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律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第一阶段:20一一40年代为第一个时期。 主要是“三一律”理念的介绍,以及运用“三一律”理念指导戏剧的实际创作。 如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提到外国戏最讲究的“三种联合”,三种联合原名The Law of Three Unities,当译为“三一律”。三“一”即是(1)一个地方,(2)一个时间,(3)一桩事实。” 小说家茅盾谈到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创造》时说:主义戏曲的‘三一律’来写。故事发生于早晨一小时内,只有两个。”“当时我戏用欧洲古典地点始终在卧室,人物只有两个。 第二阶段:是解放后到文革结束这段时期。这一阶段,对“三一律”的接受带有鲜明的阶级意识。 陈清的《古典主义怎样为‘四人帮’所盗窃》也不是专门研究“三一律”的文章,而是在剖析“四人帮”所主导的文艺问题时有所涉及。陈清认为:无论“三一律”也好,“三突出”也好,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们形式主义的一面,没有看到它们形式主义中所包含的政治目的,可以说还投有抓住向题的实质。在政治上两者都是为封建王权服务的,“三一律”的核心是为了适应王权的需要,适合封建宫庭的文艺趣味。②陈清在文中将“三一律”置于阶级的视角之下进行考量。 在中国现代戏剧中的运用 一.《群猴》 《群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依据“三一律”规则创作的戏剧,讲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某镇一镇之长家中发生的一出闹剧。国大代表选举前夜,国民党各个派别都要到镇长家争取票数,而在争取时每个人都用尽了手段,最终惊动了警察大家不了了之一时间(选举前某夜)、这部戏一共有七个角色同一地点(镇长家中)和同一事件。整部戏就是围绕着同(争取国大代表选票)。每个角色都有其带有自己派系特点的鲜明性格,比如孔家财大气粗、军统目中无人、三青团粗暴直接等。 二.《雷雨》 这首先表现为“情节整一”。从故事上看,剧本涵盖了周、鲁两家前后30多年的恩恩怨怨,在出场的八个人物中的任何两个之间,都彼此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关系。 运用“时间整一律”,对整个戏剧的发生时间进行了极度的压缩。《雷雨》中存在着三个时间,一个是序幕中提到的时间“今天是旧历年腊月三十”,跟着就进人到对“十年前”的倒叙当中。一个是剧作的情节时间,从第一幕开始时的“上午”、四风等待妈妈,一直到第四幕开始时的“当天半夜两点钟”、三个年轻人先后死去,这几段情节时间很短,绝对不超过24小时;最后一个是剧中故事发生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周朴园对侍萍的始乱终弃直到他们的再次见面,这中间有三十多年的跨度。曹禺运用倒叙、层层铺垫等艺术手法将其间发生的事情浓缩在一天之内交代完毕,既清晰明了,又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地点整一律”第一、第二、第四幕都发生在周家客厅里,第三幕发生在鲁家。曹禺并没有格守“地点整一律”,而是做了点场景的变化。那么他为什么要多出“鲁家”这个场景呢?因为这出戏剧需要一个伏笔。周萍一定要在离开前到鲁家见到四凤,而繁漪又“追”到鲁家反插了窗户。整部戏在最后揭秘之前,需要做一个更高的铺垫以便到达高潮。总之,“三一律”的发展己变得不再严苛,出于剧情合理发展的需要,对剧本进行一定的场景或者时间突破和发展,既能保证主要事件在主要场景的矛盾突出化,又做出了一些变化让观众不会审美疲劳。 “三一律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运用” 《天下无贼》就是一个佳例,除去主要人物在上火车前的活动,影片的大部分空间都在一列运行的火车内,时间限定在从甲地到乙地的一段时间内,事件只有一个:偷傻根的钱。围绕事件的主要人物有傻根这个憨厚老实的淳朴娃,有打他主意的偷盗团伙,有竭力保护他的贼夫妻王薄、王丽,有秘密逮捕盗窃犯的便衣警察。有偷的就有阻止偷的,有正义的就有邪恶的,有明白的就有糊里糊涂的,最后王薄为了保护傻根惨遭偷盗团伙的杀害,又应验了影片前面的那句“人怎么可能比狼还狠心”。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小小的车厢内上演,在小小的车厢内落下帷幕,有始有终且不乏人情味。最后,运用“三一律”组织结构的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表现深邃的人性主题。 电影《风声》讲述的是一个日本特务机关长武田因为冒犯上司将被遣送回国,因不愿以戴罪之身回国而使家族蒙羞,他准备利用五天时间迅速破获潜伏在伪军司令部里的中共谍报员“老鬼”。由于他的急功近利,时间地点情节都被加速凝聚。而一个地点“裘庄”古堡,更是催化紧张情节的聚焦点。在这个狭窄空间里,“老鬼”只能凭借其智力制造混乱以便乱中取胜,栽赃嫁祸自然是家常便饭,白小年因笔迹问题被酷刑逼死就是“老鬼”的牛刀小试;传递信息采用多通道多形式以确保万无一失,牺牲自己掩护另一谍报员“老枪”出去、书写于自己的内衣、用莫尔斯电码缝制在女友的旗袍上。在整部电影中,五个人,五天时间,集中在一个叫裘庄的古堡内,开展了一场刑讯与反刑讯的斗争。这个富家购置的地产“裘庄”便是与外界隔绝的全封闭的“密室”,谍报人员驰骋谍海的广阔战场迅速浓缩到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一切外援与情报传递通道都被切断,有限的外部条件立即激发了谍报人员潜在的内部智力。由此可见,将三一律这种古老的戏剧手法运用在电影中,是电影人对画面叙事方法的另一种突破。“三一律”所带来的是一种朴素的张力美与细腻的镜头语言融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e95ba8e518964bcf847c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