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年味随笔散文 寻找年味随笔散文 岁月无声,光阴似箭。刚进腊月,城里大街小巷的店铺就开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了。正街的公路两边摆地摊卖对联的;卖鞭炮的;卖年画的;还有卖各种吃的、玩的等等排的满满的,吆喝声彼此起伏,顾客和行人络绎不绝。这些琳琅满目的年货,提醒着人们春节就要到了。 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到腊月,母亲就开始洗洗涮涮,把我们姐弟几个穿的旧衣服都干干净净地洗一遍,然后叠的板板整整地放在板柜里,等到过年时再穿。因为当时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差,父母干一年的活,只够填饱一家七口人的肚子,哪还有钱给我们买新衣服啊?那时,我是掰着手指头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我们才能吃上几顿好吃的饭菜,不信,问问七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是不是都有和我一样掰着手指盼过年的经历? 腊月是整个冬季最冷的日子,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每到最冷的这几天,条件好的人家开始杀年猪了,烀熟的猪肉味飘满了整个村子,馋的人直流口水。 在农村,过年除了杀年猪外家家还要蒸年糕,寓意是取其谐音,年糕——年高,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思,这是大家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愿望与期待。 母亲是村里做年糕的高手,做出来的年糕有一巴掌厚(一巴掌:手掌立起来高度。)如果技术不好,撒出来的.年糕不但薄而且还会夹生(夹生:不熟)。 要想吃年糕,首先要淘米。 晚饭之后,母亲到仓房里,拿出早就磨好的自家地里收回来的大半袋黄米,然后分别倒进大盆里,盆里填满清水,把黄米浸泡上,浸泡时间不能超过十二小时,否则,磨面是会糊箩。听母亲说,泡米有两点好处,一、蒸出来来的年糕颜色黄,;二、蒸出来的年糕筋头。 第二天,母亲早早起来,用笊篱把泡了一夜的黄米淘洗三遍,然后装进口袋,再拿到打米厂磨成面粉。 回到家后,母亲从碗架柜里拿出一盆昨天烀熟的红芸豆,放在锅台上,然后掀开锅盖,往锅里添上几舀子凉水,再把挂在墙上用高粱杆做的帘子拿下来放在锅里,母亲又舀来一盆水,把干粮布(干粮布:一种粗糙的纱布,易透气。)放在水里沾湿,再拧去水,然后平整地铺在帘子上,再盖上锅盖,撒年糕前的准备工作就算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点火,把锅里的水烧开,在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锅里一定要多添水,防止烧干糊锅。 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烧开了。母亲掀开锅盖,热气立马弥漫了整个厨房,母亲推开外屋门,热气源源不断地向屋外涌去,屋里很快就清晰了,母亲向灶膛里加了一块儿木头,灶膛里的火又熊熊燃烧起来,在撒年糕的过程中,灶膛里的火是不能停的,这是撒年糕中的一道关键程序,也是前面提醒锅里多添水的原因。由于热气的蒸发,帘子上铺的干粮布更湿了,母亲到屋里拿出来一个板凳,放在锅台边上,在把磨好的黄米面袋子搬到凳子上,打开袋嘴,然后到豆子盆里抓了几把豆子向满天星似的撒在干粮布上,(如果豆子多可以多撒着。)再到袋子里捧一捧黄米面均匀地撒在帘子上,一层又一层,只见热气透过帘子上的黄米面,形成一个又一个湿润的、黄黄的圆圈,貌似大海里的旋涡。撒完两三层薄薄的面粉就要撒上一些红芸豆,然后再撒面粉,哪里透气,哪里就可以撒面粉了,如此反复即可,眼看离锅沿只有一寸高了,这时,母亲停止撒面粉了,只见她把盆里剩下的豆子都均匀地撒在面粉上,然后盖上木头锅盖,锅盖的周围用抹布蒙上,防止跑气。看到锅盖上冒出的蒸气均匀了,也有年糕的香味飘出来了,这时就可以停火了,然后再等上十五到二十分钟就可以开锅了。 开锅之前,母亲用清水把饭桌抹一遍,然后放在锅台上,再用水瓢舀半瓢水也放在锅台上,找来锅铲子放在水瓢里,年糕出锅前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母亲就要开锅了,而我,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锅台边了。 母亲撤掉围在锅盖周围的抹布,然后掀开木头锅盖,只见一股特有的年糕香味立马弥漫了整个屋子。再看锅里,上面是一层红红的豆子,透过豆子大大小小不同的缝隙,露出来的是黄黄的、粘粘的黄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716049d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