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清 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这首古诗。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喜爱 2.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诵读这首古诗理解古诗大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节日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 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 ①指名读诗。 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1 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 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清明》,默写《清明》。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清明》所描写的场景。 学生活动: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合作学习,感悟诗意。 3、品味诗人情感。 4、背古诗。 《清明》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请你用“严”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后再填空。 ( )的后果 ( )的神情 ( )的批评 ( )的考验 二、填空 唐朝诗人( )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 ( ),( )。 ( ),( )。 三、读《清明》诗,回答问题。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但有人认为原诗啰嗦,完全可以在保持意思不变的条件下改成五绝: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你认为原诗好还是改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杜牧《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f4a2a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