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时间:2022-05-29 15:28: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xxxxx

安全培训试题(共计100)



部门: 班组: 姓名: 分数:



.单项选择题(每题4,共计20)

1.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 )的方针。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

A.批评 B. 教育 C.辞退 D.罚款

3、国家实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 )的法律责任。

A.企业法定代表人 B.操作人员 C.安全管理部门人员 D.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4.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B.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下列安全生产问题,应该责令限期改正的是( ) 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多项选择题(每题5,共计25) 1.安全标志中的不同颜色的含义是 1)红色是表示( )

A.禁止 B.停止 C.防火; 2)黄色表示(

A.警告 B.注意 C.停止 2. 火场逃生的方法有(

A.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B.遮盖护身 C.寻找避难处所 D.打电话求救 E.被迫跳楼逃生 3. 安全生产的“三违”指的是(

A、违章操作 B、违章指挥 C、违反劳动纪律 D、违反法律法规知识常识 4.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建议 B、批评 C、说服 D、检举 E解决方案 F.控告 5. 企业新职工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

A.厂级安全教育 B.车间级安全教育 C.科室安全教育 D.班组安全教育


.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题2,共计20)

1.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隔离灭火法。

2.静电电位可高达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可能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火灾,也能造成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3.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服从生产”的原则。

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备案。

5. 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作用所有装置(如安全阀、防护罩、灭火器、报警器等)总称安全防护设施。

6.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0%15.0%,也就是说,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5.0%,遇明火时,这种混合物也不会爆炸。( )

7.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先开气、后点火的习惯。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1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接到命令后才可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问答题 (20)

1. “四不伤害”指的什么?(10分)

2、为便于工厂管理,用于整理、清洁工作现场,使之标准化,并设立保持的规则,称之为“5S”管理, 分别哪“5s”?(10分)




答案:

单选题 D B D D D

多选 1\ ABC AB 2 \ABCD 3\ABC 4\BDF 5\ABD 判断 1-5 ×√ ××√ 6-10 √××√× 问答11)不伤害别人

2)不伤害自己 3)不被别人伤害 4)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2、第1S:清理 2S:整理 3S:清洁 4S:标准化 5S:自律

整顿 摆放 打扫 制定标准 不断改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c30bc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