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舆论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2-12-27 22: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舆论:是群体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表达方式。这种表达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具有自身期望目标的社会意识的

集合,舆论的期望目标往往扎根于群体自身的切身利益或兴趣之中。舆论具有客观自在性。 2、舆论的共同点

1)舆论不是官方的观点与意见。

2)舆论是群体的行为,这种群体可以是集团、阶层、组织和地位相近的非组织群体。

3)舆论所表达的意见都是针对某种事件、人物、现象和问题的,没有针对性的舆论是不存在的。 4)舆论是通过自由表达和传播来实现的。

5)舆论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期望对于事态的发展给予一定影响。 3舆论的不同表现形态

1)根据舆论的强烈程度的不同,分为: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2)从舆论的表现形态方面,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和舆论的畸变形态。 3)从舆论主体的行为方式角度,分为:社会传闻、会议讨论、理论争鸣、艺术鼓动和示威游行。 4)从舆论传播是否以媒介为载体的标准,分为:媒介形态和现实形态。

4、饱和型舆论:是指舆论在某一点上和越过这一点后,外在信息的输入不再对舆论主体产生正向作用,而是引起主体的逆反心理。 5舆论的现实形态

1)议论;

2艺术形态的舆论——民谣; 3)付诸行为的舆论——聚众; 4)舆论的畸变状态——流言; 6、舆论的要素

外部要素:舆论的数量、质量、强度、持续性、功能性表达(对客体的影响) 内部要素:舆论主体、客体、自身。

7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是舆论形成的标志,是意见量度标准。

8舆论的质量:指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分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

9舆论强度:是指舆论主体诉诸一致的坚定程度,表现为一定人数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的明朗指向。

舆论强度两个公式:P·TU=K(常数) 1 SU 2

P(社会结构性压力)T(公众的关注热烈程度)U(社会心理承受力)K(常数)S(公众的舆论强度) 1)表示:UPT的乘积,呈正比例管理。 2)表示舆论强度与社会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

10社会结构性压力:是指某些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如经济滑坡、物价上涨、自然灾害、治安问题或政治、文化观念等社会因素,对社会上一部分或全部人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

11舆论功能表现的方面:1)信息功能(2)指导功能(3)沟通功能(4)监督功能 12舆论的民主政治效应主要表现的方面

1)舆论影响政府权利的存在形式 2)舆论维护和促进国家权力间的均衡 3)舆论影响政治决策 4)监督功能是舆论民主政治效应的主要表现 13日常生活道德舆论的特征

1)道德舆论具有群体性 2)道德舆论具有约束力 3)道德舆论具有渗透性 14舆论产生的原因

主观原因:需要、团体心理和从众行为、风俗习惯和宗教情感; 客观原因:客观环境、政权机构、大众传媒; 15大众传媒对舆论的产生的作用P65

1)提供舆论客体 2)讨论平台 3)引导形成舆论

1




16舆论场

17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1)问题、事件的产生引发议论 2)意见在舆论领袖带领下的互动与整合 3)权力机构、大众传媒促成舆论的形成 18舆论领袖

19当代社会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P85

1)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舆论 2)舆论质量的提高 3)舆论的敏感性加强

20谣言:针对某个公共事务即有社会影响的社会的或自然的想象所形成的不正确的议论。

(奥尔波特)R=i×a(谣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谣言的特点:1)谣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

2)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通过谣言渠道来寻求信息。

21网络舆论的特点P99

1)形式崭新、现状复杂的舆论主体 2)五色杂陈的舆论客体 3)复杂多变的舆论自身

22网络流言的种类:闲话性流言;侵权性流言;恐慌性流言

23大众传媒影响舆论的主要方式1)宣传(2)新闻策划(3)议程设置 24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要注意处理好四种关系

1)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与加强舆论监督的关系 2)正确处理强化中心与照顾一般的关系

3)正确处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性与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关系 4)正确处理新闻舆论与群众舆论的关系 25舆论引导要从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1)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报道,要选取那些积极角度的信息进行引导。

2)对于危机事件,尤其是一些自然或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应该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的原则,切忌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猜测性报道。

3)对负面报道要谨慎选择和编排,切忌只合不整,使负面新闻过分集中,产生不好的导向。 26舆论引导的前提和目标

前提:舆论引导需要有首重观念;舆论引导需要遵循新闻规律;舆论引导需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目标

27:公众人物舆论引导的原则

1)树立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意识

2)强化公众人物的组织观念意识和形象修复意识 3)增强公众人物的危机公关意识

28舆论测量方法:直观的舆论考察;科学的民意测验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625669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