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大同思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也是康有为戊戌维新运动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超时代的空想性。康有为以敏锐的感觉、深沉的思辨、为的中国芸芸众生悬起了一盏彼岸的标灯,这便是其《大同书》。然而社会上对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提出了质疑。 一 有人说康有为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对于这一看法我们有待与商榷。大同思想是康有为社会政治思想体系中的最高境界,是康有为长期苦苦追寻救国救民之策的结果。《大同书》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大同思想是在吸收了前人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思想来源甚广,正如康有为自己所说是“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之新理,穷天人之积变,搜合诸教,披析大地,剖析今故,穷察后来”而成。[1] 大同思想来源虽十分广泛,但其根基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康有为最初正是受了《礼运》启发而萌生了大同思想。康有为“三世说”理论中的太平世就是大同世界。康有为是清代今文经学复兴以来的集大成者,他将今文经学的“三世”理论与《礼运》“大同”、“小康”学说相糅合,把《公羊》的“升平世”说成《礼运》的“小康”,把《公羊》的“太平世”说成是《礼运》的“大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三世说”理论。除受今文经学影响,康有为的大同思想还明显地吸收了陆王心学、佛学、经世学派的某些思想因素。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之所以远远地超过他所处的时代,西学对他的影响也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出游香港、上海,开始接触西学,“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3“]购《万国公报》,大攻西学书,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人游记,皆涉焉。”[4]广泛的涉猎西书,使他大开眼界,同时环游世界的漫长苦旅使他亲身接触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新的见闻、新的思考给他的思想大厦不断添砖加瓦,大同思想最终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并最终写成《大同书》。康有为理想的大同社会,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是资本家赖以剥削工人的根据。在康有为看来,不改变私有制度,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机器如何精巧,社会保障措施如何完善,想要实现大同,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资本家具有剥削性。康有为认为,私有制不仅会带来贫富不均,而且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因而康有为提出了大同社会,并且康有为所说的大同社会,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社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依据计划进行。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成为一种快乐 康有为虽然没有提出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但康有为认为的大同社会,机器日益精巧,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去享受生活的乐趣,但他至少把大同社会的劳动看成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完全不同的,不是被迫的,不是为资本家,而是一种自觉的快乐的事情。因而说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是片面的。是没有深刻理解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如果一定要把《大同书》的意义限制在康有为所处的那个时代之中,强调它的局限性,似乎有失公平。 二 在世界上,由许许多多被称为空想的社会主义者,从托马斯·莫尔到康帕 内拉,从摩莱里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的理论、学说,大多是粗糙的,特别是对未来社会的探讨,很少系统性、完整性,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但康有为则不然。他的《大同书》其系统性、全面性、深刻性,都远远超出了那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康有为的大同社会,没有任何假托,,而以天下为己任的严肃态度,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中,预见到了实现大同社会的必然性、长期性、曲折性.系统构想了大同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结构、生产与交换原则、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婚姻及人类自我延续的形式、文化形态、道德标准以及大同社会的发展过程。尽管他的思想表现了某些幼稚、荒唐、自相矛盾甚至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他的大胆探索和精深思考所表现出的思想,使《大同书》显示了独特的魅力。他的大同思想,不仅一般地阐述了共产主义原理,而且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远远超出了前人。其国家消亡的思想,废除家庭的思想和平等思想的精辟阐述都闪耀着康有为思想的光芒。就以平等思想为例平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民主制虽然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每一个有参与政治、管理国家的权利,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这种平等仅仅是形式上的,带有的虚伪性。因而,只有废除私有制,使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实现平等以后,才使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变为事实上的平等。然而诸多思想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平等绝对化,把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但说成是平等的乐园。康有为主张废除私有制,农工商各业归社会公有,同时又认为,即使大同社会,也不会有绝对的平等。大同社会实行工资制,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公务人员,都领取不同等级的工资。这种工资差别,是社会对个人学识、才能、贡献的确认。即使在养老院中,也有等级,待遇有别,表示社会对有较大贡献者的奖励,以资劝诫,激励后人。这就有与诸多思想家有本质的区别。。 三 康有为描绘的令人神往的大同社会,怎么能实现这一理想?例如,怎样实现大同?如废除奴隶制度?由谁来废除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康有为无法回避,因而,他有构筑大同社会蓝图的同时,也探讨了走向大同的道路,这便是民权主义的道路。 康有为认为必须建立普遍的充分的民主制度,保障民权,发展民权,只要“民权日盛”、“民主日多”,人类离大同社会就会越近。而要发展民权,首先是发展女权,使男女平等,各自独立。他甚至把发展女权看成是废除私有制,废除家庭,废除国家的关健。他说:全世界人欲去家庭之累乎,有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去私产之害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去种界之争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此天予人之权也;全世界人欲致大同之世、太平之境乎,在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始,此天予人之权也。康有为把兴民权视为走向大同之路,因而在《大同书》中反复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等资产阶级曾经大肆宜传过的论。也许因为这一点,有人把他的大同思想视为改良主义或空想社会主义。大同思想是人类智慧大树上的无果花“,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5]瑕不掩瑜,大同思想虽有其不足之处,但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尽管大同之说在近代是一张过于虚幻的画饼,但作为智慧的明灯却永放光芒 应当指出,人类对大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因而,人们似乎不应苛求古人。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都无法告诉后人走向共产主义的具体道路和具体方法。如关于国家消亡问题,列宁就说过: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至于消亡的日期和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只能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又如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问题,列宁也说过:至于人类社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办法达到这个最高目的,那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康有为的贡献,不仅在于完整地、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大同社会蓝图,而且对如何实现大同社会,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思考。所有这些,都是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望尘莫及的。 [5]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3851d100a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