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doc

时间:2022-10-13 18:5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采桑子重阳写作背景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革命时代背景下、作者个人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重新出发的诗作。行文有借鉴古人作品并升华之处,诗作容易体会和理解,可以快速成诵,也能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哦。

从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的修改谈炼字

《采桑子·重阳》最早作为《毛泽东词六首》之一正式发表于19625月号《人民文学,当时标题为《采桑子》196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收入此词,标题改为《采桑·重阳》

据有些资料披露,这首词正式发表前有一稿。把两稿对照如下 修改稿 原稿

人生易老天难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岁岁重阳。 不似春光。 今又重阳, 胜似春光。

战地黄花分外香。 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年一度秋风劲, 人生易老天无老, 不似春光。 岁岁重阳。 胜似春光, 今又重阳,

寥廓江天万里霜。 但看黄花不用伤。 (见龚国基著《毛泽东与诗》210)

1 3


《采桑子·重阳》的定稿与未定稿相比,除了上下阕颠倒以外,还有两处较大的修改:一是"人生易老天无老"改为"人生易老天难老";二是"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从这几处的修改,可以看出炼字的功夫。

一、上下阕颠倒后,意境和结构都大不同了。开头就用一个深刻的哲理奇峰突起:"人生易老天难老";紧接着扣题,虽然"岁岁重阳",但是今天的重阳可不同了,是在战地,感受分外深切。这样由思绪到黄花再到秋风,最后飞到万里寥廓江天。全词由无边到眼前,再由春光到无边,结构上曲折起伏,又完整绵密。

二、"人生易老天无老"改为"人生易老天难老",改动一字,但是思考顿深。"天无老"是肤浅的直觉,"天难老"反映了对宇宙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的深刻认识。"人生易老""天难老"之间,又包孕了对有限与无限而辩证认识(若干个有限组成无限,而又永远到不了无限)

三、"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不用伤"是有伤而不伤的自我解脱,"分外香"是用心去感受从未有人感受过的境界。很多分析都去联系此时毛泽东此时的处境和心情,其实用不着;这两个句子一比较,高下立现。

其实,诗词中的"炼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炼意"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词的意境。"炼字"必须以"炼意"为前提才有价值。""是出墙红杏,""是满园春色。因此无句无篇也就说不上炼字。只有篇中炼句,句中炼字,切合题旨,切合情景,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

2 3


出来的字才能真正灵光四射。《采桑子·重阳》的定稿在未定稿的基础上作了几处改动后,单独看改动之处,可能觉不出有多好,可是如果把改动之处放到整首词中来看,再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仔细品味,词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感人至深了。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0xx10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推荐阅读:采桑子重阳创作背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重阳节茱萸是什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5b1c97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