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浅谈预测的可能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好奇害死猫?——预测OR选择 “Here’s the thing about the future. Every time you look at it, it changes because you looked at it.And that changes everything else. ” 拥有预见未来能力的魔术师在大峡谷汽车旅店里做了一场“梦”,看到了他与国家命运的可怖未来——当他认为击败了对手最终解救了整个城市的时候,猛然发现预测错了核弹的具体位置,洛杉矶摧毁,全员阵亡。如“梦”方醒,为避免自己的女人在劫难中死去,他决定与政府合作。 如果说他的这一场预测是对已有条件进行的一场时间中的逻辑推演,那么我们有理由可以确信,当魔术师决定与政府合作时,故事并未结束。如果将他预测未来和选择最优解的过程看做是递归,那么当核爆发生的结果产生,一切仅仅才开始,对未来各种可能性的预测仍未结束。至少他不可能因为得出一个坏解而直接作出决定,一个理性的预测者会持续改变条件以求得最宜解,由此分析不难得出,当魔术师说出开篇的那句话时,他依然处于递归之中(这是导演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然而此时他已经意识到“预测”和“观察”正在改变未来,预测本身便成了一种选择的过程。 这让我想到了薛定谔的猫。在黑箱中,铀原子的衰变会放出射线触发检测器,驱动锤子击碎玻璃瓶,释放出毒气把猫毒死。但铀原子在何时衰变是不确定的,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它处于“叠加状态”,根据衰变—检测器—锤子—玻璃瓶—毒气这条因果链,猫的生死也处于“叠加状态”,也就是说它即生又死,当你打开箱子去一探究竟,实际上却决定了它的生死状况。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察”实际上改变了被观察对象的状态,我们的好奇心真的有可能害死猫。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观点可以被很明确地归为主观唯心主义,和贝克莱大主教“存在即被感知”的著名论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回到我们的话题预测未来,预测的行为就像是借用了上帝的一只手打开了箱子,观察到了猫的生死状况,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决定了未来,未来在未被我们“感知”之前处于“叠加状态”,我们的预测实际上给予了这种混沌以偶然性的结果。所以,世界是随机的,充满了不确定。 这里涉及到了哲学史上著名的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辩。如果说薛定谔的猫佯谬所表达的是自由意志的观点,那么相对论和平行宇宙的理论则坚定地拥护了决定论。他们不相信上帝需要掷色子,世界是具有固定的运作机制的,偶然性事件的背后有必然性在支撑。当我们企图打开盒子时,世界实际上被分裂成平行互不影响的两个“版本”,在一个当中猫死了,另一个当中猫没有死。我们通过这种“观测”选择了一个自己的版本。我认为《预测未来》电影的导演很有可能是一个平行宇宙论的信仰者。魔术师在码头仓库运用预测,试图用“上帝之身”试法各条不同的道路,以查出埋伏和炸药的藏匿之处几乎完美地体现了平行宇宙的观点。他最终在各个不同版本的宇宙中选择了一个最为“安全”。然而纵观整部影片,魔术师都处于一种选择版本的困境之中,如果把他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看做一次世界的分裂,那么在他不断预测和选择的过程中,世界已经分裂成了几乎恐怖数字的量,他俨然不可能穷尽每一种可能性。这也是平行宇宙论所面对的困境,分裂假说意味着对于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必须为它造出整个宇宙来完成一个版本,用奥康的剃刀来分析,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宇宙显得如此冗杂而缺乏完美感。如此说来,长期预测未来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你无法知道2054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会花落谁家,因为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无法作出如此多可能性的推论,每一秒分裂出的世界数量都大得恐怖。 那是否可以说:“我们越是如片中魔术师那般去预测未来,就越不可能接近真实的未来。”呢?这里我想到一个物理学上著名的测不准定理,它认为任何一种微小的观察都可以使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从而走向另一种状态,而在观察之前,对象本身会沿着一个自己作用的方向去发展。也就是说,无论是“观察”还是“预测”,它们对于对象都会造成影响,进而改变了它发展的态势。是否可以说在微观层面上,没有绝对纯粹的观察,而对于未来,没有绝对纯粹的预测,它们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若魔术师没有努力去预测未来,那么未来便会按照其本来具有的发展规律去推移,魔术师仅仅是这股洪流中普通的一支。然而,他的预测能力使得他能看到未来在常规状况下推进的假设,由此他便可跳出洪流用上帝视角去重新塑造未来。这种预测实质上是一种选择,创造性大于客观性。 在我看来,纯粹的预测未来在逻辑上并没有可能性,预测即创造,预测即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f869f33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