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让古诗教学充满激情

时间:2022-04-11 00:1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情境教学法让古诗教学充满激情

作者:宋佩坤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5



江苏省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宋佩坤

【摘要】小学生对直观性教学情境比较欢迎,教师利用多种辅学手段创设适宜学习情境,能够快速激活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媒体情境、诵读情境、问题情境、联想情境,都属于古诗教学情境常用方法,教师要做出合理分析和判断,针对性进行教学实践,以提升古诗教学的契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教法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定比例,如何提升古诗教学效果,这是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情境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为古诗教学提供更多选项,教师要展开更多的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情境学习的机会。媒体情境、诵读情境、问题情境、联想情境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从不同维度展开对应研究和投放,能够给学生学习思维形成更多冲击,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其对古诗的学习认知。

一、媒体情境,提升教学代入感

创设媒体情境是语文学科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往往能够给学生创设更直观的感受。古诗描写意境极为丰富,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媒体手段为学生立体展示,给学生带来的视觉听觉冲击更为剧烈,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可以有效提升古诗学习效率。特别是动画设计,学生接受度更高,其渗透效果也会更好。如果有可能,要求学生参与相关信息的搜集整合操作,给学生带来的感知会更为深刻而立体。

多媒体手段众多,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选择,未必要运用多种媒体,只要适合的,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调度效果。如,教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画面上有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学生开始观察图画,纷纷交流讨论。“这幅图画中有老妇、老翁、大儿、中儿、小儿五个人物,他们有的在逗趣、有的在除草、有的在编织鸡笼、有的在剥莲蓬。”教师继续引导:通过这幅画,我们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学生再度展开思考和讨论。有学生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谐幸福的乡村生活图画,这里的人们都是安居乐业的。我最喜欢小儿,这个形象最为生动,带有几分顽皮,又非常活泼可爱。也有学生说,我认为老妇老翁最为可爱,他们安度晚年,这个画面最为和谐。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画面,让学生自己归结画面内容,对画面人物进行评价,成功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因为画面生动有趣,有更多代入感,学生情不自禁进入画面之中,其感知体验也便丰满起来。学生对画面人物进行评价,是对古诗意象描写的鉴赏,从文字走向形象,古诗词学习自然发生。

二、诵读情境,增强课堂情绪化

小学生平时有一定古诗背诵积累,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让学生背诵相关古诗,有助于顺利开展古诗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古诗诵读音频材料,让学生展开仿读学习,学生学习情绪会瞬间调动起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指诵读的巨大


助学作用,教师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借助其他媒体进行诵读学习,学生触动更强烈,学习训练效果也会更为突出。

诵读情境创设时,教师不妨从几个角度进行操作。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然后让学生自主诵读尝试。为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感知机会,教师发动学生背诵熟悉的七言绝句,对古诗词诵读技巧进行探索,如节奏、停顿、重音、韵脚等。经过一番操作,学生逐渐建立诵读认知。教师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节奏重音规划,学生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寒雨/连江//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相问,一片/冰心//壶。”学生掌握诵读节奏技巧之后,都能够反复体验古诗诵读。为赢得学习主动权,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诵读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展开自主训练,准备参与班级诵读比赛。学生积极应对,课堂学习气氛浓烈起来。

教师为学生展示诵读,让学生学习诵读技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特别是推送诵读比赛活动,将学生带入到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对古诗诵读有一定认知积累,教师以此进行教学情境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促使学生自然进入诵读学习环节。

三、问题情境,推动思维多向性

古诗教学启动后,教师引导学生熟读古诗,不妨给学生投放一些悬疑性问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展开对应思考,以丰富学生感知视野。学生手中拥有更多辅学材料,这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利用问题展开教学调度,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阅读这些辅学材料,对古诗丰富内涵展开深度解析,这是主动学习表现。如果有需要,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展开质疑阅读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巧妙设计悬疑问题,其助学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性诵读,并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设计了思考问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急走”是什么意思?学生开始诵读古诗,并自发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起来。“春夏交替,儿童们在菜园里游戏嬉戏,描绘出一幅祥和幸福的画面,表达作者满满的童心童趣。”“急走是快速奔跑的意思,表现儿童追逐黄色蝴蝶的情节。”为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质疑阅读学习,让学生将不明白的问题归结出来,准备参与集体学习活动。

教师为学生投放思考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古诗意境之中,对相关内容和情节展开深入感知。学生进入问题探究环节,能够近距离与作者展开对话,其学习感知体验更为深刻。

四、联想情境,构建认知立体化

“意在诗外”,这是对诗歌丰富内涵的概括性解读。古诗大多产生特定背景之下,其丰富内涵需要深度发掘才能显现出来。特别是一些意境悠远的内容,小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需要做出一些提示,让学生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构建阅读认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古诗惯用的方法,学生认知有限,难以获得深刻认知,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查,合理做出布设,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角度展开思考,自然构建有形认知。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歌咏梅花的诗作,写出了梅花的卓然不群。在课堂导学阶段,教师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解读诗意,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发挥想象力,对梅花的君子形象展开联想。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说说对梅花的独特感知。学生根据学习探究情况展示自己的见解。“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而梅花居于首位,梅花盛开在冰雪之中,这种不畏严寒的品格令人敬佩。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有一束鲜艳的梅花盛开,这是多么美妙的


一幅画面。”“我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梅花的品性真的不同寻常。从梅花联想到我们,如果能够具备不畏艰难的意志,一定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教师参与到学生互动交流之中,对学生个性解读给予肯定评价。为拓宽学生认知维度,教师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梅花主题的古诗词名句,并在班级内展示,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关信息。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想象训练任务,成功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境界,对梅花形象展开深度分析,以形成崭新感知体验。从学生对梅花的分析解读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引导是比较有成效的,特别是让学生参与梅花古诗词名句信息搜集活动,这对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巨大,助学效果也较好。梅花精神已经形成共识,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设计,其适合度更高,调度效果也更为显著。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引入情境教法,符合学生学习诉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激励作用。媒体情境能够提升教学代入感、诵读情境可以增加课堂学习氛围、问题情境能够推动学生思维多向性、联想情境可以构建认知立体化,教师作出科学设计和调度,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环境之中,自然形成古诗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丰萍.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07.

2]连军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035ca39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