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2-07 02:4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吕晓青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21



摘要:根据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发展需要,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工作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事业单位财务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财务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旨在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我国各事业单位各种活动的计划与开展都离不开其财务管理体系的支持保障,财务管理科学性对于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事业单位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上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这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影响了其公共服务的水平,甚至降低了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根据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对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难题

(一)缺乏财务财务管理意识

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由于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其发展的最终目标以经济利润为主。与此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是以经济利润为基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将其摆放企业发展重中之重。与之相比,事业单位不同的是,其资金都来源于国家,其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大多数只是出于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需要,以便正常行使单位职能作用。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大多数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其重要性得不到正确的认识与关注;另一方面,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事业单位存在大量忽视内部控制重要性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县级基层单位。这导致相应工作人员内部意识严重缺乏,从一定层面上制约了事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二)缺乏科学的外部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

我国的事业单位由于对市场经济下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够充分,大多数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单位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行使职能的需要,缺乏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对于长期采用行政管理体制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缺失或者形同虚设,无法对单位内部人员和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事业单位管理上相对来说较为独立,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处于真空状态,大多数是局限于概念监督层面,无法对事业单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监督。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大部分源于这两方面。首先是基层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工作的不重视,在执行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财务预算对事业单位的激发性作用;其次,资金管理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并且在资金管理的使用环节仍存在着不符合要求的违规现象,公款挪用和私自占用问题难以杜绝。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下,事业单位受到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影响,面临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思维束缚的影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出现队伍老化的弊端,尤其是高素质水准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足。一方面在某些事业单位中,制度的执行人员综合素质有限,缺乏执行能力,这就会使得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混乱。同时,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尚未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甚至存在滥用权力违背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现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制度所具有的约束力,尤其是对其他员工的行为约束。

二、关于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

本文认为,我国事业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经营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一套科学可操作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对单位财务内部合理掌控,从制度上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保驾护航。一个可行性高的财务制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首先需要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其次需要具备优化处理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能力,达到对同等级和不同等级的内部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并且根据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建构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内部财务控制程序的合理划分。此外,同样需要监督和检查的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有效的督查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和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法规条例

新《规范》作为经济新形势下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指导文件,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具有非凡的意义。但是,由于该文件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论指导,在对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实务操作指导方面没有具体性的说明,在具体运用中仍然需要不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这就导致大多数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管理机制时出现茫然的现象,面对大框架不知道如何进行具体的构建与应用。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需要继续健全并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估的目的、基本准则、范围与内容、评估方法等各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通过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才能为事业单位构建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三)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只有对财务管理足够重视,才能更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事业单位首先需要提高的是财务内部风险意识,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这需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树立合理的风险意识,正确地认识风险、管理风险,提高预测风险的精准性,以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其次,我国的事业单位需要建构与其职能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按照该机制的标准来约束和监督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一定程度降低单位出现不良行为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人员考核,严格入职标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定期组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分类分期分批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研讨班,组织各级预算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及单位领导进行研讨,注重提升财务人才队伍的水平,从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意识上提高管理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重要性的认识。最后,事业单位应该进行根据不同的主题季度财务会审,明确每个季度会审的检查重点,在会审前需要讨论详细的方案,在会审后则需要以书面通报的形式汇报会计工作的重点情况、各项财务制度完善进度和执行情况等,并根据报告指出的问题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整改意见,及时规范会计行为。




(四)建立财务管理考核体系

为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在具体运用中落到实处,我国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有利于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情况的掌控,在发现问题的同时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完善措施。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和执行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此外,科学财务管理考核体系也能够保证财务管理体系在公开公正合理的环境下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结语

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识到目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事业单位的制约,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在正常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该领域的具体法规条例,完善相应的评价考核制度,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内部财务管理意识,从不同角度入手,确保事业单位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30e2d3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