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论文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每年,我国都会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简称“两会”。在“两会”期间,将会提出网民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两会”把从公众得来的信息和要求加以收集、整理,传给党中央。代表着广大选民的意见、要求和利益。如今,“两会”已成为群众信息传达、交流得一个平台,即反映舆论的场所。 舆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它来源于群众,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更影响着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充分利用舆论的积极意义,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利用舆论,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今年两会前,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罗马的消息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在网络“两会调查”中,很多网民高度肯定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同时把期望国家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制度。网民“话八仙”说:腐败是中国发展的绊脚石,搬掉这块石头,既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查处,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 在这里,网民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利用网络和新闻媒体发表与传播针对政府会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的评论性言论,又对政府的反腐态度进行宣传,体现和彰显了党和政府的权威性。提供了一个政府与百姓沟通的平台,有利于纯洁我国的政府官员队伍,搭建了一座通向和谐社会的桥梁。 今年两会期间,围绕物价的热词最多,房价、CPI、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收入分配、限购令和最低工资等等。关于民生问题的热词所占舆论比重迅速上升。舆情走势在两会期间持续走高,民生利益诉求明显。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正面临诸多比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等问题,而这些也是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2011年两会网民最关注的几大热点话题。 加大保障房建设,公开透明分配。 住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网民议论热烈。从论坛发帖内容来看,房价成为最受百姓关注话题,网民普遍认为房价过高,舆论主要矛盾指向我国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认为该行业现状不尽人意。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网民议论的焦点,在如何实现保障房的建设及如何公平透明分配上。网民“向北方”说。保障房的分配机制必须公平公正,只有严格落实“问责制”,才能让 保障房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提出了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达到1000万套,众多无房群众心中燃起了在保障性住房中安居的希望。这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社会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也更进一步。 稳定物价,严防通胀。 在过去的一年里,物价持续上涨,连学校这块市场也感受到物价上涨情形的严竣性。学生们省吃俭用,市民勒紧裤腰带,公众对这一现象充满了忧虑,频频上网抱怨。这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今年的“网络两会”调查中,“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字眼被频频提及,呼吁国家实施强有力的措施稳定物价。中国政府确定抑制通货膨胀为今年首要工作任务。本次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此出谋划策,写了很提案。 提高收入,增长工资 受物价持续上涨的影响,税收和GDP也不断增长。网民对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建设和谐社会也能从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出来。政府也展开了一些收入分配改革的试点和探索。今年两会上,提出国家要研究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的起征点,从而提高群众的收入,这将实实在在让群众得到实惠。 通过舆论引导国家、政府的经济工作,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有效手段。国家利用这些方法,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 除了政治、经济外,网民也对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入学难、择校费、学术造假时有所闻。百姓盼望国家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真正做到教育公平,“有教无类”。“异地高考”的舆情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从侧面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公。2011年3月6日,教育部部长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主要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国家一定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有可能成为我国高考制度上的重要里程碑。无论从何种方面,都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基础。 放开二胎政策,争论最激烈 今年两会上,另外一个焦点:放开二胎政策。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隐忧已经逐渐显现。伴随着老龄化的出现,医疗、社保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否应该适时调整一直是网民和媒体关注的对象。这一话题迅速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支持放开二胎政策的网民超过一半。国家计生部门对此进行考虑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舆论虽然对任何人都没有强制性,不能代替行政权力机关的发号施令。但它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公众的意向作出道义上的判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政治的发展;舆论反映人民的生活现状,并提出经济要求,引导国家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发展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生产、生活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的发展;舆论促使有关部门对我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优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发展;通过舆论,认识到我国生育政策的不足,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 当前,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宽泛化,是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呈现多层次的复杂状况,网上信息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有些网民已不再满足于网上就事论事,而是通过网上调查等方式,形成网络舆论与现实相呼应。少数商业网站参与热点事件炒作。少数媒体热衷于从网上寻找新闻,炒作社会热点,借以提高知名度。面对这些复杂现象,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舆论是把双刃剑,要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如何正确对待舆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我国新闻媒体任重道远,媒体不是局外人,媒体是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参与者、建设者,它不仅要引领先进文化,担负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又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舆论平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29135c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