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的主要特点是效法华彩妍丽的李商隐体,内容贫乏,思想空虚,缺乏真情实感,喜欢堆砌典故,卖弄学问,片面追求对偶的工巧、词藻的雕饰和音节的和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2、香山派 :又称“白体诗派”,以五代入宋的李昉、徐铉等人为代表,有闲适风格。 3、晚唐派: 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4、小令 : 散曲体式的一种,即独立的只曲,因短小而得名,元人又称之为“叶儿”。小令多以一支曲子为单位,但可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互异;有些小令可带同一宫调的一两支曲子,叫“带过曲”。 5、慢词 : 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 7、辛派词人是指南宋词坛上,在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影响下,与他同时或稍后的一些词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国思想,都以词发表政见,抒发感慨,较少婉约词派的雕琢习气,而带有安肆粗犷的词风。这些词人中,有的是与辛弃疾唱和往来的朋友,如陈亮,韩元吉;有的是辛弃疾的门人,如刘过;有的是辛弃疾的仰慕者,如刘克庄,刘辰翁。对这些词人,文学史称之为辛派词人,或爱国词派。 8、“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10、江西诗派:江西诗派乃北宋后期的诗歌流派,得名于南北宋之交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诗推崇“杜甫”,提倡“以故知新”,讲究诗法,风格“瘦、硬、拗、峭”。代表人物是江西人黄庭坚。 11、“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北宋诗人黄庭坚提出的诗法主张。所谓“点铁成金”,是指诗人在“陶冶万物”的基础上,赋予古人的语辞以新的意蕴,所谓“夺胎换骨”,是体味、模拟古人的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创造。这实际是以流为源,以学问为诗。 14、“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前期诗坛上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他们成就大,名望高,被人们誉为“中兴四大诗人”或“南渡四大家”。四位诗人中,陆的成就最为卓著,他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外范诗亦很有特色,杨诗更有独创性,只尤诗传下来的极少。 15、格律词派 : 16、“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17、“半山体”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18、“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内师心源,外师造化,要求师法自然,感悟自然,想象新颖清新,语言活泼,风格诙谐幽默,自成一体,人称“诚斋体”。 1 19、四灵派 :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的四位诗人即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等,他们反对江西诗派而推崇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五言律诗,在创作上有共同的倾向,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诗境狭窄,内容贫乏。由于四位诗人的字号中,都有一“灵”字(照字灵晖,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故称他们为永嘉四灵,或四灵诗派。 20、江湖派: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以戴复古﹑方岳为代表,因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他们流转江湖,结诗酬唱,多效四灵体,崇尚晚唐体的清巧之思,意于苦吟,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21、诸宫调: 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歌唱与说白相间,属于叙事体。 22、一祖三宗:江西诗派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 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1、元曲 :元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元曲”为元杂剧与元散曲的合称。狭义的“元曲”只指元杂剧。如明人臧懋循的《元曲选》只收元杂剧。 2、杂剧 :“杂剧”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李德裕的文集。其中提到“杂剧丈夫二人”,演出特点不说。后称杂剧的有:宋杂剧、南杂剧、元杂剧、永嘉杂剧等。在多数场合,杂剧即指元杂剧。 3、散曲 :最先产生于金代的俗谣俚曲,同时也吸收了宋词的成就。它分小令与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又称叶儿,是独立的只曲。套数又称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只曲联结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底。 4、南戏 :南曲戏文的简称。它于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它以南方民间曲调和方言来演唱,改折为出,改末为生,一出之中不限一个宫调和一韵,不必一人独唱到底。以管乐伴奏,曲调轻柔婉转,曾因受到元杂剧的冲击,一度衰落,后复兴,为明清传奇的产生提供了艺术基础。 5、四大传奇:指《荆钗记》、 《刘知远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四部南戏,简称“荆、刘、拜、杀”,也称“四大南戏” 6、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7、“南戏之祖”:对元末高明《琵琶记》的誉称。语见魏良辅《曲律》。《琵琶记》随后于《拜月亭》,但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和定型,为南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南戏诸腔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故称“南戏之祖”。 8、 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8f69a9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c.html