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中的爱情赏析

时间:2022-10-10 14:0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恨千年 佳篇流芳

---凄美深婉的帝妃爱情故事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每当我读这首长诗心中不由的万分感慨,认为这是一首感人的爱情诗,是作者的才情自然流溢的结果。也许创作之初,作者确乎有过讽谏之意,但是随着行文的发展,笔下的文字逐渐脱离了作者的控制,于是绝好的讽喻之作就变成了不朽的爱情史诗。

一、爱情悲剧

李隆基是那样深爱着杨玉环,可就是因为他投入的感情太多、太炽烈,以至不愿分心去处理政务而导致了政治腐败;正因为他无限度地赏赐爱妃及其家族,又导致了对民众的残酷盘剥;正因为他与杨玉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才会沉溺于歌舞声色……他的爱毁灭了他们的一切,包括他深爱的贵妃。杨玉环也深爱着李隆基,可她

付出的爱越多,李隆基就越沉溺于爱河而无心朝政;正因为她能歌善舞、才多艺,才使同样才华过人的李隆基对她更为欣赏而沉浸于音乐和舞蹈的世界;正因为她受宠至深,李隆基才会对杨氏家族备加垂青……她的爱毁灭了她自己,她是被这炽烈的爱所引发的政治大火焚毁的。当爱情本身造成了死、造成了爱的毁灭,而悲剧的受害者正是悲剧的制造者,这难道不是爱侣最大的悲哀吗?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一部分的爱情生活,不能不受到时代、阶级出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制约和影响。即使是至尊至贵的帝王后妃,也不可能为所欲为而不受历史惩罚,那种超越时空、历史条件、经济地位等诸因素制约的永恒的爱情是不存在的。但是,这对于在爱中的情人们,却不能不是最大的悲哀。白居易对这种现实深感不平,因为他自己就是迫于门第观念而不得不与心爱的女子分离。所以,诗人在诗中极力渲染李、杨的深情,并舍弃了当时社稷动摇、政局危殆、生产荒废、民生困苦的社会背景以及诸杨集团的种种恶行,淡化了社会实际需要,以突出李、杨之爱的真挚和圣洁。诗人不满足于李、杨实际的爱情悲剧,而是用了很长的篇幅又构制出一个蓬莱仙境的神话,死去的杨玉环仍然那么忠于爱情,与人世间的李隆基相思相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对持久的爱情的向往。可情虽在,人难聚,又造成了更大的悲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也是普天下所有追求美满爱情而又被迫分别的有情人共同的悲哀!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白居易,他与湘灵的交往成就了诗人年少时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这段爱情却没有带来完美的结局。作为一个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诗人,娶一个农家的女孩为妻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即便是再深厚的爱恋,也无法抵挡世俗的明刀与暗箭。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时值三十五岁,正是壮年,


本应娇妻相伴,幼子绕膝的年纪,诗人却沉浸在爱情理想的幻灭中。所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仅是诗人由李杨的爱情生发的感慨,也是对自己爱情愿望的诉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仅是李杨的“长恨”也是诗人自己的“长恨”

二、人生悲剧

不难看出,《长恨歌》中除了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和感叹,更包含着乐极生悲、人生无常的巨大怅恨。李隆基和杨玉环,处在荣华富贵的顶巅,然而富贵生惨毒,欢娱变死别,生出了无休止的精神刑罚式的思念。李、杨的身份是皇帝和贵妃,这在封建社会中可说是至尊至贵,应该享有绝大的自由。然而他们无法脱离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去追求永恒的爱情。人的天性总是追求着完美、幸福,是力图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自身,以摆脱不幸的现状。但是,物质的世界按其本性来说又是永无止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这就注定了人类在这种永恒变化面前常常因为自身的局限和过失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个体在被现实残酷玩弄时是如此软弱,人生竟是如此的艰辛和不如人意。人类所执著追求的理想事物或情感,往往求而不得、得而复失、失不复得,从而陷入无尽的怅恨和悲哀之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白居易对个体生命情感总是被迫服从于社会历史进程的要求的人生悲剧的感叹,一种对个体人生存状态的无尽的悲悯和叹惋。 我认为,《长恨歌》流传千年而不衰,得益于它所描写的凄美深婉的帝妃爱情故事,世间唯爱至美,动人心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17a31514791711cc7917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