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人在陶冶情操上的及诗与书结合对人才学的影响

时间:2023-01-11 01:03: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词对人在陶冶情操上的作用意义 及诗与书结合对人才学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诗词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积累从《诗经》时代开始,延续了数千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同时,中国也形成了同样独一无二的“诗教传统”。诗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与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鲜明个性。此后,这种诗教传统历经数代而不衰,源远流长,滋润了一代代的中国人,涵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人生品位,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世代传承,陶冶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情操。

诗词之所以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首先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美的感受,提高我们的审美品味。这种美包括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和意境美。黑格尔曾说:“诗的对象是精神的无限领域,它关心的是精神方面的旨趣。”(《美学》第三册)从欣赏的角度说,诗词被欣赏,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它的美和它的感染力。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诗词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张力的文字;诗词的语言精炼而又含蓄,短短几句诗里面包含着一片异常广阔的天地,言有尽而意无穷。诗词的结构也是一种美:分行排列的整齐美,阶梯式诗歌的错落美,长篇叙事诗的铺排美,某些诗歌因复沓而产生的回环美。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十分讲究对称美,这从字数、句数、分章、分阙都可以看到。它们犹如建筑物,具有均衡美;而且个中又有变化,并不流于呆板。别林斯基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们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形象是意境的基础,诗词所创造的是美的形象。无论是“明月松间照”的空明,还是“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无论是“寒蝉凄切”的悲凉,还是“大江东去”的壮阔,无一不给人塑造出一副美的形象。最妙的是意境之美,几个简单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就给人以意境之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只是几个名词的叠加,却有着多么耐人寻味的意境!这几种景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经组合就传达出一种苍凉的意境,因此这几种景象在这里也变成了主观的,他们是诗人眼里心中的景象,是他所感受到的,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这几种意象连缀融合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高远的艺术境界,给我们以美的感受。

诗词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还因为诗词用充满感情或思想而又富有韵律的文字使人感到共鸣,从而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使人谈吐不凡,情趣高雅,陶冶性灵,治学修身。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阅读古典诗歌可以使我们日渐浮躁的心趋于平静。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令人动情之处往往就在细微之中。而这些细节往往是眼里有、心中无。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些细微的美,而有了古典诗词的一一“点拨”,我们就会观察到更美丽的生命,体验到更细腻的情感,从而使有限人生变得无限丰盈。在读诗词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有种幡然醒悟之感,仿佛诗中所描绘的恰好触动了我们的某根心弦,让人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之感。“腹有诗书气自华”,经过诗词的熏陶,我们会产生一些由内而外的书卷气味。诗词就这样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文化的积淀,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味。

此外,诗词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先,乃至于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品格,传承中华的精神,引导我们的价值取向。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伦语泰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伦语阳货》)把诗歌看成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重要思想武器。他又说:“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伦语为政》)“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由此可见,他是以修身教化为说诗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温柔敦厚的品格。曾子用《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子贡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名作为修身格言,借以砥砺自己的品格,都得到孔子的嘉许。这些诗词中的精神就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诗词在对人陶冶情操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诗与书结合更是如此。自古以来就有“诗书一体”的说法。一个人才学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其诗书水平的高低之上。诗与书可以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书在诗中修炼,诗在书中升华;而诗书水平上的提升也增进了一个人的才学。

世界上任何一种流传至今的文字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延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中国作为文明成果之一、以独有的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无疑更多地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而这种承载从历史上来看是由文化的精英——文人来完成和延续的。因此,书法从传统意义上讲更是文人的书法。诗书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身份的最好标签。诗书也就成为了衡量一个文人才学素养的标尺。

谈到诗书一体,古来诗家、书家很多,如李白、苏轼、陆游、黄庭坚等等,从众多的古代前贤身上不难看出诗书水平高低的先决条件就是其人才学的高低。正所谓学书“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诗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诗词教与学的过程,更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传承的过程。从传统中走过来的书法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遍览历代碑帖,择其所好手摹心追;在对历代碑帖研习的过程中,常年进行大量的临写。然而这绝非单纯的技巧锻炼,读帖更加重要,要在思考中去探究古人的笔意、结构和章法,欣赏领略其中的"趣、理、势",使己心通古心。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书法上的训练,更多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才学的精进。正是基于此,诗书一体才成为可能。

冯骥才曾经这样评论书法家张虎:“他的诗歌句句如书法,他的书法字字皆诗歌。诗自清雅,书亦潇洒,书尽随意,诗逞自由。这书法遒劲的用笔不正是他诗歌的风骨,这诗歌醇厚的意味不正是书法的底蕴?于是我明白了张虎书法中哪来的那种超出笔墨功力的高超?故而这里,好诗,好字,还有好砚,会同一处,珠联璧合。字生诗,诗生砚,砚生字,宛如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相生相颂,相映成趣;文化之美,意味无穷。” 雨如在解读诗人书法家郭庆华中曾这样说过:“对于诗词,以印刷体来读,我们只能感受到词句间蕴藏的才华的展露与情感的流动,是一种尚需我们通过思维进一步将其形象化才能更深切体味的美;然而以笔墨书写诗词,在书写的过程中,诗人才华的展露与情感的流动是受诗词本身蕴含的情感节奏引领的,书写的过程也是形象的笔墨神韵与诗词的情感节奏合二为一、相互融合的过程;可以说,品读印刷体诗词作品,是在欣赏独奏,而欣赏诗书一体则是在欣赏合奏或者是交响乐。”通过他们的解读,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书一体,诗书结合都要依托于诗人书法家的才气。诗与书的结合是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诗词与书法就这样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让我们得到了才学的增长,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塑造。

读诗既可陶冶情操,启人智慧,又可感悟哲理,引人深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91ece5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