主义的赞歌

如果说李清照词中的豪放之气是曲折隐约的,那么她诗歌中的豪情、胆略、英雄主义则是淋漓尽致的。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接抒发的才是自己的情怀、志向、好恶。她的词名太甚,人们大多只看到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以及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1133年大臣韩肖胄自告奋勇,愿冒险出使金国探视、钦二帝。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便作了一首长诗《上枢密韩肖胄诗》相赠。当时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地位,就是在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大义凛然:“愿奉天地灵,愿奉家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她愿意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不乞隋珠与和壁,只乞乡关新消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入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淅江金华有一座八咏楼,李清照曾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们单看这诗的气势,哪是像一个流浪中的老妇所写。倒像一个急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忧民的伤时臣子所抒发情怀。

这期间她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李清照借题发挥,在诗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中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将相过淮水!”从这些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真是“位卑不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


李清照的《咏史》一诗也回响着这种英雄主义的赞歌。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李清照有一首激励了后世众多仁人声士的著名诗作《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与刘邦争霸的事业中,由于种种原因,项羽成了败将。然而兵败气节不败。活得轰轰烈烈的项羽,死也死得慷慨悲壮,这无疑是真英雄。作者热情地赞扬了项羽的英雄主义精神,为萎弱、衰颓、奴性弥漫的南宋社会注入一丝英雄气质,撒下了一把英雄主义人生理想的火种。

三、李清照性格的阳刚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李清照的创作是她生活经历艺术的再现。作品如人品,我们从作家的人格魅力中也能体会到她艺术创作的风格。

南渡之后,李清照连遭坎坷,从《金石录后序》和《投翰林学崇礼启》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毅刚强,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李清照。丈夫去世后,李清照肩负着保护金石器物、整理《金石录》的重任。她以坚强的意志站胜了极度哀恸,在“事势日迫”时,不是惊惶失措,而是强作镇静,有条不紊地安排金石文物的保护运转事业。

就在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时,又有卑小人落井下石,诬陷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曾“颁金通敌”,欲置于死地而后快。弥天大祸再次袭来,李清照在“大惶怖”之后,很快的采取了对策,同时四处寻求亲戚故旧为她辩诬,终于又化解了一次灾难。逃难中她又遭遇文物失盗的打击。在颠沛流离中,李清照始终没有忘记夫妇二人共同的事业,终以顽强的毅力,整理好《金石录》并写了感人至深的《金石录后序》。文中于沉痛的情感中,表现出健全的理想和难得的旷达与超脱。饱给风霜而意志弥坚的成熟人格令人肃然起敬。清照晚年无依无靠,疾病缠身,不得不选择了再嫁。谁知却嫁给了卑的恶人。“遂肆侵凌,日加欧击”,受尽了折磨。处此惨境中的李清照,绝不甘心命运的如此摆弄。她做出了一般世俗妇女想都不敢想的事,向朝廷告发恶夫的欺君之罪,请求与之离异。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举动当然不足为奇。但在距今一千年前的封建社会,一个病弱的老妇却能以如此惊世骇俗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人格的尊严、表明自己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ec10702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