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赏析

时间:2022-03-25 04:14: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渡荆门送别》赏析

枣庄市吴林中学 王朋 277300

【原创诗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性格高傲不羁,喜欢游历,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素有诗仙的称誉。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25岁出蜀时所作,也是青年李白第一次远离故乡,从此开始他的游历生涯。此次诗人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一直驶向荆门山以外的楚国故地。诗人兴致勃勃的坐在船上,纵情观赏沿途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景色在诗人的眼里不断的变化,待船过荆门时,视野豁然开朗,另一番景色映入诗人的眼帘。

【句段解读】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离开蜀地,乘船远行到楚国故地游览时写下的作品。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送别诗。

首联诗人紧扣诗题,交代了自己的行踪和这次出行的目的。诗人乘船经巴渝、出三峡、过荆门山,不远万里一路走来,进入楚地后,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变得开阔。随着船的行进,群山渐渐被抛道了诗人的身后,并最终从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坦空旷的原野。诗人站在船上,放眼眺望,尽情地欣赏着两岸景色的微妙变化。只见滚滚的江水奔腾远去,仿佛流向荒漠辽远的旷野之外。颔联诗人在平视的镜头中分写山和水,四个动词,用得贴切入微,极具艺术概括力,不仅将静止的山峰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同时也展现出长江的磅礴的气势,可谓逼真如画,意境辽远。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诗人雄健的笔力和壮美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青年李白蓬勃的青春朝气和他纵情山水的开朗喜悦之情。如果说颔联是写诗人的远望之景,那么颈联写的则是诗人的近观之景。前句写诗人夜晚俯视江面所见,映入江中的月影,在平静的水面上,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后句写诗人白天仰望高空所见,云霞叠起,变幻无穷,如同海市蜃楼一样绮丽。这两句融汇了诗人兴奋喜悦体验下所触发的艺术灵感和奇妙想象,画面形象瑰丽,给人以新奇之感。

尾联点明题旨,呼应标题,诗人的情思由壮美奇丽的 楚地景色一下转到了故乡水的身上,说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到此,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怀,实际上诗人在写自己对故乡的依依不舍的感情,毕竟他这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去远游。游子对故乡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几经铺垫,在最后才道出,从而收到了言有尽而情无穷的艺术效果。

【写法归纳】

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诗人寄情与景,借景传情,将浑壮豪放的气势蕴涵在声调格律之中。既能注意时空的变换,从大着笔,又能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别出心裁。

【拓展延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的是船过荆门后诗人看到的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汉江临眺》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尽管这些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所体现的情趣与《渡荆门送别》不尽相同,但它们所构造的艺术境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b259f9aef8941ea76e05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