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稚记趣 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朝人。童稚指童年。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睁开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好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看见微小的物体,一定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斑点印痕等,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的蚊子成群,叫声如雷,我私下里把它比作一群白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样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头观看,脖子因此而僵硬。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喷向它们,让蚊子对着烟雾飞舞鸣叫,把它们当作飞入青云的白鹤来看,果然就象白鹤在云端鸣叫,我十分喜悦,高兴地拍手叫好。 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小草丛生的地方,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它与花台一样高,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当作树林,把小虫和蚂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凹下去的地方的当作山沟,精神畅游在这里,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有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观看得正兴致正浓,忽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搬开山,压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伸,两个小虫就被它吞了下去。我年纪小,正看得入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了一声。精神安定下来,捉住了虾蟆,用鞭子打了它十几下,驱赶到别的院子里。 段意: 一段:写自己小时候视力极好又善于观察,所以常常有物外之趣。 二~四段:具体写物外之趣。 二段:观蚊如鹤的乐趣。 三段:观从草、虫蚁、土砾的乐趣。 四段:观虫斗、驱虾蟆的乐趣。 问答题: 1、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主旨,统领全文。 2、文中叙述了那些物外之趣? 观蚊如鹤的乐趣 观从草、虫蚁、土砾的乐趣 观虫斗、驱虾蟆的乐趣 3、写出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并解释。 ①明察秋毫: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的清楚明白 ②庞然大物:体积大而笨重的东 ③怡然自得:高兴、愉快、自得其乐 ④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文章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同情弱小,主持正义的思想感情。 5、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作者却产生了物外之趣,这是为什么? 作者视力极好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又有极强的好奇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485a462b160b4e767fcf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